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閱讀 3563次
 

文•林治宇 圖•郭振榮

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打算如何幫母親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目前身兼歌手與唱片製作人身分的藝人范曉萱,今年要讓媽媽D.D過個完全不一樣的母親節。她為媽媽D.D量身訂做了一張經典西洋歌曲迷你專輯,由Miss D.D親自演唱,資深樂手擔任伴奏,並採取極具挑戰性的錄音室「現場」錄音,最後更以發燒片才會用的高品質HQCD做為出版媒材, 一切的一切,只為和大家分享媽媽的好聲音,一圓多年來的心願。

想記錄下媽媽的好嗓音

這次的專訪在台北市東區一家咖啡館進行,范曉萱與媽媽D.D並肩而坐,看上去臉型就像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與其說是母女,倒更像是姊妹。事實上,D.D只比曉萱大17歲。當年D.D不顧母親的反對,堅持生下曉萱,並決定獨立撫養她。

 

D.D毅然將自己的身份,從一個愛唱歌的女人,轉變為一個勇敢的母親,靠著天生的好歌喉,每天在台北市各大pub、俱樂部跑場子走唱。當時台灣正值經濟起飛,股市一片長紅,台北市各處都有大大小小唱歌跳舞的娛樂場所林立著,所以D.D一個晚上連趕七、八場是司空見慣,連唱個五、六十首歌更是家常便飯。那時雖然十分辛苦,但這份工作讓D.D能夠持續供應曉萱念音樂,雖然自己的音樂夢不能實現,但終究能讓曉萱之後在樂壇發光發熱。

曉萱在音樂上的天分與成就得之於媽媽,但媽媽唱了這麼久,這麼多的歌,卻不是為自己唱的,因此曉萱一直有個願望:想要記錄下媽媽的好嗓音,讓媽媽唱一些自己想唱的歌。今年曉萱已做好準備,要把這份禮物現給D.D做為母親節大禮。

重現音樂的魔力

 
令我好奇的是,以流行音樂出身的範曉萱,為何想要以發燒唱片的規格等級來製作這張迷你專輯?在流行音樂市場經營多年,她有個感觸,就是在做音樂時,總是很努力、很用心地在做,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家對音樂好像越來越不講究了。對大眾來說,聽音樂這件事好像變得只要知道怎麼唱就好了,並不需要去享受它。這當中,音質會影響聆聽時的感覺。音樂是這麼的美妙,可以帶來無限想像空間,音樂人多少的心血在裡面,卻因為不夠好的錄音,以及網路播放的壓縮、轉檔等過程,而讓這些東西消失,音樂也漸漸沒有魔力了,更可怕的是,大家竟然也慢慢習以為常。所以曉萱想藉著這次機會,讓大家再回來關心音質這個東西,回歸音樂的本質,讓演唱者、演奏者的天賦發揮。

在出發進行專訪前,我已聽過專輯中歌曲的檔案,雖然只是MP3檔,但仍可感受出Live Band爵士樂的熱烈現場感。我問D.D,這是妳想要的感覺嗎?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們用的錄音的方式就是live band,這正是我們想要表現的感覺」。

什麼是live錄音,就是歌者與樂手一起演唱與彈奏,像是現場演唱會般,一氣呵成錄進母帶中,而不是分批錄音。D.D也認同目前流行音樂的錄音方式,那就是每個樂手單獨進錄音室錄下自己的部分,伴奏都完成後才是歌者配唱,最後mix成兩軌。但這樣的方式似乎少了一點什麼。但現場live是大家同時一起來,有時會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當下的表現是怎麼唱出來的。所以D.D非常堅持,一定要採用錄音室live錄音。

使用live錄音

「這張專輯的所有構想都是從live錄音為出發點」,曉萱說,「前置作業也是以band的概念去規劃」。所以從編曲老師、錄音師到樂手老師,一知道這個消息,每個人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爽感,就像是武林高手各路英雄好漢今天要來錄音室對招,每一個人都非常興奮。

不過在台北要找這樣的錄音室並不容易,因為要隔成好幾區,空間必須夠大,最後選在強力錄音室。曉萱表示,錄音時的氣氛非常歡樂,大家顯然對於過去錄音時,對「乾淨」這件事吹毛求疵的要求實在受夠了,真的現場演出本來就充滿各種聲響,像是踩鋼琴踏瓣時聲音,Doule Bass撥弦時指頭撥動的觸感,就應該出現在錄音當中。因此,錄音時每個人只要專注在音樂這件事上就好了,其他枝微末節不影響整體錄音的小聲響不必理會,如果重錄,一定是希望這段可以多一些什麼,或是覺得怎麼樣的感覺不錯,那就再來一次,而不是因為多了雜音而要重來。D.D的配唱也是如此。一般在錄音裡對於口水聲或是呼吸聲是不能接受的,製作人會希望歌手盡量控制這些「雜音」,但這次曉萱並沒有在這部分著墨太多,而是盡量讓D.D自由發揮,保留她原來的風格。

錄音一氣呵成

 
不僅擔任錄音的樂手都是一時之選,樂器也都經過仔細挑選。像是鼓手是台灣鼓王黃瑞豐,為了這次錄音還自己帶了一套鼓。因為爵士樂的大鼓的tone和流行音樂不太一樣,所以黃瑞豐為此特地挑了一套鼓進錄音室。鋼琴是年代蠻久的Steinway,音色很棒,樂手老師一彈都特別有感覺。Doule Bass則有80年歷史,音色醇厚優美。為了增加音樂的豐富性,其他配器也用了不少,像是弦樂有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管樂有小喇叭、薩克斯風、黑管、伸縮號。每首歌的配器不大相同,每錄一首歌,錄音室的配置都要重做調整。

專輯中每首錄音都是一氣呵成,絕不事後剪接,也不會某個聲部重錄,不好就重來。我好奇的問到,這次有直入兩軌母帶的錄音嗎?因為對發燒友來說,直入兩軌母帶最有現場感了。曉萱表示,多軌和直入兩軌的錄音版本都有,實在很難取捨,而且D.D最喜歡的感覺還是直入兩軌的版本,但最後仍選擇事後混音的傳統作業方式,因為這樣容易細調每個聲部的平衡性,整張專輯也會趨於更一致。不過,雖然蠻多發燒友喜歡較開闊的空間感,或是較多的殘響,這是可以在後製時做調整,但曉萱希望維持錄音的原貌,保留現場的感覺,因此盡量不在後製混音時多做加工或調味。

高標準嚴謹製作

雖然面對聽眾唱歌的經驗十分豐富,D.D卻是錄音室的菜鳥,和一般新人沒什麼兩樣。D.D回想錄音時的壓力與緊張,還曾經錄到當場落淚。唱現場時,聽到的聲音來自後方樂手與前方的鑑聽喇叭,她很習慣這樣的感受,因此要她立刻戴耳機唱歌,D.D比新人還要適應困難。

另一方面,D.D覺得耳機傳來的聲音實在太清楚,這只會讓她專注在辨別微小的聲音差異,或唇齒音、吞口水聲的細微末節,變得好像一直小心翼翼地「發聲」,而把自己的注意力從音樂、情緒本身拉走,反而忘了自己是在唱歌。當時租錄音室有時間壓力,錄不完的話,錄音室要輪給別人了,而她對自己的要求又極嚴格,不願意為不夠完美妥協,結果就在錄《Cry me a river》時,因為達不到曉萱對某個音的要求而淚灑錄音室。這時曉萱也打趣說,「做媽媽的唱片,其實自己也很ㄘㄨㄚˋ」,因為她不能像對待其他藝人這樣,希望該怎麼唱就怎麼唱,D.D是自己的媽媽,而且又是歌唱經驗這麼豐富的專業歌者,在溝通上必須更婉轉,讓媽媽在最舒服自在的情緒下,不厭其煩反覆地唱,達到最好的狀態。D.D則說,經過這次也才知道,原來曉萱的在製作唱片時是這麼的嚴謹。

 


「給媽媽的一封信」網路公益活動同步開跑

這張迷你專輯共有六首歌曲,包括《everybody loves a lover》、《Cry me a river》、《Crazy》、《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與《Breaking up is hard to do》等五首經典西洋歌曲,以及一首由曉萱為電影「戀人絮語」創作的《Have a good life》,其中《everybody loves a lover》更由母女合唱,輕快可愛的曲調令人印象深刻。

 

專輯的CD封面邀請知名插畫家川珈操刀,緊緊抓住DD的神韻。D.D第一次看到封面時,立即被那充滿故事性和風格的筆觸所感染,不禁紅了眼睛,激動不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曉萱還獨立發起一項「給媽媽的一封信」網路公益活動,邀請大家以文字丶影像或歌曲來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深厚情感與感謝之意,第一波已經有多位曉萱的娛樂界好友共襄盛舉,包括蔡康永、舒淇、周迅、大小S、楊乃文、范瑋琪、黑人、伍佰、王力宏、張信哲、路嘉怡、彭于晏、劉若英、桂綸鎂、易智言、張惠妹、陶晶瑩…等人,已經在活動網站上為母親留下感謝之意,目前活動已正式上線,在 范曉萱官網(吃草的魚)facebook同步起跑,歡迎各位一起加入。

最後我詢問曉萱,這張專輯只有HQCD版本嗎?她表示,原先的規劃是只有HQCD,但有鑑於不是所有的愛樂人都是發燒友,都有好的音響能聽出HQCD的優點,因此也會推出一般CD版,讓想聽的人都能立即擁有。更棒的消息是,專輯將於5月10日正式發行,歡迎大家與媽媽一同聆聽這張充滿愛的發燒唱片,共度溫馨歡樂的母親節吧!

「給媽媽的一封信」網路公益活動Facebook連結:
http://www.facebook.com/2012missdd

「給媽媽的一封信」網路公益活動(范曉萱∼吃草的魚官網)連結:
www.vegetarianfi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