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閱讀 4761次

 

文•郭漢丞

1957年才問世的Quad Electrostatic(ESL)喇叭,是成功的將靜電喇叭的理論變成實際的創新產品。以當時材料科學技術水準,想要製造實用的靜電喇叭,必須克服許多難題,而Peter則是花了七年的時間,投入許多基礎研究,成功的將杜邦公司發明的Mylar塑膠應用在靜電喇叭上面。這款直接把靜電喇叭當作產品名稱的ESL更是長壽,從1957年開始生產,一直到1985年才停產,總共賣出54,000對。

不過在ESL這麼長的產品壽命當中,Peter Walker並沒有停下研發的腳步。在公司的經營上,Quad的明星級產品讓公司業務蒸蒸日上,Peter也順勢將大部分的業務交給兒子Ross J. Walker,不過音響研發一直是他的最愛,所以雖然ESL破紀錄生產了28年,但Peter一直努力想要讓ESL更加完美。隨著時間的進步,關於Mylar的生產技術也越來越成熟,Peter早就想要提升ESL的性能,於是在1963年,開始了改良計畫,一直到1981年終於推出新一代的Quad ESL-63,而型號的數字63,就是指1963年開始研發改良的意思。

歷經二十多年首度改良

第一代的ESL靜電喇叭,外觀就像是一片弧形薄板,在音樂的中頻段的自然表現、聲音透明度與輕鬆的聽感,都是一般人對ESL津津樂道的優點。可是低頻延伸一直不盡人意,音壓也比動圈喇叭來得小,即使拿較大功率的擴大機驅動,也未必能改善,而且要是驅動過猛,有時還會損壞喇叭(或擴大機),但即便有這些缺點,還是有許多音響迷鍾愛ESL的通透、自然與輕鬆,認為沒有任何傳統動圈喇叭可以比擬,甚至認為所有的傳統喇叭都有「箱音」,聲音一點也不自然。
 
ESL的推出,讓靜電喇叭與Quad品牌劃上等號。

ESL-63的推出,是ESL第一次大幅度改良,在喇叭外型上明顯變高、變窄,增加聲音擴散的角度,並減少繞射現象(但面積還是很寬,效果有限),並且設計了稱為「Crowbar」的保護線路,避免過去空氣絕緣層被靜電打穿,迸出火花的驚險現象。在振膜的改良上,進一步將振膜厚度降至3μm,振膜質量也大幅降低,有助於反應速度的提升。而ESL-63還設計了同心圓式的驅動電極,巧妙地讓平面振膜成為點音源發聲,如此一來,靜電喇叭不僅中頻溫暖而通透,音場定位更是維妙維肖。

ESL-63推出之後,Peter繼續針對音壓不足的問題,修改延遲線路,調整ESL-63Por的頻率響應曲線,更接近人耳聆聽習慣,讓ELS-63Pro聽感更加平坦自然,聽起來音壓表現也更好。Quad再一次讓音響迷見識到靜電喇叭的聲音魅力,而Peter終於在完成ESL-63Pro之後,正式從Quad退休。

IAG資金挹注

雖然從1950年代開始,Quad推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產品,包括前面所說的Quad II、33/303、44/405等擴大機,與ESL、ESL-63、ESL-63Pro靜電喇叭,但是時間進入90年代,接班掌舵的兒子Ross,雖然努力維持Quad公司優良的傳統,依然重視品質,但產品的創新程度似乎跟不上時代的腳步,1980年代後期推出的66/606前後級,勉強還可以維持兩萬多部的銷售數字,但90年代陸續問世的77/707前後級則銷售數字慘綠,只剩下幾千部,公司的經營開始出現危機。

當Quad即將邁入新的千禧年時,引進了亞洲資金,由IAG集團加入經營,讓Quad得以起死回生。
 


強力重整產品線

1997年IAG加入後,派出之前成功整頓Wharfedale的大將Stan Curtis擔任總裁。剛到Quad的Stan,發現公司的情況很糟,譬如77系列的市場定位不明,產品的小問題又多,很難和市場上其他產品競爭,甚至產品開始失去了原有Quad的精神。現在Quad新經營團隊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讓這家擁有悠久歷史的英國廠牌,重現過去的輝煌記錄。

Stan在接手Quad之後的前18個月,他說大部分的工作都得喊停,如果產品本身有問題,繼續賣下去只會讓問題更加擴大,這段時間Stan大致上採取「減法」管理,消除既有的問題點。接著Stan還必須想辦法讓Quad有新的強勢產品問世,他早年就是Quad 33/303的使用者,也實地瞭解音響迷為何選擇Quad,他認為靜電喇叭仍是Quad最重要的品牌資產,因此催生了新一代988與989靜電喇叭。
 

Quad 44前級創新採用模組化設計,使用者可以另外選購MM/MC放大模組,或是收音機模組,直接插卡就可使用,創新觀念也影響到後來如Cello、Burmester效法。

Stan說他自己也喜歡ESL-63,但是總覺得喇叭太小了,所以略為增大的988與989至少做到兩件事:第一、讓靜電喇叭的愛好者有新的選擇,不用再去買可能有問題的二手ESL-63;第二、靜電喇叭的獨特個性,滿足了擁有者的個人喜好。

988與989推出後,Stan有一天突發奇想,既然還有許多音響迷熱中於使用老Quad II,為何不能推出復刻版?Stan知道真空管機有點老套,而且Quad II的輸出功率也有限,但是他看到許多人願意不斷修理老Quad II,為的就是喜歡這部擴大機的聲音,既然好聽,功率不夠又何妨?Stan的堅持,推出了復刻版的Quad II,不僅引起了市場的話題,而且在銷售量上面也獲得肯定。而新一代99系列產品,因為造型設計符合居家風格(lifestyle),而且產品成熟度很高,很少有瑕疵退貨,銷售量也穩定成長。

整廠輸出至大陸
 

英國著名古典音樂錄音師Tony Faulkner也是Quad靜電喇叭的愛用者,看來他也順應時勢,換上新一代尺寸更大的989了。

在Stan的帶領下,修正錯誤加上推出適當的產品,Quad逐漸恢復元氣,不過振興Quad的Stan卻在2000年離開,原因出在公司對於生產地點的討論。在Stan主政時,Quad的產品大部分都在英國完成組裝,雖然許多元附件都來自大陸,但是談到要將研發和工程團隊全部移往大陸,Stan心裡面頗有疑慮,於是決定離開總裁職位。

在一次Quad行銷經理David Patching的訪談中,David表示追求合理的生產成本降低合乎經營邏輯,不過David說Quad移往大陸生產的模式不同,大部分的音響廠商到大陸,只是為了尋找廉價的加工勞力,但Quad捨棄了OEM與ODM的模式,而是直接整廠輸出,包括關鍵的技術人員和品管流程,完整的移往大陸。

一般音響廠商的OEM或ODM模式,要不是品質未必能滿足需求,要不就是外觀看起來大同小異,甚至還有技術外流的問題,所以Quad雖然也受到全球化的趨勢影響,轉移到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但是在設計精神、技術內涵和品質管制上面,都依然是純正的Quad。

期待Quad文藝復興
 

經過IAG整軍經武,目前Quad的產品線專注在優質兩聲道產品,產品系列也大幅簡化。作為Quad最重要的歷史資產,ESL靜電喇叭依然是核心產品,Stan時期推出的988與989依然是現役機種,而新推出的2805/2905,則是進一步提升尺寸,將音壓與低頻表現足以和動圈喇叭相提並論,並且委外找尋工業設計團隊,設計出現代面貌的靜電喇叭。Classic復刻系列,包括QC-Twenty/Four前級、II-forty後級與II-Classic後級,則是滿足老Quad迷的長青產品。而晶體擴大機則以99系列為主力,從收音機、CD到擴大機,一應俱全。而L系列則是全新開發的系列,採用傳統動圈式設計,並且可以對應多聲道的需求。

從Peter Walker胼手胝足白手起家,到六位數的產品銷售數字,直到IAG集團重新振興Quad品牌,七十年的時間當中,這家公司經歷了高低起伏。現在的Quad已經浴火重生,產品邏輯回歸追求High Fidelity的兩聲道路線,回顧這七十年的軌跡,或許當下正是Quad邁向「文藝復興」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