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B&W N801一直是許多發燒友津津樂道的好喇叭,可是那只15吋低音單體可讓許多後級頭痛不已,既要功率,又要質感,想要把高中低音域推得均衡流暢,那可不簡單。我以前總認為N801應該搭配大功率優質晶體機,比較容易推出好聲,可是尊品音響這次安排我試聽的N801,用家翁醫師可是全套Audio Space上陣,而且推得很好,搭配之道值得發燒友參考。
由Audio Space設計者劉振華親自改機
搭著尊品謝先生的車,乘著台北陰雨連綿的天氣,順著木柵山區小路蜿蜒而上,只見柳暗花明又一村,拐個彎來到翁醫師宅邸的社區。翁醫師一早已把機器暖著等著我們到來。喇叭是N801,擴大機有清一色是Audio Space,包括Reference 2前級與Reference 1後級,另外還有一套WE300L前級與91B後級,都是Audio Space的復刻版,可說是忠實的粉絲。據說原廠劉振華幾次來台灣,都特別來翁醫師這裡試聽,然後親自操刀「摩機」,可說是不折不扣的「特別版」。翁醫師說原廠的修改可不是簡單換個真空管而已,內部線路也有改裝,零件更為發燒,看來當Audio Space的忠實粉絲果然有好福利。
|
這對N801長了「輪子」,看來是為了方便擺位移動,可見翁醫師是愛玩的音響迷。 |
怎麼會這麼忠實地使用Audio Space搭配N801?翁醫師其實是老資格的發燒友,也是愛樂者,聆聽室裡面擺放的CD與LP,我著實欣賞了好久,許多經典名版(也絕版了)處處可見,而且不全然是發燒片,從曲目就可以看出翁醫師聽音樂的功力深厚。講起N801,翁醫師說他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B&W,尤其是旗艦的N801,可是以前總覺得貴,買不下手,後來終於下定決心,想說這是要聽一輩子的喇叭,該買了,一併搭配McIntosh擴大機迎娶進門,沒想到新嫁娘有脾氣,心目中理想的N801是買到手了,進了門卻沒有想像中好聽,這可糟糕。
|
Audio Space Reference後級,雄壯威武。 |
是喇叭不好嗎?翁醫師認為B&W不僅家用市場賣得好,英國主流錄音室也都愛用B&W,沒道理聲音不好,而且他早就做足功課,認為N801確實是好喇叭,所以問題應該不在喇叭,而是出在系統的搭配,可是McIntosh也是一時之選,怎麼在他家裡聽起來就不怎麼搭?怎麼辦?絕大多數音響迷都會做同樣的事情:開始換機!這換機事小,怎麼搭都找不到好搭檔,那才煩人。
用Audio Space解決苦惱
正當苦惱之際,認翁醫師識了尊品謝先生,當然推薦自家Audio Space來搭。一開始沒想用得太好,簡單先拿推挽綜合擴大機試試看,沒想到單一部綜合管機卻把N801推得有模有樣。這一試走向對了,翁先生覺得這是他要的聲音,於是慢慢進階,換成Reference系列前後級,最近還多了一套WE復刻前後級,越買越多,也成了Audio Space的忠實用家。這過程中還有好朋友推薦,之前U-Audio報導過一位音響迷陳先生(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223),也是Audio Space的愛用者,和翁醫師熟識,自然大力推薦Audio Space,大夥一起聽音樂、玩音響,不亦樂乎。
|
Reference系列與WE91復刻系列,翁醫師兩套前後級通通有,果真「魚與熊掌得兼」 |
翁醫師住的地方是木柵山上的獨棟透天厝,音響擺在頂樓,是獨立空間,聆聽室呈鞋盒狀,是很理想的聆聽空間,不僅如此,這處社區很安靜,在台北要找到像這麼安靜的房子只怕難了。空間安靜,背景噪音就低,相對的音樂的細節更容易浮現出來。在翁先生的聆聽室安坐下來,音樂小聲地播放著,感覺很輕鬆,音樂細節還是很好,我們剛開始輕鬆聽,邊聊音響經,邊讓音樂放著,講話很輕鬆,音樂不太會干擾聊天,可以感受到翁醫師這個聆聽空間吸音和擴散條件相當均衡。
讓空間與音響均衡互補
一般小空間擺放大喇叭,大多數人直覺上以為要盡可能吸音,把額外的音樂能量吸掉,才能免於駐波之苦,可是吸音吸得多了,音樂細節也會被吸走,雖然低頻不會轟隆隆的,但中高頻卻失去了活生感,所以空間裡面吸音與擴散的比例,不能偏頗。好,我這話講得簡單,聽起來是條「金科玉律」,可是怎樣吸音、怎樣擴散,那可都是學問,而且沒有公式可循,只能看空間的條件而定。
翁醫師笑稱自己沒有太多處理,喇叭放進來,該擺的擺設放進來,就這麼聽了。聽起來學問不多,可是內中還是有許多巧思的,這處屋頂閣樓本來就是規劃做聆聽室,空間獨立,形狀方正,天花板還有弧線處理,我想這應當在搭建時就已經考慮在內。還有,翁醫師的夫人喜歡收集精緻藝品,聆聽室裡面擺了不少波斯地毯,可收吸音之效,而房間裡面諸多CD櫃則有擴散效果。這些看似不相干的普通擺設,綜合起來都影響了音樂重播的表現,翁醫師雖然口說沒有刻意調整,但許多用心之處倒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讓空間與音響達到均衡互補。
|
訊源是德國Accustic,不過DAC還加上Audio Space。 |
我常覺得,聆聽室的好聲不能強求,看過許多音響迷或代理商規劃音響室,事前諸多計算,也多方請教高人,加了許多擴散板、吸音板,每一種調音產品都有其道理,可是綜合起來卻不一定能達到期待的效果,真是機關算盡,卻不盡人意。那如果好聲不能強求,該如何才是?我的建議是慢慢調,空間不要急著加調音道具調整,先多聽音樂,感受一下聲響的狀況,界定問題。不過找到問題卻未必要「對症下藥」,而是要通盤考量,譬如有人覺得低頻太多,就用低頻陷阱收掉,結果中高頻跟著便乾了,那是因為低頻的八度音延伸跟著被吸掉,導致中高頻變得不豐富。唉,這空間調整之道可說是知易行難,找到問題用「正攻法」解決,常常衍生其他問題,所以空間調音確實要謀定而後動,要綜合考量,不能只考慮單一因素解決問題。
輕鬆驅動N801
翁醫師這處空間看來處理不多,但我想他確實花了很多時間在聽音樂,點點滴滴累積出整套系統的均衡感。聊了一會兒,該比較「嚴肅」地聽音響了。這嚴肅倒不是扳著臉聽,而是聽音樂的時候「不講話」,用心專注在音樂上。我們先從Audio Space Reference系列前後級搭配聽起,數位訊源用的是Accustic Art,不過這部CD只當轉盤,另外搭配Audio Space DAC作數類轉換。翁醫師還有自己的調音之道,DAC類比輸出之後外加老WE變壓器耦合,做緩衝級,這一對老WE變壓器的放大倍率是1:1,意思是說沒有放大,純粹做緩衝耦合。黑膠玩家一定懂這個道理,MC唱頭搭配昇壓器與MM唱頭放大,那昇壓器可說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音色變化都和昇壓器的好壞息息相關。
拿Audio Space Reference搭配N801,本來我有些擔心驅動力不夠,可是在翁醫師這裡卻是很令人意外,真空管擴大機推起N801來輕鬆流暢、細節豐富,而且錄音鑑別度很高,不會感受到格外濃郁厚重的管味,而是豐富的音樂性,而且音量不用很大,就有很輕鬆的音樂細節,這對N801來說格外不容易,那個15吋低音不曉得讓多少後級悶著推,這Reference前後級竟然能推得輕輕鬆鬆的,真較大功率晶體機為之氣結!
且慢,這不是說真空管機一定勝過晶體機,而是兩者搭配N801的聲音走向不同。我帶來Turtle Records發行的「Sophiscated Woman」專輯,播放第三軌「My One And Only Love」,這是以小提琴為主、鋼琴與低音大提琴組成的爵士三重奏,錄音通透晶亮,在翁醫師這套N801系統聽來,小提琴甜潤又有光澤,鋼琴帶著適當的厚度,琴鍵敲擊的密度很高,低音大提琴的牛筋味很有彈性,不過低頻量感比印象中的N801要少,但量精質純,控制得很好。這對真空管機來說很不簡單,因為真空管機先天阻尼因數偏低,不容易把大尺寸低音單體控制得好,可是Audio Space Reference前後級卻不會顯得軟腳,低頻還是有真空管機軟Q的個性,但速度不會拖得很慢,讓爵士三重奏聽起來軟趴趴的,沒有朝氣。
|
WE珍品老變壓器,輸出比例為1:1,等於沒放大,用途是做數位訊源與擴大機之間的耦合,讓音樂更顯美感。 |
低連頻的質感都很好
嚴肅些聽,Audio Space Reference推N801的好處越來越明顯。我再播放由Transart發行,Paul Badura-Skoda演奏的「莫札特第22號、第18號鋼琴協奏曲」,作品編號分別是K.482與K.456。Transart這家法國唱片公司,是金革不久前引進,對同行來聽翁醫師音響系統的朋友們頗為新鮮,而這張唱片有個地方很有趣,第一曲K.482是現場錄音,後面的K.456是錄音室作品,N801果然還是有強烈的鑑聽個性,很容易聽出箇中差異。現場錄音背景噪訊較大,錄音時避不開的觀眾咳嗽聲等細節,N801都一一呈現,相較之下,在錄音室錄製的K.456音樂背景就很安靜,樂團與鋼琴的聚焦與音場都很漂亮。
我過去聽N801,非常少聽到用真空管機搭配者,所以翁醫師這裡雖然還是熟悉的N801,但聽起來很不一樣,感覺很新鮮。新鮮的地方是沒想到Audio Space Reference可以「推得動」N801,音場、細節、空間深度、高度(翁醫師的聆聽室挑高很不錯),全部都有。我試著用較大的音量聽Naim當家吉他手Antonio Forcione的專輯「Ghetto Paradise」,快速的鋼弦吉他彈奏加上節奏感強烈的樂團,N801重現充沛的低頻量感,Audio Space Reference推出來的低頻不是排山倒海而來,而是質感很好的低頻,大鼓與低音貝斯的份量充足,收束夠快,顆粒飽滿,和吉他的快速彈奏相互應和,更重要的是,真空管機來推N801,飆大音量也不顯生硬,那鬆軟Q爽的輕鬆感還是讓人聽得自自在在,這不簡單。
小聲聽細節也豐富
大力催不會吵,小聲聽不會沒細節,Audio Space Reference推N801可算是值回票價了。我接著挑了一張「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三重奏:紀念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室內樂,那是Heimbach Chamber Music Festival在2004年的現場錄音,由EMI發行,第一樂章才播放沒多久,同行的陳先生,也是「陷害」翁醫師投入Audio Space的好朋友,提議要換擴大機,拿WE復刻上陣。我卻納悶這Reference推得不錯啊,怎麼要換擴大機?只見翁醫師走向音響架開機,告訴我們因為後級有兩組輸入,所以WE91前級用RCA連接,Reference前級用平衡連接,我們就單純只換前級來聽。
果然還是老朋友懂得這套系統!我用Reference前級聽這曲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三重奏,整體表現已經很不錯,可是換上WE91前級之後,表現更好。好在哪裡?這第一號鋼琴三重奏音樂寫得纏綿、很深情,WE91把內中的音樂表情刻畫得很好,相較之下,Reference前級就有些矜持,相對起來生硬一些。WE91有著很好的音樂流動感,樂器的形體更大一些,表現出室內樂很迷人的親暱感,看來WE91來聽室內樂更好。我再挑一張「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三重奏」,是慕洛娃、普列文與席夫合作的Decca版,音樂由鋼琴引導,大提琴與小提琴隨後加入,WE91的樂器形體龐大而有形,密度感覺更鬆一些,質地更軟一些,綜合起來就是很舒服的音樂流動感,讓音符曼妙地瀰漫室內。
我這才知道,原來翁醫師Reference與WE91兩套前後級都買,實在是為了要「魚與熊掌得兼」。翁醫師說WE91後級聲音很美,但單端放大的架構,功率對N801還是不太夠,既然兩套都好,那就都納入旗下囉。不過我們沒換後級,WE91前級的聲底還是比Reference軟一些、鬆一些,但音樂的氣氛甜一些,播放室內樂顯得討喜。不信邪,我拿出田志仁「Calling All Dawns」(中文翻做「呼喚黎明」)專輯,播放第一軌「Baba Yetu」,音樂由遠而近、由小而大,越翻越猛,WE91的下盤雖然還是有量感,可是有些不穩,換回Reference前級再聽一次,果然,爆棚音樂還是需要Reference,速度感比WE91來得更快,力道也更好。
優秀的錄音鑑別力
我最後聽的曲目是「杜蘭朵公主」,自己帶的是版本祖賓梅塔當年在北京紫禁城的歷史名演,可是翁醫師唱片架上還有一張經典版本,指揮也是祖賓梅塔,但這張Decca的錄音眾星雲集,包括帕華洛第與蘇莎蘭。兩者都是現場錄音,一個在北京紫禁城的開放空間,一個在英國柯芬園歌劇院,後者更是傳奇錄音師Wilkinson的作品。我們換回Reference前後級驅動N801,播放「公主徹夜未眠」,兩張唱片都很好,但這套系統確實有著優秀的錄音鑑別力,北京城的版本顯得毛躁許多,或許是現場收音所致,另外演唱者功力有別,也讓老Decca的版本遠遠勝出,Wilkinson先生雖已離我們遠去,但他所留下的美好錄音作品,讓我們體會回到數十年前柯芬園的錄音現場,而我們用的喇叭,還是正統英國鑑聽喇叭,這樣的搭配組合真是有意思。
|
老機器復刻暖味足,新機器聲勢猛,兩者翁醫師都愛,所以通通都收藏,真是幸福的音響迷兼樂迷。 |
來翁醫師家聽了一個上午,無論是Reference或WE91推N801,Audio Space確實讓人見識到他們做真空管機的高明之處,雖然是老架構,但流暢的音樂性掌握得很好,器材的走向也很明顯,Reference比較擅長表現動態對比、暫態反應與速度感,而WE91更顯流暢溫暖。咦?我聽到有人又在問,究竟是真空管機推N801好?還是晶體機?如果您要的是猛爆壯碩的音響性能,我覺得晶體機還是比較好,但翁醫師的選擇顯然是音樂性更重於音響性,我喜歡N801這般迷人的音樂風采,尤其是密度適中的音符流動感,讓音樂舒舒服服地流入心坎裡,這正是玩音響、聽音樂的至高享受。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尊品
電話:02-2793-1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