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      閱讀 3469次
 

 

文•郭漢丞 圖•郭振榮

這些年來寫音響評論不外兩種方法,一種是代理商把器材送來雜誌社,我自己搭配試聽,這樣可以聽得比較仔細,寫評論的人也要花更多功夫發揮器材的實力,另一種是到代理商或經銷商的試聽室,聽現成的搭配,寫評論的人不需要多費心,別人已經都把音響調整妥當,直接聆賞就是,缺點是時間相對短得多,要聽得更有效率。這次海山音響邀約,到天母店裡試聽Mark Levinson旗艦後級No. 53,著實開了個難題,不僅是因為聽Mark Levinson新旗艦份量很重,搭配的器材更是一時之選,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聽哪個好。

 

頂尖的器材搭配

海山開出來的是什麼樣的菜單?那是音響迷聽到都會豎起大拇指的器材群,主角是Mark Levinson No. 53旗艦後級,前級則是同廠牌的No. 326S,數位訊源是德國Burmester 069 CD唱盤,喇叭搭配的是美國Magico Q5落地喇叭,線材清一色是美國MIT,而且等級非常高,唯一的例外是No. 326S前級的電源線,用了Argento旗艦。海山林老闆說,原本希望搭配一整套Mark Levinson旗艦,可是新一代旗艦前級還沒正式推出,所以先讓No. 326S上陣,但林老闆求好心切,用了許多方法讓No.326S搭起來更好,所以電源線換上純銀線,前級底部的避震也下了不少功夫。

 

說實在的,一整個下午聽下來,我聽到的應該是整套系統搭配出來的整體效果,要簡單說那是No. 53後級的功勞,那可抹煞了其他器材的貢獻,但是這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因為這些器材搬動起來可不是小事,拆裝連接每每都是風險,所以這篇評論中寫的雖是以No. 53當主角,但整體聲音的表現還是要把其他器材一起算在內,這樣才公平。

 

傳奇的Mark Levinson光環

話題回到這次的主角Mark Levinson No. 53後級。Mark Levinson這個品牌可說是1970年代興起,在Hi End獨領風騷的頂尖品牌,從品牌可以看出這是由Mark Levinson所創立的音響公司,可是1980年代之後由Madrigal接手,成為Harman Kardon旗下一員,至今仍是Harmon Kardon集團當中執掌頂尖音響技術的特殊團隊。早年Mark Levinson人在公司的時候,器材編號用ML當作縮寫,意思就是Mark Levinson品牌,很多人以為那是Mark Levinson自己設計的產品,但實際上當年的王牌音響工程師是Tom Colangelo,是音響圈重量級的工程師。當年Madrigal買下Mark Levinson之後,Tom後跟著Mark Levinson一起創立Cello,後來Cello又因為財務不佳倒閉,Tom和昔日團隊一起創立Viola,而Mark Levinson則另創Red Rose。可惜天妒英才,Tom幾年前一場嚴重的車禍不治過世,新任首席工程師Paul Jayson當年是Cello團隊的一員,繼承了Tom的光環。

 

從前面講的一些人與事,可以瞭解當年Mark Levinson可說是80年代Hi End音響的人才庫,這還沒講到傳奇的John Curl(當時Mark Levinson創業時最重要的設計工程師),可是當Madrigal收購了Mark Levinson之後,這個品牌的產品才真正地精緻起來。傳奇的No. 20、No. 23、No. 23.5等等,是Madrigal總經理Mark Glazier的手筆,No.數字型號也和Mark Levinson時代的器材有所區隔,所以稱為ML或JC(John Curl)的是老Mark Levinson在公司時的產品,No.型號則是新的Madrigal時代產品。

 


具備歷史意義的新世代旗艦

在Mark Glazier時代的Mark Levinson,將產品推向Hi End巔峰的系列要算「3」系列,比起「2」開頭的型號,「3」系列的產品在工業設計建立了新的典範。在器材外觀上,銀色與黑色雙色系的搭配,加上面板左右兩側的圓弧,至今依然是許多後起之秀摹仿的特色。還有,把後級「直立」起來,設計出宛如「摩天大樓式」的壯碩後級,也是Mark Levinson的創舉,那是從No. 33開始,也引起許多Hi End廠家競相模仿。No. 53呢?繼承了No. 33的直立式機箱,線條更俐落,外觀更雄偉,展現君臨天下的旗艦之姿。

 


對Mark Levinson而言,No. 53可說是第三部具備歷史意義的後級擴大機。Mark Levinson歷史上第一部揚名立萬的後級是1972年推出的JC-3(從型號可以看出這是John Curl的設計),當時是真空管機稱霸的時代,而JC-3則是以純A類晶體線路打敗諸多真空管後級,開創了晶體擴大機的新時代。第二部樹立Mark Levinson頂尖Hi End地位的後級則是No. 33,時間是1993年,8歐姆300瓦輸出功率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偉大,但卻可以在1歐姆負載時輸出2,400瓦,驅動實力樹立了Hi End業界新的典範。第三部則是2008年首度亮相的No. 53,它的歷史意義在哪裡?Mark Levinson宣稱這是第一部以交換式技術(switching technology)設計的擴大機,聲音表現遠超過最好的Class A與Class AB的新時代後級!

專利交換式技術

這話講得口氣很大,但這句話可是從Mark Levinson原廠關於No.53後級的技術背景資料引述而來,可不是我說的。所謂「交換式技術」,其實就是一般我們熟悉的Class D,Mark Levinson花了很多篇幅解釋傳統Class D的問題,而他們所使用的技術解決了許多傳統Class D的限制,而這項全新的技術稱為「Class I」:交錯輸出級(Interleaved Output Stage)。Interleaved這個字很難翻譯,這個字原本用在電腦或通訊工程,以非連續性的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傳統Class D裡面也有相同的技術,但Mark Levinson表示他們用專利的技術解決了傳統Class D的問題。

 

專利的關鍵在哪裡?Mark Levinson的資料顯示,傳統Class D使用單一交錯輸出級,用在音訊放大時會讓輸出頻寬受限,而且伴隨著諸多失真,這些失真必須要使用濾波消除,而濾波同時產生相位失真,這些都是傳統Class D既有的問題,也是一般我們認為Class D聲音不好的問題所在。Mark Levinson的方法稱是使用新的「交錯輸出級」,他們稱之為IPT,最重要的差異在於 IPT使用了8的半波(Half Bridge)同步工作,大幅度提升PWM交換的工作頻率,拉高到4MHz。

相較之下,傳統PWM的交錯輸出級數值為1,所以在晶體快速「開」與「關」之間,會產生許多噪訊,因此Class D需要Brickwall濾波才能把這些噪訊消除,而Mark Levinson的IPT,因為交錯輸出級的數值是8,所以「開」與「關」之間噪訊遠比傳統Class D要低,所以IPT專利放大線路雖然工作原理還是Class D,但後段的濾波只需要用簡單的點阻濾波器(Notch Filter)即可,而這種形式的濾波不會像Brickwall Filter一樣,對聲音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同時Mark Levinson也宣稱其專利的IPT可以達到95kHz的頻寬,適合播放高解析度音樂如SACD或24bit/192kHz數位母帶。

 

 


超重量級的用料與製作

既然是旗艦,No. 53自然有著重量級的製作。這部後級大概可以分為四大部份,分別是類比輸入、調變、放大線路與電源供應四個部份。類比輸入級包括平衡與非平衡輸入,可是Mark Levinson是全平衡愛好者,所以非平衡線路送入No. 53之後,也會轉換為平衡,此後一路全平衡到底。而調變線路則是IPT放大的技術核心,Mark Levinson使用6層PCB板,包括大約1,500個零件,一共使用了4個獨立模組。輸出級採「直立」方式置於機箱內部,這也是No. 53需要使用直立機箱的原因。輸出元件為MOSFET,每一個聲道使用4個空芯電感,等於一對No. 53用了8個空芯電感。

 


電源供應部份很有趣,一般Class D使用交換式電源,可是No. 53用的還是傳統電源,每一聲道裝置了2.8kVA的環形變壓器,不過原廠說No. 53實際的用電需求大約只有1.065kVA,大尺寸環形變壓器也代表供電保留了許多餘裕度。電源供應部份配上188,000μF電容大水塘,另外放大線路的機板上還加了105.600μF的電容,總共每聲道有293,600μF的電容,儲能量高達680焦耳。

 

重量級的用料達到了哪些成就?No. 53在8歐姆負載額定輸出500瓦,這個數字看起來沒那麼「威猛」,來,繼續看下去,4歐姆輸出功率達到1,000瓦,如果阻抗再減半,2歐姆負載時功率再加倍,高達2,000瓦。阻尼因數也很嚇人,20Hz測量阻尼因數約8800,40Hz則為5500。No. 53的大電流輸出能力也很驚人,8歐姆輸出500瓦時,電流量約為8安培,4歐姆輸出1,000瓦時電流倍增為16安培,由於Mark Levinson預留了許多設計上的餘裕度,No. 53瞬間輸出電流可以高到70安培,而短時間最大輸出可以持續在50安培。

 

Magico Q5一樣令人驚艷

寫了這些No. 53的技術面,我們該還好好欣賞音樂了。海山擺出這套頂尖組合,坦白說我很難只把當天聽到的聲音說成是No. 53的功勞,實際上我聽到的是全套系統合起來的聲音,尤其是Magico Q5,這對落地喇叭外觀很低調,但越聽越迷人,讓我幾乎要搞不清楚究竟是擴大機好?還是喇叭好?可是這場海山行倒不是一開始就很順遂,且聽我娓娓道來。

 

海山安排的場地是店裡一樓的試聽室,這裡也是重裝備區,空間不算很大,但林老闆細心整治,讓空間駐波的影響盡可能降低,聲響條件不錯。我來之前No. 53才剛開機,林老闆說這部後級工作溫度不低,可能要一點時間等機器熱,所以我先放了張輕柔的室內樂,和林老闆邊聊邊聽,等待No. 53暖身進入狀況。雖然還沒正式專注聆聽,但整套系統的精緻細膩感,輕柔地飄入耳際,感覺很舒服。

 

 


工作模式與溫度關乎好聲

 

聽了大約半小時,我想機器應該熱了,也該把握時間好好聽,起身向前,把手放在No. 53的散熱片上感覺一下溫度,奇怪,機器還是冷冷的,沒有林老闆講的「工作溫度不低」,難道還沒熱夠?不行,我就只有這麼幾個小時可以聽No. 53,不能再等,於是用慕洛娃演奏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開場,樂團Tutti莊重地開場,音質音色的細膩度很好,可是怎麼覺得有些怪?音樂細節很好,可是音樂場面有點縮縮的,放不開,如果我聽的是比較普通的後級,心裡面不會有太多的懷疑,但我可是來聽身價不凡的No. 53,這聽音樂的態度可是要「雞蛋裡挑骨頭」,就算「一點點」畏縮都不行啊!

 
耐住性子再聽下去,換了幾張唱片,情況一樣,聽阿淘的「下課啦」裡面的「加了蜜」,錄音感覺很近,音樂細節很好,可是開闊度不夠,聽麥斯基演奏的舒伯特「阿班鳩泥奏鳴曲」,弦樂的質感很好,可是低沈的松香擦弦味道沒那麼鬆軟,拉奏顯得不夠輕鬆。我越聽越迷惑,來來回回去摸後級的溫度,還是冷冰冰的,是不是因為No. 53還沒熱身完畢?可是我已經聽了快一個小時,應當機器進入狀況了啊!

一旁的林老闆似乎感覺到我皺起眉頭的思緒雜亂,我說這整套系統音樂細節很好,可是怎麼覺得少了點大開大闔的氣魄與舉重若輕的輕鬆感?我搬出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直接用大音量播放第四樂章,這段音樂是世界末日的象徵,音樂兇猛狂暴,但No. 53推起來似乎有些吃力,更覺得放不開了!這時林老闆想起No. 53的工作模式有兩種,分別是「一般模式」與「省電模式」,平常他在店裡面都把No.53切在「省電模式」,不曉得是不是這樣限制了No. 53的推力?看來找到問題了,馬上請林老闆幫忙切換到「一般模式」。

 
No.53的「省電模式」和「一般模式」。

工作模式切換過去就OK了嗎?我認為工作模式當然其一,但切換過去應該還要等一下,讓後級「全力」工作個幾分鐘,才會到正常的工作溫度。可不可以加速這個過程?可以的,拿張猛一點的CD大聲催,後級很快就熱了,我換上Rob Eberhard Young的「Stick & Stones」專輯,狠狠地操了幾分鐘,再靠過去No. 53的散熱片摸摸看,手還沒摸到散熱片,已經感覺到機器散發出來的溫度,看來方向對了,前面一個小時聽的CD全部拿出來重聽過一次。太棒了!這才叫做No. 53!這才叫做Hi End!這節不節能差別還真大!

抽絲剝繭聽見音樂紋理

 
回復「正常模式」的No. 53真的回神正常了!再回到原本感覺不太正常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我原本聽的是大衛辛曼指揮蘇黎世管弦樂團的版本,這是晚近的錄音,還是SACD,錄音通透,音場開闊,回復正常的No. 53火力全開,第四樂章那世界末日的景象來得猛而強,一波又一波地衝撞,這整套系統解析力絕佳,而且不是「普通」的音響性能而已,是那種可以抽絲剝繭聽見音樂紋理的解析力。

糟糕,這句話講得有些摸不著頭緒?既然講音響的解析力,又怎麼能說不是「普通」的音響性能?一般我們講音響性能的解析利,總著重在音樂細節,常常去注意不算音樂主體的細微之處,譬如現場錄音的咳嗽聲,用這些小東西來講音響細節很好,可是最頂尖的器材迷人之處,不僅是這些非關音樂的枝枝節節,而是掌握注音樂的情緒與流動,在音樂的洪流之中,保持著高度理性,讓我們更為接近音樂的現場。

地獄與天堂的對比

 
就拿大衛辛曼指揮的馬勒第一號來說,這是一張DSD錄音,格式非常好,錄音本身細節沒話說,可是在一陣狂風暴雨之後,No. 53把錄音很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了:指揮似乎High過頭,在猛爆的導奏之後,節拍略顯混亂,進入第一主題開始腳步跨不穩,那對照的第二主題描寫著天堂一般的景象,這天堂與地獄的對比就不夠強烈。以前我聽這個版本,就有些這樣的感覺,但在海山用No. 53搭配Magical Q5來聽,感覺更強烈。

我不是單獨聽大衛辛曼的版本才這麼說,因為緊接著我拿出伯恩斯坦的版本,樂團是維也納愛樂,1970年代的錄音,通透度不如新的DSD,背景噪訊略大,No. 53老老實實地呈現出錄音的時代感,可是同樣馬勒「巨人」的第四樂章,伯恩斯坦的手法沈穩得多了,就算是呈現世界末日的導奏,伯恩斯坦硬是把速度壓了下來,用厚重的管絃交響呈現驚濤駭浪,這浪潮雖來得慢,卻是又重又猛,進入第一主題更是一波又一波地催向高潮,No. 53舉重若輕的能耐,就在這一波強過一波的聲浪中,震撼著聆聽的感官,隨後狂風巨浪漸漸退去,管絃交響慢慢累了,在浪花退去之後,天堂一般的主題在不知不覺中飄了出來,弦樂群帶出美得不像在人世間的音樂。

聽什麼音樂都很棒

唉,光這一段「巨人」的第四樂章,No. 53的能耐已經迷死人了。要讓人感覺到音響細節很多,其實以現在的晶體技術來說,許多中價位的器材都已經很不錯了,可是Hi End並不是「一般」的器材,它們身價很高,製作用心,設計講究,可是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重現更真實、更接近現場的音樂,單純講究聲音的細節比較容易,要進入音樂的情緒刻畫,這才是難題。

 

Antonio Forcione的「Ghetto Paradise」專輯
No. 53只能聽大編制的古典音樂才顯現得出高明之處嗎?不,No. 53是一部又真、又美、又有豐富情感變化的後級,聽什麼音樂都很棒。前面不是說過有聽阿淘「下課了」專輯,我再拿出來聽一次,「加了蜜」的錄音很純樸,小朋友和阿淘唱著簡單的曲調,No. 53把錄音中不加料的臨場感表現得非常好,小朋友邊唱邊玩,阿淘吉他的彈撥清脆又帶有光澤,聽得入神了,還真會以為人在北埔廟口聽阿淘的現場。再聽Naim當家吉他手Antonio Forcione的「Ghetto Paradise」,第一軌「Maurizio's Party」就很精彩,吉他快速地帶出輕盈的旋律,跟著是大鼓與貝斯重重的節奏,Fusion味十足,No. 53一點都不含糊,空心吉他的音色又真又美,爵士鼓與貝斯的份量夠沈夠重,每一吋細節都清楚地交代。

窺見音樂的廟堂之美

聽了一下午,記憶都在手中的筆記,行文至此,我才驚覺沒提No. 53的音色走向?反覆檢查筆記,我竟然沒寫?只簡單的寫著「中性至極」。這不光是No. 53,Magico Q5應當也是如此,反而我覺得Burmester 069 CD多一點音樂的厚度,可是這些都算不得準,只是感覺,因為我沒有刻意交叉比對,純粹憑感覺推論。可是在海山聽這一下午No. 53,這是一部純度非常非常高的後級,純粹到幾乎沒有自己的個性,不愧其參考級名號。因為音響的純度非常非常高,再生出來的音樂已經是萃取到最精華的內涵,我們已經不單單在比較音響性能而已,這是一部讓人把音樂聽進心裡面的參考級後級,以幾乎不渲染的方式,引領我們窺見音樂的廟堂之美。

Mark Levinson No.53器材規格

形式:單聲道後級擴大機
輸出功率:500瓦/8Ω,1,000瓦/4Ω
頻率響應:10Hz-20kHz(±0.1dB)
輸入阻抗:100kΩ(平衡),50kΩ(非平衡)
訊噪比:-85dB
增益:26.8dB
尺寸:214×530×518mm(寬×高×深)
重量:61.3kg
進口總代理:卡門
建議售價:3,000,000元
電話:(02)2918-8788
網址:www.carmen.com.tw

Magico Q5器材規格

型式:4音路5單體密閉式落地喇叭
單體:1吋MBe-1高音×1、6吋Nano-Tec中音×1、9吋Nano-Tec中低音×1、9吋Nano-Tec低音×2
效率:86dB(@1W/1米/1kHz)
阻抗:4歐姆,最低2.75歐姆(@56Hz)
頻率響應:18Hz~50kHz(+/-3dB)
建議最低擴大機功率:每聲道50瓦
尺寸:119.38×29.97×49.53cm(H×W×D)
重量:190.5kg
進口總代理:德錩
建議售價:2,580,000元
電話:02-2799-3059

經銷商資訊

經銷商:海山音響 Hi End Audio & Video
營業時間:週一∼週五 PM 1:00∼8:00/週六 PM 1:00∼5:00 (預約時間不在此限)
地址:台北市天母西路83巷8號
電話:02-287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