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閱讀 4638次
文•郭漢丞

說起Andrew Jones,可說是這幾年來喇叭設計最炙手可熱的頂尖設計師,我記得在CES大展上,總會看到Andrew親自解說TAD最新的產品設計,三年前TAD Reference One發表的時候本來Pioneer就打算邀請Andrew前來,由他現身說法講解TAD的設計精華,不過因故未能成行,2010年終於邀請到了,Andrew不僅親自主持TAD產品發表會,也在會前親自設定調整所有的音響系統,果然大師出馬,一出手便知有沒有,TAD在2010年TAA音響大展上發揮了令人驚艷的絕妙好聲,就算會場有隔音不良的問題干擾,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TAD的精確、通透與凌厲動態。

 


 


真實、溫暖、通透、均衡、高解析的音響效果

 

TAD設計總監Andrew Jones

台灣先鋒這次請來Andrew,可真是把TAD的聲勢推到最高點,TAD R1在那麼大的空間,依然輕鬆自在,發揮出真實、溫暖、通透、均衡、高解析的音響效果,R1優秀的音響性能令人讚嘆。Andrew多年參加展覽親自調音的經驗與技術也是好聲的關鍵,他這次可不是「空手道」,還搭配了戈鐙協力提供的各種吸音柱與擴散板,也是好聲的關鍵之一。Andrew調音究竟有多認真?如果讀者們有去參觀TAD在音響大展的房間,現場擺放R1的位置並不是一開始設定的位置,Pioneer的工作人員本來放在相反的位置,希望參觀者可以一進門就看到TAD的風采,Andrew也如此調整,但調了半天卻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Andrew決定來個180度大搬風。這講起來簡單,器材前後對調搬過就是了,想想R1喇叭有多重(150公斤),TAD後級有多重(90公斤),Andrew這麼個大搬風,可會搞得人仰馬翻,不過為了好聲音,這些粗重費力的活可一點都省不了,我們也才能在音響上面聽到R1如此精彩的音響效果。

 


由於是第一次來台灣與媒體見面,Andrew與台灣先鋒都慎重其事,特別在預展那天由Andrew主持TAD發表會,邀請媒體、貴賓與經銷商蒞臨,深入瞭解TAD的內涵,事後還安排媒體專訪,確實用心。Andrew的簡報大概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他設計喇叭的歷史、TAD的設計精華與音樂播放示範。簡報一開始,Andrew首先介紹他自己,他說自己有個雙胞胎兄弟,而他天生就是「立體聲」配對,因為他自己是右撇子,而他的兄弟是左撇子,剛好湊成一對。而每當有人問他設計喇叭究竟多久的時間,他總是回答:「我看起來多大年紀,就大概設計了多少年喇叭。」不過就算和Andrew面對面專訪,我也還沒猜出他多大歲數。

 


KEF與Infinite首席工程師

Andrew說他從中學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音響了,因此在學校裡面也主修聲學和物理學,第一份工作也和聲音有關,但並不是「製造」聲音,而是「消除」聲音,他和雙胞胎兄弟一起進入一家公司設計「主動抗噪技術」(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幾年以後Andrew進入了英國KEF,正式開始喇叭設計之路,在KEF總共11年的時間,從普通的設計工程師一路升到首席工程師,逐漸嶄露頭角。離開KEF之後Andrew移居美國,有一小段時間做自由設計師,然後進入Infinite公司工作兩年半。

 


主持TAD研發計畫

就在此時Pioneer開始接觸Andrew,談起了TAD的計畫。Andrew覺得這是一項非常有趣的任務,在他的印象中Pioneer和許多日本公司一樣,都對基礎研究有著紮實的硬功夫,如果能把這些基礎研究和Andrew自己的研究知識結合起來,應該可以創造出很棒的產品,於是他接受了Pioneer的邀請,主持TAD的研發計畫。這項計畫經過多年的累積,果然有著非常高的成就。

 

 

Pioneer與TAD紮實的基礎研究功夫

Andrew表示,TAD本身在專業音響領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技術底子很強,但是要把專業產品轉換成家用產品,恐怕不是那麼簡單。來到TAD的Andrew很興奮地把自己設計的「同軸單體」拿出來給工程師看,他本來以為這是他的獨家設計,非常新穎,不過TAD的工程師馬上拿出資料,原來Pioneer早在1954年就已經設計出同軸單體,也是全世界最早設計與製作同軸單體的公司。當Andrew想使用「鑽石」或「鈹金屬」製作作單體振膜,問TAD工程師是不是有相關的研究,沒想到TAD的工程師想了一下,從抽屜裡拿出一片鑽石振膜與鈹振膜,把Andrew嚇了一大跳,這些好像非常新穎的材料,沒想到Pionner和TAD早就都做過了!也因為Pioneer與TAD紮實的基礎研究功夫,Andrew更能把他本來的同軸單體推向更高的境界。

 


全世界最大的鈹振膜同軸單體

 

TAD R1擁有全世界尺寸最大的鈹振膜同軸單體,Andrew表示他們經過很多年的基礎研究,才把R1做到極為理想的境界。當Andrew剛開始使用鈹振膜設計同軸單體時,透過電腦模擬,手工製作出初胚,但一開聲卻非常難聽,頻率響應也非常不線性,Andrew說他從來沒有在設計時遇到這樣的狀況,原來鈹振膜因為剛性很好,中音單體不需要太大的內凹弧度,所以Andrew按照以前他在KEF的經驗來設計是錯的。這也讓Andrew更為興奮,因為同軸單體把中高音單體放在同一軸線上,中音的音盆對於高音來說,有類似短號角的效果,雖然可以幫助聲音能量集中,但擴散性會比較差,現在TAD擁有先進的鈹振膜技術,可以做出比較淺的中音音盆,擴散性大幅提升,而短號角的些許音染也能降到最低。Andrew表示,這是在TAD做設計工作最棒的地方,他們有許許多多堅實的技術,可以作為他設計單體的強大後盾。

 

 


 


關於TAD R1的單體,Andrew特別強調「短音圈、長磁隙」的設計,這樣音圈在前後移動時可以完全覆蓋在磁隙範圍內,保持絕對的磁力線性。而他剛開始設計鈹振膜同軸單體時,有些害怕中音單體承受不住,所以第一代產品的尺寸較小,也因此第一代TAD喇叭要設計成4音路。但到了TAD R1時,Andrew已經對TAD製作鈹振膜的技術信心十足,於是把尺寸提升到6吋,低頻延伸到250Hz,簡化為3音路。

 


參考錄音現場資料

 

關於設計的哲學,Andrew表示他設計喇叭多年,大家都希望追求「原音重現」,但他也常常問自己,究竟什麼叫做「原音重現」?來到TAD,因為這家公司有三十多年專業領域的歷史,也讓他有更多機會參與錄音室的工作。Andrew示範播放的音樂中,有許多就是從錄音室拿出來的24bit/192kHz數位母帶,直接從電腦(而且是大幅度修改過的音樂伺服器)數位輸入TAD D600 CD唱盤。因為有錄音室的直接經驗,Andrew說他更能瞭解所謂的「真實」,例如音響迷熟悉的Patricia Barber,Andrew從錄音室拿出母帶作為設計試聽的參考,他告訴錄音師說Patricia的嗓音好像氣音很重,沒想到錄音師說「這就對了」,原來Patricia Barber連講話都氣音很重。在設計喇叭時,Andrew不僅把測量與試聽並重,並且有真正錄音現場的資料參考,難怪TAD R1這麼棒。

 


 

 

 


搭配完整TAD之聲

最後Andrew提到了TAD的CD唱盤與擴大機,他說自己從來沒有設計過CD唱盤與擴大機,但是Pioneer人才濟濟,他只負責試聽,所有線路都有專精的技術團隊負責。Andrew說TAD之所以推出CD唱盤與後級擴大機(前級也快要完成了),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TAD喇叭。他說多年來帶著TAD喇叭參展,總是要搭配不同廠牌的擴大機,例如這次展覽要另外借來Viola前級,他雖然也很喜歡各種Hi End廠牌的器材搭配,但總覺得還有更好的選擇,想想乾脆自己做,搭配出完整的TAD之聲。

 

 


TAD讓絕妙好聲垂手可得

2010年完成的D600 CD唱盤與M600單聲道後級,設計的過程自然由Andrew領軍指導,但這次他不親自設計,而是由Pioneer的團隊合作,製作、試聽、比較、修正,然後再製作、再比較、再修正,如此反覆再三,由Andrew督軍試聽。鑑聽用什麼喇叭?不必問,當然是TAD R1!也難怪聲音這麼和拍。在Andrew簡報的會場上,我坐在士林曹醫師旁邊,他自己就是TAD R1的用家,前一天才問我最近有哪些數位訊源比較好,聽過Andrew簡報之後,我告訴曹醫師:「不必浪費時間聽了,直接把這套TAD搬回家就好。」過去玩TAD有點難,很多人千辛萬苦找單體、壓縮驅動器,還想著電子分音,擴大機也煞費苦心,現在倒簡單了,只要簡單把全套TAD都搬回家(前級還要等一陣子),絕妙好聲垂手可得!

 


 

 


廠商資訊

先鋒公司
電話:(02)2657-3588
網址:www.pioneer-t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