晨利是一家位在高雄市岡山區的音響店,成立十多年了,規模雖然不大,但營業項目倒是不少,其中最讓人注意的是自有品牌的晨利真空管擴大機。或許有人會說,做真空管擴大機不難啊!有些音響DIY玩家,研究真空管一段時間,做出一些心得後,就開始小量推出自製產品,在網路上販售,或在朋友之間交流分享,有時也可以闖出些名...
全文

法國Devialet帝瓦雷是一家年輕的音響公司,活力十足,旗下產品只有那麼一樣,就是D-Premier,所以稱之為Devialet帝瓦雷也好,稱之為D-Premier也好,講的都是同樣的東西。鈦孚在2010年就搶先把Devialet帝瓦雷引進,不過D-Premier的產品概念很新,許多音響玩家看這部...
全文

還記得去年曾經撰寫過Anthem AVM 50v環繞解碼前級的器材評論,當時一起搭配自家的MCA 50五聲道後級,聲音表現極佳,確實有高階機種的實力。在當時,Anthem為了能夠跳脫出與日系機種的紅海競爭僵局,而改走高階市場,這樣的策略自是可以瞭解,不過,當月前MRX 700環繞擴大機送進社內,並得...
全文

如果要評選日系AV環繞擴大機最佳外型獎,Marantz近期新推出的SR5006、SR6006呼聲應該很高!有別於一般AV環繞機種長方形大尺寸顯示螢幕,這兩款新機採用了Marantz經典圓形表頭設計,把原先的指針改成文字顯示,就位於面板正中央處,裡面有Marantz招牌星形符號,左右兩側分別是訊源旋鈕...
全文

寫音響評論這些年來,遇過不少有趣的音響系統組合,也看了許多特殊的搭配,不過這次在代理商安排下走訪台中陳醫師家,倒是把從來沒想過會搭在一起的品牌給「送作堆」了!哪兩個品牌?Kinoshita與Audio Space!這搭配意外歸意外,聲音表現如何?很好!很好!非常好!我也跟著開了一番「耳界」。
...
全文

想要超值AV環繞擴大機,一定得從日系品牌下手,尤其是入門級機種,最近更是殺到見骨,例如天龍馬蘭士代理進口的Denon AVR-1312,本地參考售價不到一萬元就可以帶回家!至於本次評測的器材是比AVR-1312還要高一階的AVR-1612,但依然屬於入門等級的5.1聲道AV環繞擴大機,售價不到兩萬元...
全文

如果說義大利的音響設計師對於木頭有獨到的美感,那麼可以巧妙利用金屬材質的第一名可能就會是丹麥,看看B&O的產品與Bo Christesen當家時的Primare,就能夠體會我的意思。丹麥人對於金屬質感的掌握與外型線條的運用實在令人讚嘆,就算只是一個單純的立方體盒子,在丹麥設計師的手上都會做出極為優雅...
全文

Vincent這家德國音響公司走務實路線,他們家沒有花俏的作品,但有得是平價好聲的器材,比起大多數德國品牌的音響器材來說,Vincent的價格可真的是便宜得太多,這部SV-232參考售價不過三萬元,如果配上同系列S4 CD唱盤,加起來也不到六萬元,確實平價親民。追求「買得起的Hi End」
當...
全文

誰人比我更超值-Sony STR-DH520 7.1聲道AV擴大機
進入藍光世代,看電影不僅要高畫質,最好還能有3D影像,就連音響也要7.1聲道才過癮,不過對於預算有限的玩家來說,7支喇叭和一顆主動式超低音就已經花不少錢了,現在還要再多加一台能夠支援上述功能的AV擴大機,又是一筆大開銷!好在Sony前陣子推出了STR-DH520 AV環繞擴大機,3D影像、7.1聲道...
全文

氣勢龐大的劇院效果-Integra DTR-40.3 AV環繞擴大機
這次走訪台音貿易位於台中的旗艦展示中心,主角是Integra新發表的7.2聲道AV環繞擴大機DTR-40.3,但是台音準備了精心打造的7.2聲道3D豪華家庭劇院組合,這整套組合就架設在60坪開放展示空間中的一側,大約佔據了整個空間的三分之一,雖然空間很大,可是光靠這一台每聲道輸出功率110W的DTR...
全文

Integra的產品定位和其他品牌不太相同,Integra將自己定位於「Custom Installation Brand」,就是在一般環繞擴大機擁有的劇院功能外,更具備客製化安裝的垂直與水平整合能力,可幫助用家建構完善的影音播放與多房間系統。也因為如此,Integra並沒有那種非常便宜的入門級機種...
全文

天母海山音響藏身巷弄,但也因為這般得了清靜,加上妥善的音響室隔音規劃,每次來這裡聽音響總是享受,這次來海山聽的主角是瑞士Goldmund,搭配了美國Magico喇叭與Playback數位訊源,如此巧手妙搭,呈現出優雅細膩的音樂氣質。海山這次搬出來的大菜,其中Playback MPD-5我比較熟悉,這...
全文

誘惑力十足的入門機-Sony STR-DH820 AV環繞擴大機
對於初次建構家庭劇院的消費者來說,花大錢購買一台功能滿滿,又能連接多組訊源的AV環繞擴大機,似乎不太符合經濟效益,一來您可能用不到這麼多功能,二來等您成為進階玩家時,說不定已經出現新技術了。在這樣的狀況下,功能足夠、價格又實惠的入門機種,自然成為大家的考慮目標。
Sony公司今年度推出了兩款低...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