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漢丞
堅持傳統線性電源供應
看到MX-R迷你的尺寸,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猜測這是一部交換式電源的後級,所以能在小尺寸製作300瓦大功率,事實上不然。Charles在電源供應上還是保守主義者,依然堅持傳統變壓器供電,所以MX-R內部裝置的還是EI變壓器,直接鑲嵌在12公斤重的實心鋁質機箱當中。功率晶體直接鎖在機箱上面,上下兩層的電路板,我們只能看到一半。
獨特溫度感應控制
縮小尺寸,內部塞滿元件是MX-R有別於Ayre傳統的第一項特徵。無負迴授、全平衡與優質電源供應,則依然是Ayre的優良傳承。除此之外,MX-R還有兩項新的特徵,代表未來R系列的創新之處,分別是新設計的溫度感應與AyreLink控制系統。
AyreLink控制系統其實和聲音無關,而是讓所有Ayre器材可以同步連動的控制裝置。但是Ayre強調新的連動控制和聲音放大的線路完全分離,所以即使增加了額外的線路,也完全不會影響聲音。這是功能上的進步,但和聲音相關的改進,則是溫度感應控制線路。
新的溫度感應控制線路,包括了ThermaLok線路與ThermalTrak功率晶體兩個部分。所有的後級在工作時都會發熱,在過熱的情況下,實際的輸出功率會不足,所以一般溫度感應的線路,會適度地調整偏壓,讓後級維持功率輸出的線性,輸出線性好的後級,可以應付很大的音樂動態對比,瞬間的暫態反應也能更好。
其實許多Hi-End後級都設置有溫度感應線路,但是Charles表示,一般的溫度感應都是在功率晶體的「表面」感應溫度,所以當功率晶體實際溫度上昇時,溫度感應其實慢了一步,而MX-R的ThermalTrak功率晶體,在「內部」感應溫度,所以遇到突如其來的大動態音樂時,溫度的變化立刻送到ThremoLok線路以調整偏壓,反應調整的速度比傳統設計要快得多。
此外,使用Ayre還有一項重點,強調全平衡的Ayre最好以平衡式連線,尤其是前級到後級,因為平衡與非平衡的音壓相差6dB,所以音樂的表現相去甚遠,平衡連接時比RCA來得更為飽滿雄壯。
足可排入前十大名單
聆聽MX-R時搭配了PMC MB-2喇叭,雖然Charles信心滿滿,認為MX-R是全世界最好的後級,我倒不敢這麼附和,但如果要排出最好的前十大,MX-R定會上榜。
MX-R的聲音魅力在哪裡?首先是強勁的驅動力,MB2並不是易與之輩,要把低頻推得好,考驗著後級的驅動力與控制力。譬如Sony的新秀Nina Kotova的「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82876821182),如果大提琴聽起來弱不禁風,音樂的魅力就要大打折扣,MX-R卻能把握中庸之道,以濃纖合度的形體與線條,演繹著優美的旋律,這正是德弗札克這闕大提琴協奏曲的美感所在。第一樂章開始的弱起,許多人都會不自覺想把音量調大,但幾個小節之後音樂掀起高潮,擴大機經常在低頻顯得混亂,MX-R卻緊緊地掌握住全頻段的均衡,一波又一波地把音樂推向高峰。300瓦的MX-R,這次可真的立刻讓人感受到這是有史以來推力最穩固、最強勁的Ayre後級。
透明而不失密度
MX-R第二項引人注意的優點,就是透明卻具備高密度的音樂質地。透明感代表音場深邃而通透,但高密度的音樂質地則呈現在活生而凝聚的樂器形體,兩者的結合,在交響樂特別可以感受到好處,樂團各聲部定位清晰,而寬廣的音場當中,每個聲部的音樂層次都顯得生動而迷人。
譬如拉圖指揮柏林愛樂的「布蘭詩歌」,在MX-R上面就顯得氣魄宏大,人聲與樂團交織出壯闊而令人肅然起敬的音樂氣氛。MX-R在應付複雜的音樂場面時,確實功力深厚,音樂的起伏、紋裡自然抒發,沒有勉強做作之處。大場面不僅難不倒MX-R,各種樂器的質地更是好極了,這是能真正展現交響樂團大氣魄的強悍後級,壯碩之中仍有細膩,呈現出龐大、均衡、自然的交響樂之美。
厚度與音樂光澤的均衡
我還想多講一些MX-R表現樂器的質地,很多推力強勁的後級,聆聽單純的器樂無伴奏,經常可以感覺到高頻延伸略為粗糙,MX-R則在厚度與音樂光澤兩者取得高度均衡。
MX-R的音樂厚度並不是軟綿綿的厚,而是密度高又有彈性的厚,高頻的泛音延伸並不是明亮銳利,而是自然飄逸的輕鬆感。像是馬友友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活躍而自信心十足的演出表情,在MX-R上面表現得很傳神。我刻意拿出單聲道的卡薩爾斯老LP比對(這套唱片是南方音響幾年前幫我找到的,我想黃兄應該還記得這段往事),雖然馬友友的錄音較好,但卡薩爾斯的速度與詮釋,似乎更接近絕對音樂,而馬友友則融入了更複雜的情緒。一新一老的錄音版本比對,MX-R都帶給人高度的聆聽樂趣,即使是單聲道的LP,依然活力十足。
回歸音響的本質
MX-R確實讓我驚喜連連,不僅驅動力強悍,在解析力、透明度與聲音密度上,都獲得很高的均衡。我想再多的描述,可能比不上「純真自然」的講法,MX-R確實以自然而不做作的音樂表情,讓人忘記正在評論一部後級,而能專心投入音樂當中,隨著音樂任想像遊走。
對愛樂者而言,散盡千金或許是買音響的難題,MX-R當然不便宜,但抱持「聽任何錄音都好聽」的理念來製作的MX-R,代表了Hi-End音響設計者回歸音響本質的努力:音響是為音樂而生,能讓人享受每一張唱片的樂趣,才是好音響應該具備的特質,MX-R不遠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