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閱讀 3336次

 

文•郭漢丞

六月份U-Audio走訪北京瑞鳴唱片,當時瑞鳴正在錄製最新專輯「小曲兒」,九月在台正式發片,瑞鳴唱片製作人葉雲川與作曲家孟慶華安排此時訪台,在代理商Joy Audio安排下,前往國內音響名人蔡克信家中拜訪。製作人、作曲家與音響名家相見歡,聊音樂創作、談音響重現,更論及音樂文化的傳承與轉變。

隨著中國經濟起飛,唱片工業也跟著興起,但在中國像葉雲川這般執著創作音樂者,卻是少之又少。瑞鳴唱片走創作路線,在大陸眾多製作「口水歌」的發片文化中,顯得獨樹一格。從文化與藝術的角度出發,賦予瑞鳴唱片新時代的「古典」氣質,自然也引起蔡克信醫師的注意。到訪時蔡醫師準備了許多瑞鳴的唱片,雖然北京台北兩地隔千里,透過音樂的語言,彷彿彼此已經熟識許久。
 


追尋錄音藝術的最高境界

遠道來台,招待的主人不忙播放瑞鳴的唱片,而是蔡醫師挑選不同曲風的音樂,以樂會友。一行人坐定,蔡醫師播放了「一聽入魂」的片頭曲「Dulcissime, Ave Formosissima」,而最後則是端出電影原聲帶「紅色小提琴」的大曲。這「紅色小提琴」雖是電影原聲帶,新寫成的曲子卻是融合古典與現代,優美工整的音樂句法穿插無調性的根底,呈現空靈虛幻、時空交錯的氣氛,音響效果更是驚人,音樂動態對比之大,頻寬之開,對任何音響系統都是嚴苛的考驗,但在四件式Nola旗艦喇叭上聽來卻是輕鬆自在,在音樂的鬆緊之間,引導強烈的對比,音響自然地呈現豐富而多變的音樂表情,煞是迷人。「紅色小提琴」終曲頗長,但在Nola悠遠綿長的氣魄下,眾人聚精會神地把全曲聽完,感受音樂恢弘龐大之美。
 

「紅色小提琴」奏罷,音樂餘韻繞樑,蔡醫師悄悄地按下CD的停止鍵,眾人安靜了一會兒,葉雲川若有所思地說:「聽完這首曲子,心頭實在感慨良多。」怎麼一首「紅色小提琴」引起感嘆呢?葉雲川淡淡地說著:「這曲子內容深遠,規模宏大,我想在瑞鳴要做出這樣的唱片,恐怕是非常難的事,天時、地利、人和都有困難。」沒想到這話正巧說到蔡醫師的心坎裡了。原來主人選曲,每一首都有意義,播放「紅色小提琴」正是要勉勵葉雲川朝最高的錄音藝術境界走,而客人也馬上感受到主人家的念頭,竟是感嘆恐怕難以企及。

音樂創作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話匣子打開了,音樂的切磋就自然地展開了。葉雲川說,瑞鳴也想做出錄音規模宏大、內涵深遠豐富的唱片,但仍欠「天時、地利、人和」。文化工作確實難,葉雲川與作曲家孟慶華努力了很久,才逐漸做出一些成績,其間之辛苦不足為外人道,但葉雲川聽著「紅色小提琴」,他說要演奏者像這張唱片如此投入地錄製唱片,目前在中國很難。位居北京的瑞鳴唱片,經過數年來的苦心經營,葉雲川說他可找到許多國第一流得器樂演奏家參與錄音,但是他卻很難逼迫演奏家要「全心投入」,每每錄音到一半,演奏家就嚷著我要趕下一場了,「這般趕場演出錄音,又怎麼能像『紅色小提琴』這般深刻精彩?」
 


經濟年年以兩位數成長的中國,確實處在一個快速變化的大時代,整個社會的步調跟著變快,但做音樂卻是急不得,這讓葉雲川十分感慨。他說:「曾經有一次錄音,反覆好幾次還是不成,原來演奏者三點鐘得離開趕場,但他才錄到兩點鐘就沈不住氣了,知道箇中緣由,我這製作人也只好放他走。想想,在這樣的氣氛當中,怎麼能全心全意投入音樂當中,錄出來的音樂又怎麼能深刻?」

聽完蔡醫師龐大的Nola四件式系統,葉雲川說:「雖然我自己不懂音響,但走訪過不少在大陸的發燒友,常常在超級昂貴的系統上聽音樂,但沒有一次像蔡醫師這裡能夠顯得那麼地自然。」聊著聊著,話題談到Hi End音響是否「傳真」的問題了。身為唱片製作人,葉雲川自然是全程在錄音現場掌握一切,而孟慶華老師也是親身參與的人之一,當天就這兩位遠來友朋聽過真正的現場,其他人全都是在罐頭音樂中尋求真實。究竟蔡醫師這裡的Nola夠不夠真實?葉雲川反求諸己,他說製作唱片有太多地方需要妥協,就算是他這麼龜毛挑剔的人,也得要配合,尤其 在後端製作上,他必需用大耐力不斷溝通、不斷協調,才能接近他所希望的成果,但也僅是接近,每次都還是有些遺憾。
 


葉雲川說,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錄音,找來李小沛、李大康等北京一流的錄音師,但葉雲川還需要花很多時間溝通,因為錄音最終成果有很多方式來呈現,究竟怎樣才「真實」,這個答案人人都有,面貌卻都不太一樣。好不容易溝通出共識,最後送往壓片還會出問題,現在CD壓片廠為求成本精省,原本壓片每張要十秒,但客戶砍價格,只好縮到八秒,甚至更短,這樣雖然CD成本依然可以聽,但品質就不好了。又像是他們將母帶送往德國和日本JVC製作,推出高價的德國版和XRCD版,但這兩處的製作流程又不太一樣,身在北京的葉雲川也難面面俱到,對協力製作廠商耳提面命,這些都影響到最終產品的結果。不過葉雲川也說,和這些廠商合作久了,大家也漸漸瞭解瑞鳴要的是什麼,品質也越來越接近他的要求。

文化藝術的結晶─「藏密」

光談話,就少了音樂的切磋,蔡醫師暫停了大家的話頭,播放了瑞鳴的「藏密」,一曲恢弘的「儀式」,彷彿聆聽空間裡可以嗅到薰香裊繞。聽完「藏密」,蔡醫師誇獎瑞鳴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努力,希望瑞鳴可以多往類似「藏密」這樣的獨特音樂領域發展。葉雲川表示,這「藏密」可說是他近年來力量花得最大的一張唱片,但卻也是遺憾最多的專輯。為了「藏密」,他從西藏神山訂購了泥塑佛像,送來北京請喇嘛高僧加持,沒想到這一萬尊泥菩薩從西藏寄到北京,竟然破了一半,這番折騰確實惱人。而「藏密」純粹走藝術路線,想參加葛萊美獎一舉打入國際,卻鎩羽而歸,又是一項遺憾,葉雲川只能淡淡地說來日方長,還有機會挑戰。
 


時間過得很快,蔡醫師、葉雲川和孟慶華雖是首度會面,但音樂的話題馬上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或許,透過音樂這樣的宇宙共通語言,方能打破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真正彼此相知相惜,超越政治與實體的限制。在Nola自然呈現的音樂聲中,此番夜會遠來樂友,增添了文化傳承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