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閱讀 2586次
 

 

文•郭漢丞 圖•郭振榮

說完了Reference 18的技術內容,接下來就是使用了。Reference 18在背板上有一個電源開關,但是開啓之後並不會啓動Reference 18,在銀白色前面板中央有一個橫條,用手指頭由左向右橫向觸摸過去,NuForce字樣的燈號隨之亮起,代表機器開始進入工作狀態了。如果由右向左反向觸控,機器就會進入待機狀態。這個觸控功能很炫,有點像是操作iPad或iPhone,只不過相同的手勢換來開啓後級。不過原廠說明書特別提醒,Reference 18開啓電源之前,務必要把喇叭線接好,讓擴大機處於負載狀態,如果長時間開機且擴大機處於無負載狀態下,可能造成後級故障,這是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項。

建議使用平衡輸入

轉到背板來看,Reference 18輸入包括平衡與非平衡各一組,兩組輸入中間有一個切換開關,使用很直覺,使用平衡輸入時把開關切到靠近平衡端子那一側,非平衡切換到另一側即可。此外NuForce強調自家平衡線路是「真正的平衡線路」,如果可能的話理當使用平衡輸入,因為全平衡線路的CMRR 可以進一步提高噪訊抵消的效果,聲底會更為乾淨。由於是旗艦後級,Reference 18配備了德國WBT喇叭端子,與許多Hi End廠家所見略同,用起來很順手。另外背板還配備了12V觸發端子,可以和自動控制系統連動。

 


試聽Reference 18的時間非常久,從年初送來編輯部,中間有一段時間送回代理商,然後又拿回編輯部,大概今年送來編輯部的喇叭我都試過了。不只如此,今年(2011)高雄音響展時,我受邀主講「讓電腦唱出如歌的行板」,演講場地頗大,為了讓音樂播放的效果更好,我捨棄高鐵,自己開車把Reference 18載到高雄,所以曾經去聽那場演講的朋友也聽過Reference 18。其實我本來不需要大費周章自己開車載後級南下,用大會準備的擴大機就是了,但Reference 18實在太好聽,我演講又須要播放音樂,講到音樂好聽之處,如果音響重播的效果沒有我講的那麼好,實在很煞風景,好像我言不由衷似的,所以說什麼也非得在音樂講座的時候把音響系統調整妥當,把Reference 18載到高雄演講,彷彿為自己服下了定心丸,肯定能在大演講廳裡面把喇叭輕鬆推出好聲。你看,我對Reference 18就是這麼有信心。

極低的背景噪音

為Reference 18搭配許多喇叭,從辦公室的CC Admonitor Preference、尊品版LS 3/5A、自家的JK Audio PM-10號角喇叭,到送評的Morel Octave Signature等等,Reference 18都展現出輕鬆自在、舉重若輕的驅動力,我實在很難想像原廠僅標示175瓦,有許多號稱300瓦的後級都沒有Reference 18那麼地輕鬆。而一般人對D類放大印象不佳的訊噪比,Reference 18則是表現出眾,搭配一般80~90dB中高效率喇叭時,這部後級安安靜靜,即使貼在喇叭前面,也幾乎聽不到擴大機的電路噪訊。不過遇到超高效率的號角,些微噪訊還是會現形,我在家裡的聆聽環境比辦公室安靜,加上家裡用的PM-10號角效率高達100dB,夜深人靜時打開Reference 18的電源,剛開機會聽到從號角傳來些許電容充電的聲響,有點像相機閃光燈觸發充電的細微聲音,不過等個幾分鐘噪訊就會降得很低,等音樂一播放,那噪訊根本就不會造成困擾。用100dB的號角來考驗Reference 18的聲底噪訊當然是超級嚴苛的考驗,不過還是過關,至於一般80~90dB效率的喇叭,那更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使用Reference 18還有一點和印象中的D類後級不一樣的地方,一般D類後級因為用電效率高,發熱少,大多很「冷靜」,但Reference 18卻是有點溫度的D類後級,那種溫度不是A類後級的燙,但卻和一般AB類後級的工作溫度相去不遠,使用時要注意為後級保留一些空間,以利散熱。不過以Reference 18的尺寸,很多人會疊起來用,我也是如此,本來有些擔心會不會影響後級,問了袁大倫,他說因為Reference 18厚重的鋁合金箱體提供了很好的散熱效能,雖然機器工作時有些溫度,但只要後級周圍不是密閉空間,有辦法散熱,兩部單聲道後級疊起來用應該沒問題。

舉重若輕的驅動力

為Reference 18搭配了那麼多喇叭,聽了大半年的時間,我發現越是和Reference 18相處,越難正確描述Reference 18的聲音特質。或者說,Reference 18本身沒有太多的癖性或音染,搭配的喇叭該是如何,擴大機就盡可能發揮出喇叭的特質。在辦公室用Admonitor Preference聽,喇叭清麗脫俗的個性發揮得很好,而且比起我們搭配過的其他後級,Reference 18顯得更為厚聲,下盤非常穩固。這一陣子本來編輯部一直想(其實是我一直想)為Admonitor Preference搭配原廠低音柱,幫這對書架喇叭添一些低頻能量,但也因為用Reference 18搭配,Admonitor Preference揮灑更為自如,讓我舉旗不定,好像有了Reference 18就不需要費事添加低音柱。

 

又像是在家裡搭配PM-10,號角喇叭直接快速的個性也表現得很好,譬如Mercury的老錄音「柴可夫斯基:胡桃鉗」,我很喜歡當中一連串的舞曲,尤其是「Russian Dance」,音樂不過才一分鐘,但一開場就是粗獷又活力十足的弦樂群,展開洋溢歡樂的場面,接著音樂越走越強、越走越高,樂團火力全開,呼嘯而上,銅管在後面加入,節慶的氣氛越來越強,在最高峰煞然而止,從弦樂、打擊樂到銅管群,柴可夫斯基一層又一層地增強音樂的份量,很考驗擴大機的層次感,Reference 18最迷人之處也在這裡,它有舉重若輕的驅動力,搭配100dB的號角僅是牛刀小試,但音樂場面越來越大,越能顯示Reference 18精確的控制力與層次感,每一個聲部加入,音樂就越來越有份量,越來越High,可是擴大機還是牢牢地控制住場面,熱鬧卻不混亂,真棒。

準確、中性又真實的個性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阿格麗希演奏版本

Reference 18準確、中性又真實的個性,實在是版本比較者的福音,可以很清楚地掌握錄音之間的個別差異。我想舉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為例,這首曲子是職業鋼琴家必須挑戰的曲目,發行的版本不勝枚舉,去年為了準備音樂講座,我瘋狂收集CD,算一算大約三十多張,而且還不算完整,今年又找到日本Triton唱片發行的清水和音與小林研一郎的5.1聲道SACD版。我想舉三位女性鋼琴家的版本來說明,大部份發燒友喜歡的是阿格麗希的版本,錄音雖早,但通透清朗,阿格麗希彈琴的份量夠重夠猛,一下子就掀起高潮,此後的女性鋼琴家很少有能與阿格麗希相提並論者,用Reference 18聽阿格麗希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可說是暢快淋漓,力透紙背。

我另外選了上原彩子在EMI的新錄音,這位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得主的新詮釋,份量比起鋼琴女皇阿格麗希要輕得多,但婉約之處就比前輩迷人,陽剛之中多了一番柔媚,上原彩子的觸鍵乾淨澄澈,Reference 18很明顯地把鋼琴粒粒分明的顆粒呈現出來,與樂團之間有著漂亮的分離度,強奏之時也不顯混亂,但EMI這張錄音比阿格麗希版要單薄一些,Reference 18也很清楚的呈現箇中差異。我再換上DG去年發行的紗良.奧特版,同樣是DG的錄音,新的版本聲音厚度要比阿格麗希版更好,但通透度卻略遜,或許也因為如此,紗良.奧特的鋼琴顯得柔軟一些,陽剛之氣遠不及前輩阿格麗希,而比起嬌柔嫵媚,上原彩子又更好,不過紗良.奧特還是有她的強項,就是自由速度時顯得很有自信,雖然還是不能跟阿格麗希相比,但肯定比上原彩子放得開。

奇怪,我不是在寫Reference 18的評論嗎?怎麼一口氣比較了三張CD?唉!Reference 18是我新迎娶進家門的後級,當然是參考標準,我根本忘記Reference 18的存在,只需要專心比較錄音與詮釋就好了,何須隨時隨地想著後級夠不夠力、音場通不通透、聲音分離度夠不夠好,這些都可以拋諸腦後,專心聽音樂就是了。

很有真實感的豐富音樂細節

我知道很多發燒友至今對D類放大還是有成見,認為D類雖然驅動力強,但音質大多比較粗糙,Reference 18肯定不是那類「設計與製作不佳」的D類擴大機,相反的,NuForce在D類放大的成就肯定是當代的標竿。要聽擴大機的質感,弦樂最直接,讓我再舉一首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為例,那是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慢板,弦樂又柔又美的飄散,加上柴可夫斯基巧妙地在兩拍的節奏中偷加了一拍,讓音樂更為婉約藴藉。小提琴一開始如泣如訴地道出主題,一句話向上走,音域走得還不高,就以經飄落下來,反覆之後的樂句則像是繞圈圈一般,輾轉反側,然後才回到哀怨的主題。用Reference 18聽這首曲子,喜愛發燒錄音者可以選鮑羅定四重奏的Teldec版,弦樂鬆中有緊,音樂柔媚又有張力,錄音中不絕於耳的呼吸聲,那是演奏者跟著音樂起伏的聲息,讓錄音充滿了真實感。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左:上原彩子版本。右:紗良.奧特(Alice Sara Ott)版本。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馬友友

但如果你喜歡更哀怨一些的「如歌的行板」,那馬友友的版本絕對不能錯過,那是把主奏的小提琴換上大提琴,角色互換,厚實的大提琴馬上讓音樂顯得更深沈、更哀怨、更扣人心弦。用Reference 18聽這些錄音絕對是享受,你可以聽到很豐富的錄音細節,展現錄音的真實感與新鮮感,弦樂向上飄揚的泛音開闊而自然,而且聽得到自然的琴身共鳴與擦弦感,加上演奏者的細微呼吸,跟著音樂起伏變化,那是演奏者真切的情感流露,更增添音樂聆聽的美感。Reference 18表現出來那些豐富的音樂細節,確實很有聆聽的真實感,但那流動的音符與旋律線條的高低起伏,更是讓人聽得入迷的關鍵。

優異的低頻解析力

最後我想提Reference 18表現交響樂的能力,它不僅有厚實的聲底,更具備極為優異的控制力,可以充分展現交響樂的活力與氣勢。我知道很多發燒友挑後級的時候,總會問「這部擴大機厚不厚聲」?可是後級光有厚聲還不夠,如果只強調厚聲,卻不強調控制力、速度感與暫態反應,那厚聲很容易變成笨笨的低頻,轟隆隆地不知所云。Reference 18肯定是屬於那種厚聲又具備優秀控制力、暫態反應與速度感的後級,尤其是低頻線條的解析力,Reference 18幾乎已經達到我心目中最高等級的那一群,但身價越遠遠低於我夢寐以求的器材,像是Goldmund或Ayre。我不敢說Reference 18是不是比前面提到的頂尖後級更好,因為我沒有擺在一起搭配比較過(實在沒機會),但這些後級我都聽過,Reference 18表現交響樂的能耐確實有機會和這些頂尖後級一較高下,但價格卻還落在我負擔得起的範圍,這叫我怎麼不心癢難耐。

忠實清楚地呈現所有音樂表情

 

要聽交響樂,我們直接拿馬勒來挑戰!今年是馬勒年,我的音樂講座講馬勒的機會也多,收藏馬勒CD的動作也越來越積極。前不久David Zinman推出了馬勒全集大套裝,採限量發行,二話不說就趕緊結帳買下來,就怕絕版了。這套錄音的地點在瑞士蘇黎世的音樂廳,聲響效果通透澄淨,不走厚重路線,更能呈現馬勒樂曲的細部表情。拿出「第二號交響曲:復活」,先聽第四樂章「原光」,這是一個寧靜悠遠的樂章,由女中音Anna Larsson唱出「噢,美麗的小紅玫瑰啊!」,然後銅管群旋律想起,烘托出溫暖之意,由於這個樂章音樂演奏的音量小,錄音背景的細微嘶聲明顯可聞,但也可以感覺到現場極為安靜,彷彿掉一根針都可以聽見。Reference 18背景噪訊之優秀,由此可見,即便我搭配效率100dB的號角喇叭,但我絲毫感覺不到後級的噪訊,全然沈醉在音樂中。

第四樂章安靜的音樂走完,一進入第五樂章馬上是猛烈的聲響,彷彿世界末日一般的景象,然後進入復活的主題,緊跟著先知在荒野上的呼喚、末日經與「噢,相信吧!」的主題,這些音樂的意像交替呈現,串起第五樂章的旋律線。這裡面有很多漂亮的樂段,譬如馬勒很喜歡的豎琴彈單音,而不用波浪一般的撥奏,在Reference 18上面可說每一個音符都交代清楚,每一個顆粒都清晰而細緻。講細緻,這套David Zinman與蘇黎世音樂廳交響樂團的「馬勒全集」,雖然錄音的重量感略輕(可能和音樂廳有關),但音樂細膩度可說是數一數二的好,各個聲部的層次感也臻上乘。

這些錄音的特質用Reference 18聆聽,真實又清晰,在「復活」當中,樂曲龐大、織體厚實不用說了,內中還有許多突強的音樂表情,Reference 18都一一忠實清楚地呈現,蘇黎世音樂廳的聲響相當開闊,空間感很好,Reference 18呈現出寬闊的音場,遠比伯恩斯坦的DG版更高、更寬。35分鐘的第五樂章,聽到最後面五分鐘最是精彩,那時合唱團開始唱了,管風琴也打開了,人聲交響的厚度與音樂的織體達到最高峰,高聲呼喊著「復活吧」,我用極大的音量,享受著馬勒龐大聲浪帶來的刺激,不僅耳朵聆聽,連全身的皮膚也跟著顫抖起來,Reference 18的推力似乎還沒到底,游刃有餘地推出「復活」的氣勢,那音樂真是令人感動。


我心目中的最佳後級

我已經好久沒也這麼長的評論了!但Reference 18的好處似乎才剛開始寫一樣,因為買下了Reference 18,每天回家開音響的時間更長了。我平常在辦公室工作時要聽音樂,有時候回家陪孩子累了,不一定會開音響,但有了Reference 18,大概每天回家都會聽音樂。這部後級推力雄厚,聲底厚實,不吵不噪,音質也很細膩,聽起來完全不像一般人印象中的D類後級,我實在覺得這是「NuForce類」後級,經過多年的研發,凝聚所有NuForce技術而誕生的Reference 18,已經自成一家之言,而且身價還控制在「可負擔的範圍之內」,同價位後級當中,Reference 18已經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後級,既然認定最佳,那就買單了。可是買了Reference 18有什麼困擾呢?我覺得好像該換喇叭、該換前級了,唉,聽音樂玩音響的慾望真是無窮,現在還是好好打開Reference 18,享受音樂最實在!

器材規格

型式:單聲道後級擴大機
類比輸入:RCA、XLR
輸出功率:175瓦/8歐姆、335瓦/4歐姆、335瓦/2歐姆
峰值輸出功率:325瓦/8歐姆、650瓦/4歐姆、1300瓦/2歐姆
頻率響應:20Hz~120kHz(-0.3dB/-3dB)
總諧波失真:0.01%
阻抗:22k歐姆
尺寸:17×2.95×15吋(W×H×D)
重量:16磅
建議售價:320,000元 / 對
進口總代理:禮聲
電話:0917-208000
網址:www.nufor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