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閱讀 3446次

 

文•賴英智

日本Kondo搬家了!新公司位於東京郊區神奈川縣川崎市,我從新宿車站出發,得先坐地鐵山手線到品川,換東海道線到川崎,再換立川線到鹿島田車站。看起來好像很複雜,實際上這裡距離海港城市橫濱非常近。神秘的高級音響廠家原來就罕有媒體到訪,我是第二次來Kondo,大家見面都特別親切。
 
Kondo新公司位於東京郊區神奈川縣川崎市


新的廠房依舊不大,公司所有員工也不過七、八人,而且都是服務十年以上的老技術員,算得上是老面孔了。除了進屋得要脫鞋的一塵不染生產廠房外,現任的Kondo社長蘆澤雅基(Ashizawa Masaki)還設計了一間符合現代音響美學的試聽室。我們可以這麼說,舊的Kondo公司充滿創辦人近藤公康的個人色彩:保守、傳統、樸素、甚至有點固執。搬遷後的新Kondo則明亮、有朝氣、有衝勁、有創新。不過日本式的企業文化還是被保留下來,齊一的藍色工作外套,雖然沒有寬大的辦公室與豪華裝飾,但每個人主動認真的為大家庭而努力。

只關心與聲音有關的東西
 

現任的Kondo社長蘆澤雅基(Ashizawa Masaki)

上一次我就體會出Kondo為何能製造出世界上最優秀和最昂貴的真空管後級。據說Kondo在世時對別人說,他只關心與聲音有關的東西,其餘一切都不重要,包括工廠的美化與環境,因為他將大筆金錢都投到了原材料上了。對Kondo的員工來說,他們也只關心與聲音有關的東西,產量的多寡、成本的高低都不重要。在Kondo從手工製作的每一個零件開始,都實施嚴格的測試檢驗,每一道生產工續也都要再測試檢驗,只要通不過標準的就作廢,這也是Kondo產量少而價錢高的原因之一。

蘆澤雅基社長很高興的展示了他們設計中的新產品,不過以Kondo吹毛求疵的原則,這些新設計不一定最終能確定生產,即便生產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推出上市。蘆澤雅基社長不急不徐的說,因為很多元件供應商無法滿足Kondo的高標準要求,所以他們只能自己做,這當然會影響進度。以Kondo後級中最關鍵的變壓器來說,全由一位很害羞的,不願上鏡頭的師父製作,不時看他拿著計算器調整因材料不同、結構不同必須進行的電容、電感量改變。整個繞製過程並沒有特別秘密,但成品必須經過多種測試才能放行,一個月只能生產幾個純銀輸出變壓器。銀線繞製的電阻與銀箔捲繞的電容,則由另一名資深女技術員製作,客人到訪時她負責端茶倒水,平日也要替公司其它男同事服務,這是日本式的工作倫理,但看到那完美的零件時,又不得不佩服她的細心與手藝。

奉行「終生使用」的理念

所有的技術都靠自己研發,所有的零件都由自己製作,所有的產品堅持自己組裝,Kondo沒有大規模的產量,沒有大攻勢的廣告,所有耳朵靈敏的發燒友都知道,Kondo貴得有理,而且永遠不會讓人失望。昂貴的代價中,包含了Kondo奉行的「終生使用」理念,無論是多久前製作的產品,他們都負責維修到底。我問蘆澤雅基社長,真空管機難免因零件老化等原因會產生故障,到時怎麼辦?社長想了想,似乎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從1976年創立,1980年推出第一個純銀的唱頭放大器AN-S6、AN-S7開始,Kondo的產品幾乎沒有因製造原因而故障過。萬一有品質瑕疵,他們絕對無條件免費更換零件,甚至是更換一部新機,他相信擁有Kondo後級的人,都是一輩子喜歡聽音樂的朋友,所以Kondo也要終生陪伴他們。
 

工廠內部幾乎一塵不染,進入廠房還得要脫鞋


這讓我想起了二件事。從成田機場搭乘機場巴士到市區,服務人員很細心的幫客人們會把行李分門別類的放進底艙。接著服務人員上車清點人數,很有禮貌的深鞠躬向大家問好,說明注意事項。臨行前服務人員在車門前一字排開,再次鞠躬歡送巴士,雖然是職業上的要求,但他們臉上是真誠的。許多朋友也坐過國內機場大巴士,請問有誰體驗過同樣的服務?這樣的專注態度與認真精神,普及在多數日本工人身上,當然也在Kondo公司中發揚光大。讓發燒友購買了Kondo產品後,不需要為花俏的科技功能傷腦筋,不必為品質穩定問題提心吊膽,可以舒舒服服的放鬆心情聽音樂,這是Kondo想做的,而Kondo也真的做到了!

體貼入微的人性化思維
 

再一件事情發生於東海道線的地鐵車站中。候車時突然聽到有小鳥鳴叫聲:去過東京多次:通常只有烏鴉難聽的聲音。日本朋友說,東京的烏鴉可是成「精」了,它們體格發達;頭腦狡詐,把東京人折磨得夠嗆。橫濱一處公園烏鴉成災,害得人不得不給烏鴉讓地,公園被迫關閉了好幾天。而且它們都以垃圾為食,但是只管吃不管收拾,所以垃圾站附近老是遍地污穢。綠地偏少的東京很難見到其它鳥類,車站中悅耳的烏叫聲哪裡來?四處端詳,原來是車站揚聲器間歇傳來的聲音,設計者怕大家工作壓力太大又沒時間親近自然,所以用「人造鳥叫」來緩解精神。這種體貼入微的人性化思維,我們也可以在Kondo產品中見到。
 

Kondo的純銀變壓器,是由一名超過三十年經驗的師父製作,不時看他拿著計算器調整因材料不同、結構不同必須進行的電容、電感量改變。


絕對的「實用」主義
 

別人無法模仿的--銀線繞制的電組,銀箔繞制的電容

M1000前級與M77前級所用的級進式音量旋鈕,每顆銀接腳電阻,都是人工焊接

 

生產計劃表上表示著Kondo每個月的機器產量。

Kondo的後級全部用厚重的銅片當底盤,既能隔絕干擾又很穩固,組裝時按照實物相片一一將零件固定焊接,接線嚴格依規定長度,桌上擺著一把尺以把握分毫不差,走線佈局也毫無妥協。大多數零件都是Kondo自己製作的,品質當然沒問題,變壓器裝上後通電測試,一部慢工出細活的真空管後級就大致完成了。Kondo認為音響器材應該越簡單越好,所以前級操控功能極其簡單,絕對的「實用」主義,沒有功率表,沒有電子顯示,沒有遙控器,連LED燈都只有一個。以最「複雜」的M1000前級為例,面板上只有電源開關、音量、增益(0dB、-20dB、關閉)、錄音開關等幾個旋鈕。第一代的M1000前級的級進式音量旋鈕每一格之間差異不大,設計者原意是讓發燒友進行較精細的調整,在日本等住家很安寧的環境中,發燒友需要的不是暴力式的能量,而是精妙的起伏微動。國內發燒友卻認為不過癮,所以後來Kondo也從善如流,讓每一格的音量變化加大。後級所使用的真空管,Kondo使用了GE的211、西電的300B,反正都是現今所能買到聲音最好的零件,發燒友根本不用煩心,買回Kondo之後快樂的享受音樂就行了。
 

焊錫也是含銀的

 

每個生產程序,都有實際的圖片讓操作工人來進行裝配。


日本最好的汽車Lexus,在全球各地的宣傳原則都是: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追求完美),我們或許可以把Kondo拿來做一個對照。淩志的設計,傳統上是強調高質素的機械和世界級豪華汽車標準。正如在Lexus第一台汽車LS型號所強調的重要元素包括:空氣動力學、性能、暢順行車、依據人體工學的內裝、寧靜車廂、燃油消耗效率、安全和可信賴。而Lexus整體的特徵則總括在IDEAL理念之中(Impressive、Dynamic、Elegant、Advanced、Lasting)(印象、動力、優雅、先進、持久),這些理念明確地指引了所有凌志的產品設計研發過程。每台Lexus汽車都必須符合超過500個特定的產品標準,稱之為Lexus Musts(凌志的必須),範圍由方向盤反應度以至真皮座位的縫合。而使用在每輛凌志汽車的創新科技,包括了先進安全系統、動力系統及乘坐舒適、方便和娛樂等設備。
 

製作完成的機器,首先要通電進行量測檢驗。


除了本身的品質甚至超越賓士、BMW等對手,Lexus的客戶服務也幫他們建立聲譽。Lexus的客戶服務是建基於「Lexus承諾」:對待每一位顧客猶如我們在家中招待來賓一樣。故事從1989年開始,因為煞車燈電線出問題而需召回的一批汽車,除了完全免費,取車時汽車都被清洗及加好油,車主們對此都感到驚訝。在日本,凌志向用家提供全年全天候電話服務,除了事故或故障時的支援,就連旅行住宿地點等都能協助安排。在Lexus服務大廳中擁有高級招待會所般的待遇,更換機油與某些故障零件是免費的,透過G-Link移動裝置,甚至汽車遭竊時都能以手機追蹤並關掉引擎。5年10萬公里的保固基本上讓車主完全不用擔心,只要舒適安全的開車就行了。
 

Kondo Ongaku綜合擴大機


追求完美的Kondo

追求完美,同樣是Kondo矢志不渝的目標,他們以精巧手藝、漫長時間來打造音響藝術品,這又讓我聯想起日本的西陣織。這是京都具有1200年歷史的傳統絲織藝術:利用顏色繁多的絲線編織出奢華絢麗的高檔錦緞,大部分用在和服與腰帶上。西陣織是在中國宮廷編織技術上演變過來的,15世紀開始傳入東瀛,現在以獨一無二的技巧,融合高雅創作而成為日本最頂級手工藝、雖然現代化工廠使用了電動織布機,也引進電腦設計圖案,然而最好最優雅端莊的仍是利用手工織機製作出來的西陣織,全日本只有三百多位高級工藝師,他們的作品才有恆 久藝術價值。你看,這樣的描述,是不是也完全適用於Kondo的音響器材呢?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全茂
電話:04-2234-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