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閱讀 3273次

 

文•郭漢丞

走訪日本Oyaide是一趟行程緊湊的原廠之旅,從抵達東京御茶水Oyaide總公司之後,接著轉搭新幹線一個半小時趕赴新白河,停留約莫一個小時,再趕車回到東京,走訪專門打磨的工廠,然後回到Oyaide總公司進行訪談,一整天的採訪行程讓我們見識到東京的超快速生活與工作步調。
 

Oyaide引進台灣的時間其實已經很多年了,但是到前兩年音寶公司接手成為新代理之後,才在台灣逐漸發光發熱。過去Oyaide在台灣的市場訴求擺在DIY市場,和許多歐美知名品牌一起競爭,不過Oyaide引進時知名度不高,但價位偏高,專賣電子零件的通路寧可賣DIY玩家心中早有定評的產品,而不想多花心力去推廣Oyaide,在不瞭解Oyaide內涵的情況下,自然認為他們的產品太貴,而選擇習慣上認同的歐美品牌。不過音寶公司卻把Oyaide當作新的寶物來對待,這樣優秀的產品,不該只是放在貨架上比價拼價,而是認真地把Oyaide的品牌內容經營起來,不僅要說服DIY玩家,也希望藉著專業音響通路的推動,將Oyaide打進高階音響玩家的聆聽室當中。

堅持百分之百日本製造
 

Oyaide標榜「百分之百日本製造」,追求品質毫不妥協。

這次安排U-Audio與「高傳真」前往日本專訪,也是音寶強力拓展Oyaide形象的重要媒體活動。音寶認為,Oyaide最重要的「價值」所在,是「百分之百日本製作」的嚴謹品質保證,此行最大的用意,就是要讓音響媒體親眼見到Oyaide所謂「百分之百日本製造」。歐美許多零件品牌雖然成名已久,但目前已有許多中階或低階產品,轉往大陸或東南亞國家生產,高階產品也有許多零組件仰賴進口組裝,要像Oyaide這番堅持原汁原味,一定要在工資、物價都超級昂貴的日本生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最高品質,毫不妥協。

日本行的時程非常緊湊,一天超過600公里以上的「陸地飛行」,穿梭東京與新白河之間,為的就是盡量造訪Oyaide的協力工廠,看看所謂「百分之百日本製造」,究竟是不是貨真價實,在「有圖有真相」的時代裡,這篇報導也將Oyaide的實際製作呈現在讀者眼前。

新一代接班人 村山智
 

Oyaide社長村山智(Satoru Murayama),是將Oyaide推向國際舞台的關鍵人物,要將日本百年工藝的精神,藉著Oyaide推向全世界。

社長(代表取締役)村山智(Satoru Murayama)相當年輕,但他所帶領的Oyaide卻是一家年過半百的公司。Oyaide於1952年由Kazuji Oyaide先生創立,當年在東京秋葉原專賣漆包線,逐漸拓展到各種電纜線銷售,而音響專用線材也是其中的一部份。在小柳出先生手上推出的音響經典配件,包括專用配線和OCB-1、日本第一款使用Star Quad結構的無氧銅李茲線(OFC Litz)OR 800。

雖然在日本經營多年,專門搞「線」和零件,但大多走內銷,不過2000年新生代村山智總裁接手,積極拓展外銷業務,希望把老丈人的畢生心血,和抱持「武士道」精神製作的超高等級音響配件,打入國際市場。村山智自己投入研發,塑造出Oyaide產品全新的特色,並在品牌和OEM業務齊頭並進,一方面積極尋找其他國家的代理商,同時積極和既有高價優質音響線材廠家合作。

好東西不寂寞

在東京「快速移動」的旅程中,我問村山社長,目前大約有多少家「品牌線材廠商」和Oyaide合作?村山社長想了一下,他說大約20家,而且還有很多家廠商正在洽談細節之中,其中知名者如NBS、Gryphon、PAD、Audio Quest、Inex等等,村上表示,剛開始和國際大廠洽談合作,大家都會嫌Oyaide的價格太貴,等樣品寄過去試做之後,訂單就跟著來了。果然,好東西不會寂寞,而好東西也很難便宜。
 

Oyaide為何要比大部分類似的電子元件還要貴?不就是電源插座、端子、線材,怎麼到了Oyaide手上就變成高價品了?村上社長說,Oyaide長期以來都是做電子相關部件的高級品,投入很多心力關注細節,他說要把細節處理好,許多過程不能用機器大量生產,必需藉助人工「慢工出細活」。還有,Oyaide全部都在日本製作,邀請我們來日本參觀,就是要實地體驗近乎「武士道」精神的嚴謹手工。

以往覺得「日本製」昂貴,原因出在日本的人工貴,但這次在東京穿梭奔波,才發現日本什麼都貴,相對之下Oyaide的價格就不顯得那麼貴了。舉例來說,這是我首度在日本搭乘私家車走高速公路,從群馬縣到東京都距離大約160公里左右,大概是台北到台中的距離,這趟旅程光是高速公路過路費就要日幣4,500元,換算起來大概1,500元台幣,而我們從台北到台中的過路費只要160元,相差將近十倍。這還不算開車的油錢,日本的油價大約是台灣三倍,如此昂貴的運輸成本,你說在日本製作產品怎麼可能便宜?

賦予「尖端技術與藝術」的價值

不過製作電源插座、線材、端子等等,其實都不算「高科技」甚至我們可以說這是「傳統產業」,技術門檻並不高,為何Oyaide一定要堅持在萬物皆貴的日本製作?村上社長這麼說:「Oyaide代表日本尖端技術與藝術的結晶,這是Oyaide真正的價值所在。」小小的插座,用塑膠外殼、金屬簧片與螺絲結合起來,Oyaide卻想賦予產品「尖端技術與藝術」的價值。
 

東京都會區的Oyaide總部,負責部分倉儲和出貨,並不進行生產工作。

村上社長表示,日本擁有極高水準的工業製造技術,雖然Oyaide製作的產品看起來傳統,很多本來在日本的廠商都到大陸或工資低廉的地區生產,但是這些大量製作的產品,絕對和Oyaide不一樣。Oyaide很認真地從「基本原理」出發,譬如導體的打磨,大家都知道電子訊號有所謂「集膚效應」,大部分的訊號都在導體表面快速流動,但卻很少人仔仔細細地打磨導體,讓電子訊號通過最多的導體表面光滑無瑕。這「反覆打磨」講起來簡單,但真正要做到好,卻需要高水準、負責任的師傅,才會真正仔細製作。Oyaide的插座、公插、母插,裡面每一片金屬導體,都要如法炮製,在電鍍、打磨之間反覆執行,調配出獨一無二的Hi End元件。

位於東京都會區的Oyaide總部是自家建築,但這裡是辦公室,負責部分倉儲和出貨,並不進行生產。村山社長解釋,Oyaide產品包括了跨產業的技術,譬如金屬導體牽涉冶金、精鍊、電鍍等等,塑膠部件也有專門廠商,要做最精密的CNC,同樣要委託專業,所以Oyaide為了做出「日本第一、世界第一」的最高品質,他結合了六十多家各種不同專業的協力廠商,由Oyaide嚴格品管監控,整合出他認為堪稱世界之最的第一流電子零件。

一聽到六十多家協力廠商,我們怎麼可能在一天半的行程當中看得完,村山社長早有安排,在東京一碰面,一行人就開始「趕」火車,直接到新白河看工廠,這裡是主力產品電源插座(公、母插)的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