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閱讀 3285次
「極簡」可以產生美感,同樣的,「極複雜」也能產生美感,把Naim Uniti 2與GamuT Phi3書架喇叭配成對,就這麼兩件器材,卻能重現豐富多樣的音樂面貌。器材看起來很簡單,用起來也非常簡單,可是內中藏著兩家公司數十年的經驗,把極為複雜的音響理論,變成如此簡單的音響系統。是的,理論很難,但Naim和GamuT把複雜變簡單了!

 

Hi End也可以很簡單

玩音響究竟什麼東西繁複?回到Hi End音響產業的根本,這個產業要求「專門」,既然要專門,那麼各種功能就應該要「分離」,所以一部CD唱盤可以讀取CD,偏偏要分出轉盤和DAC,然後為了求得兩者之間的「時間準確」,再搞出一部時鐘校正器,以降低時基誤差。一部綜合擴大機就可以推喇叭,卻要分成前級、後級,更複雜的還要把電源分離出來。喇叭呢?簡單的全音域喇叭就有聲音,就要搞出兩路、三路、四路......,還要電子分音,把這些講究的地方講完,那都是音響迷津津樂道的話題,可是對一般愛樂者而言,不一定很懂音響,聽完音響迷講完這一大篇,有人應該想問:「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方法?」

簡單?到3C大賣場挑一部床頭音響,不也全部搞定?前面講的CD轉盤、DAC、校正時鐘,擴大機講的前級、後級,全都省了,連喇叭一起搬回家,插了電就能聽,不也省事?偏偏Hi End就是如此,既然要講究,那就講究到底,省事下來買床頭音響,聽馬勒肯定馬上破給你聽。糟糕,「好聽」與「方便」兩者之間有沒有「中庸之道」?技術和理論很多沒關係,只要廠商懂得箇中奧妙,幫我們設計出「全功能」的機器,接上一對自己喜歡的喇叭,可以出好聲音嗎?眼前這套Naim Uniti 2搭配GamuT Phi 3,不就很簡潔、很好裝、很好用,而且聲音也很有水準?難道這樣不Hi End?

 

早已跳入數位串流的世界

如果要講究,身為發燒友自然不該求省事方便,每個細節都該照顧到,可是大多數樂迷想要的是「花錢買享受」,只要器材好聽,不用那麼複雜煩瑣,單純想受音樂就是了,我猜想代理商把Uniti 2和Phi 3配成對,為的就是搭配「簡單」組合,讓消費者輕鬆選購。說實在的,走Hi End路線還要「化繁為簡」,那可真是老實做生意,把單一器材分成「專門」的器材,每多一部就多賣一點錢,還可以造福線材廠商,多一部就多一條電源線、一組訊號線,器材越多,消費者需要買的越多,器材廠有生意,線材廠也樂於幫忙推銷,對業者都有好處,所以音響業界不免產品越做越複雜、功能切分得越來越細,可使消費者用起來卻更麻煩。

Naim看懂了這個趨勢,他們很多年前就「特立獨行」,跳入數位串流的世界。早年Naim就是一家很有個性的廠商,業界慣用的XLR與RCA端子,實際上當年產業研究討論過,規格比不上同一時期的DIN端子,但因為技術授權與生產成本考量,最後規格較差的RCA竟然成為業界共同標準,可是Niam可不買單,他們認為DIN端子比較好,所以堅持使用,也不管和其他廠家「通不通」,就是要給消費者用DIN端子,可見Naim這家公司確實有個性。

 

這種有個性的主張,一路延伸到新的數位串流時代,而Unity系列可說是其中的代表作。怎麼說?人家想盡辦法,就是要把機器做得複雜,然後一部又一部堆疊起來,讓消費買得更多,Naim可不這麼做,他們把自家所有技術的精華濃縮在一起,成為一部「超級」綜合擴大機,然後用功率來區分,功率越大,等級越高,如果您不需要「推喇叭」,還有專做訊源的UnitiServ和UnitiServe-SSD。如果您需要推喇叭,挑UnitiQute搭一對喇叭就可以聽了,30瓦功率小了點,房間用也夠了。如果功率需要大一點,那就是這次的主角Uniti 2了,輸出功率有70瓦。這樣還不夠推,沒問題,買80瓦輸出功率的SuperUniti就可以了。

 

功能強大的新數位音樂中心

簡單從外觀來看,Uniti 2就是一部包含CD的綜合擴大機,可是功能卻遠超過簡單CD加擴大機的想像。首先是輸入超多,別看Uniti 2的面板不算複雜,輸入功能卻是超強。有多強?總共13組輸入,CD不需要外接,直接在Uniti 2就有轉盤。輸入檔位切換用input鍵就可以「循環切換」,依序是CD、FM、UPnP、USB/iPod、Front、Ananogue 1、2、3、Phono、Digital 1、2、3、4。擁有這13組數位與類比輸入,真可說是一網打盡,不管您用哪一種輸入,全部包辦。

慢著,不是說每一部機器分開來比較厲害?Naim這麼搞All-in-one行嗎?回到Hi End的基本法則,確實每一部機器分開來才算講究,但預算也要多更多,Naim的設計是希望讓更多人可以進入音響的世界,日後想要講究,再來一部一部分開買。所以,Naim還是很Hi End,很講究的,但他們也沒忘記,很多愛樂者希望「簡單」聽音樂,而Uniti 2就是功能多多的「新數位音樂中心」!

等等,我們需要這麼多數位與類比輸入嗎?如果您打算完數位串流,還打算玩得徹底,那麼13組輸入算是「剛剛好」而已。CD算是基本,您如果有iOS產品相關產品,不管是iPod、iPhone或iPad,Uniti 2通通可以接,Android手機呢?從類比輸入也可以,用耳機線就可以在前面板連接,那個front檔位就是用來接手機輸出類比訊號用的。還有,如果家裡面有區域網路,透過UPnP就可以把許多數位訊源串接起來,一般NB現在都支援UPnP,PS3這類遊戲機也支援,拿Uniti 2玩GT5應該很爽。

 

連耳擴也給你了

這麼講還有很多組輸入可以用啊?Uniti 2會不會做得太多了?不會不會,類比輸入給了三組,自家本來的CD也可以用,黑膠唱盤呢?還有Phono輸入檔位。數位輸入還有四組,兩組同軸,兩組光纖,重要的是後面兩組光纖,如果想Airplay,接上Airport馬上升級。還有一組光纖呢?您可以接Apple TV啊!看電影一樣用Uniti 2配Phi 3,那才是物盡其用呢!

這Uniti 2可真的是「全能」綜合擴大機,而且是跨平台使用,蘋果的用戶可以用網路接,iPod這類隨身器材用專用的USB輸入,PC用家也可以用網路,或是直接選UPnP連線。講完了嗎?還沒,Uniti 2還多給了一項福利,那就是耳機輸出,這可不是聊備一格的耳機輸出,我用Sony MDR Z1000耳機接上去聽,這款鑑聽耳機不太好推,可是搭上Uniti 2效果真好,如果您本來想買耳機擴大機,選Uniti 2可以省下這一筆額外的預算。

 

我還想說一下Uniti 2支援iPod或iOS產品的USB檔位,沒連線時顯示No Device,一接上去會顯示Please Wait,大約等一兩秒就連上了,速度很快,還可以順道充電。一旦連線之後,就不能在iPod上面觸控,而是把控制權轉給Uniti 2。面板上的按鍵有五個燈亮著,分別是中央與上下左右,很直覺,您就把它當作iPod的圓盤來用就是了。不過字幕要在Uniti 2上面顯示,就沒有專輯照片了,而且Uniti 2的顯示幕不能支援中文,全部打問號,稍微不方便。不過如果是英文曲目,曲目如果太長,螢幕會自動讓文字走跑馬燈,方便閱讀,倒是比iOS更好用,尤其是聽古典音樂,曲目有時候很長,iPod不會全部顯示,樂章挑選只好用曲目順序來猜,但Uniti 2倒是會自動用跑馬燈顯示,曲目內容更清楚。

英系與北歐兩相互補

為了凸顯Uniti 2「超簡單」兩件式搭配的魅力,此間代理商送來GamuT Phi 3書架喇叭。這款喇叭設計很有時尚感,追上白色家電風,而且不落俗套。怎麼個不落俗套?一般喇叭設計白色版本,多半把木皮換上白色鋼烤就是了,GamuT沒這麼簡單,用上黑白對比,音箱那不太傳統的前後兩段式設計,就在黑色、白色與銀色邊條的對比中,表現出GamuT的丹麥北歐風格。

 

雖然外觀時尚,Phi 3骨子裡還是非常講究的。二音路設計,高音用上尖鼻子高音,中低音也是他們設計的,他們家的老闆早年在Scan Speaks單體大廠做研發,後來接手GamuT公司,開發了喇叭產品,所以很多GamuT喇叭單體的設計,看起來都有Scan Speaks的影子,但內中許多技術細節,都是GamuT自家獨特設計。Phi 3尺寸以書架喇叭來看不算大,可是低頻可到58Hz,高音延伸到40kHz。

 

Uniti 2與Phi 3搭配起來,確實登對,我倒不是和代理商一鼻子出氣,說Naim搭GamuT最好,而是這兩者搭配起來確實是不錯的組合。好在哪裡?Naim的聲底陰柔厚實,溫潤舒適,優點在中頻,可是Phi 3聲底清爽、乾淨、通透,不走英系濃郁的色調,更多了北歐鮮活亮麗的色彩,兩者調和起來,Uniti 2顯得更有活力,而Phi 3多了些保守,兩相互補,取得了中庸之道的調和,讓這套簡單的兩件式組合搭配出獨特的音樂魅力。Uniti 2可不可以拿來搭配其他喇叭?當然可以,70瓦功率看起來不大,但驅動力倒是穩得很,我拿來推Elac 310.2、KEF LS 50紀念喇叭,Uniti 2都勝任愉快,搭配著Phi 3也是生龍活虎。

 

輕鬆自在的音樂氣氛

 
Uniti 2搭配Phi 3的聲音魅力在哪裡?在於濃郁中帶著鮮活,那是帶著穩重的音樂表現,可是Phi 3增添了細節的鮮明度,讓Uniti 2更多了活潑感。譬如Carol Kidd的「Auld Lang Syne」SACD,這是唱片商為了這次Carol Kidd訪台特別發行的「紀念版」SACD,聽第一軌的「Over The Rainbow」,編曲很簡單,就是一把尼龍弦吉他配上Carol Kidd的歌聲,音樂也耳熟能詳,可是細節與空間感卻是自然鮮活,尼龍弦吉他撥弦的質感很清晰,錄音室略微加上殘響,效果也清晰呈現,可以聽出Phi 3的高音細節很好,而搭配著Uniti 2,Carol Kidd的嗓音增添了厚度,那是成熟的歌聲表現。兩者搭配起來散發出輕鬆自在的音樂氣氛,是可以舒舒服服,賴在沙發上享受的軟調子氛圍。

 
這般聽Carol Kidd好像有點太輕鬆,來點刺激的,換上Fuga Libera唱片發行的「皮耶佐拉探戈」,內中樂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手風琴與打擊樂器,一開始Michelangelo 70就是情緒激昂的探戈,小提琴拔尖拉起,緊跟著打擊樂與手風琴呼應,光這一段拔尖的小提琴,就讓許多音響系統要出岔錯,高音太尖銳、太刺激的,音樂一開始就讓人吃不消,可是Uniti 2搭配Phi 3的「水火調合」,書架喇叭的中低頻速度感很快,但高音卻不過度刺激,小提琴高亢有張力,但依然維持著適當的暖色調,擦弦質感清晰中帶有水分,尾韻稍微收得軟一些,但聽起來卻多了些舒適感。

溫暖中不失鮮活

 
中頻一直是Naim的強項,用來聽人聲也很美。我選了弗萊明演唱的「我親愛的爸爸」,這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歌劇詠嘆調,音樂由弦樂優美的引導,帶出女高音柔美的歌聲,歌詞唱著我親愛的爸爸,內容講小女兒跟父親撒嬌,想趕快嫁給情人,Uniti 2與Phi 3溫暖中不失鮮活的音質音色,讓弗萊明的歌聲有著相當的厚度,跟父親撒嬌時女高音帶著些許氣音,那才是撒嬌的模樣,在Uniti 2與Phi 3上面,圓滑的旋律顯得更柔。雖然Phi 3是丹麥喇叭,但是搭配著英系的Uniti 2,還是多了點英國式的暖色調與軟嫩質地。

70瓦的Uniti 2推力如何?前面幾張片子都沒有真正考驗Uniti 2的推力,不過實際搭配發現,Phi 3其實不算好推,86.5dB的效率並不算高。我試著用KEF LS 50搭配,一比就知道Phi 3其實比較不好推,不過這Uniti 2「升級」之處,就是從原本50瓦的功率增加到70瓦。我前面講的幾張唱片,雖然也有難度,但基本上考音質、音色與再生細節,功率消耗不大,拿出「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份量就重了許多。第一樂章一開始就是定音鼓連續重重的敲擊,弦樂呼嘯般起伏著,彷彿洶湧的波濤,重重地拍打著海岸。

自成一格的聲音魅力

 
Uniti 2搭配Phi 3撐得著布拉姆斯嗎?弦樂部份的起伏很好,線條粗中帶細,把起伏洶湧的波濤帶出雄壯的氣勢,但卻不會粗魯。定音鼓呢?形體清晰,份量充足,但畢竟是書架喇叭,最下段有些欠缺,而且U-Audio編輯部的大空間,對Phi 3來說實在太大了。怎麼辦?近場聆聽!我把喇叭左右再拉開一些,聆聽位置靠近一些,那低頻就超出我對書架喇叭的預期了。聽起布拉姆斯如何?夠重、夠沈、夠準,如果您非要撼動褲管的低頻,對不起,Phi 3尺寸還不夠大,可是如果要享受布拉姆斯的交響曲,Uniti 2與Phi 3經過適當的調整,一樣能表現布拉姆斯的厚重與博大。

 


在數位串流的世界當中,許多廠商走單純DAC的路子,可是Naim與Linn這兩家英國廠商可說是走不一樣的路,Uniti 2不僅是擴大機,13組數位與類比輸入,讓這部綜合擴大機幾乎是來者不拒,數位類比通吃,連手機都不放過。聲音呢?還是那穩重保守的英國味,有些濃,又不會太濃,搭配丹麥來的嬌嬌客Phi 3,聲音魅力自成一格,而這麼簡單的兩件式系統,內中包含了Naim數十年設計音響的功力,才能御繁於簡。想簡單享受Hi End音響,又不希望買一大堆器材,試試Naim與GamuT的「極簡搭配」吧!

器材規格

NaimUniti 2
形式:一體式綜合擴大機
輸出功率:70瓦/8Ω
頻率響應:20 Hz – 50 kHz
尺寸:432×87×314mm(寬×高×深)
建議售價:185,000元

Gamut Phi3
型式:2單體2音路書架喇叭
使用單體:25 mm高音×1,150 mm低音×1
頻率響應:58 Hz – 40 kHz
平均阻抗:4 Ω
靈敏度:86.5 dB
尺寸:330×170×240 mm(高×寬×深)
重量:7 kg
建議售價:125,000元

進口總代理:垣慶
電話:(02)2365-6706
網址:垣慶 廠商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