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閱讀 3308次

 

文•郭漢丞

日本Fine N&F的福井末憲名片上的職稱是「錄音家」(Sound Artist/Balance Engineer),而不是一般我們常見的錄音工程師(recording engineer)。顯然,對福井先生而言,錄音的本質是藝術。

追求第一的日本唱片新秀

Fine N&F唱片公司的背景是由兩位錄音工程師(在他們的說法應該是「錄音家」)攜手於千禧年成立,其中一位創始者就是福井末憲,另一位則是西協義訓,他們原本在日本都是為環球唱片擔任錄音工作,範疇都是古典音樂,兩位在錄音界的服務年資都超過二十年。成立Fine N&F的想法很單純,他們過去的工作經常受限於傳統唱片公司的政策和預算,自己成立唱片公司,才能隨心所欲發揮,以第一流的錄音技術和器材製作最高水準的唱片。

Fine N&F這個公司名稱還有典故,前面的「Fine」是為了紀念Mercury唱片公司的Robert Fine與Wilma Cozart Fine夫婦,在古典音樂錄音歷史上,以「Mercury Living Presence」商標製作了三百餘張經典錄音專輯。而後面的N&F,代表兩位創始者姓氏的縮寫(Nishiwaki與Fukui),從這裡可以想見Fine N&F不僅以發行古典音樂唱片為目的,更是致力於第一流錄音品質的日本唱片新秀。

除此之外,由於錄音技術是Fine N&F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他們成立的第二年(2001)就領先推出第一張Hybrid SACD,把SACD與CD放在同一張光碟裡,甚至比制訂規格的Sony還要快。雖然現在市面上已經有眾多Hybrid SACD,但Fine N&F卻是拔得頭籌,搶到「日本第一」。

在Fine N&F至今約8年的公司歷史當中,他們總共才發行14張唱片,平均一年只能產出兩張。福井表示,產量少的原因歸根究底還是追求品質的結果。為了追求錄音品質,他們在安排場地與錄音器材上面,下了很多功夫,也讓製作的時間隨之拉長。不過既然自己成立唱片公司,想要製作第一流錄音的唱片,他們必然要堅持「量少質精」的發行政策。
 


可能是當今最貴的SACD

由於堅持品質,Fine N&F很自然的以SACD為主要產品。而Fine N&F推出的SACD還有一項特點,就是價格高昂,連福井自己都說他們可能是市場上價格最貴的SACD唱片,在日本當地定價就要日幣4,500元,加上稅金約日幣5,000元,與一般CD大約3,000日幣上下的定價,確實貴上許多。不過在日本Fine N&F已經培養出一群認同其理念的愛樂者,在東京許多專門唱片行都有不錯的銷售成績。

物以稀為貴是不變的經濟學法則,但是福井進一步解釋Fine N&F唱片價格高昂的原因,主要還是來自昂貴的製作費用。他們堅持第一流的錄音,因此必須採用第一流的設備,場地也選擇日本知名的演奏廳,租金也不便宜,讓成本居高不下。我接著問道,現在市面上也有不少「平價」的SACD,難道他們的成本比較低?福井爽快的回答:請看他們是不是新的製作。如果是老錄音重發,大概都是錄音室重新混音或Mastering,只要負擔錄音工程的成本,當然可以採取低價政策,但是他們不是真正的DSD錄音。

忠實記錄音樂廳現場

身為創始者與從事錄音工作的「錄音家」,福井進一步說明Fine N&F的製作理念,就是要完全記錄音樂廳的現場氣氛。這個道理看似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可不容易。以現代重播技術而言,兩聲道與多聲道各佔擅場,身為錄音家的福井認為兩者各有優點,但製作時必須採用兩套方法,才能發揮各自的精髓。
 

為了完整記錄音樂廳現場,福井自創了「SF-Nature Surround Sound Field Microphone System」,以長三公尺的金屬橫桿架設在舞台上方,看似Decca Tree的修改版,不過麥克風的擺設角度則是福井多年經驗的心血,問到細節,福井直接拿出圖例詳細解釋,只有一點不肯透露,就是麥克風與舞台之間的高度,福井直說那是最高機密。

不過從福井的麥克風架設,您很清楚瞭解,在多聲道錄音時,向後收音的兩支麥克風,主要捕捉的是音樂廳裡的殘響。福井強調,多聲道的後置主要的功能並不是音樂主體的表現,而是擬真刻畫適當的殘響與反射音,所以Fine N&F的多聲道錄音最根本的法則還是追求音樂廳氣氛的重現,而非透過技術性調整與後製混音,產生超越現場的聆聽感受,一切都是師法自然的錄音思維。

使用最好的錄音設備

讓Fine N&F的成本高昂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堅持使用最好的錄音器材。福井說他喜歡使用B&K的麥克風,幾乎所有Fine N&F的唱片都是使用同一廠牌的麥克風。我問到著名的Neumann他為何不喜歡?福井表示在古典音樂錄音當中,他認為B&K的聲音比較中性,也能捕捉更多的細節,看來錄音師之間對麥克風的品牌各有喜好。
 

從B&K麥克風收音之後,送入EMM Lab的專業A/D,直接進行DSD錄音,依據「兩套方法」的理論,SACD 5.1聲道與兩聲道的混音有兩套設定。福井在正前方擺設四支麥克風,多聲道時左右各司兩聲道,中央則使用兩支夾角向外的麥克風,而兩聲道時設定中央兩支麥克風的收音分別送入左右聲道,以取得凝聚飽滿的音像。至於CD層部分,則是直接將DSD轉成PCM格式製作。當錄音完成後,福井在後製Mastering時,多聲道使用B&W喇叭擔任鑑聽工作,兩聲道鑑聽則使用Philips的專業型號。

絕佳的多聲道測試片

最後,福井特別說明多聲道的設置,除了一般音響迷熟知的擺設方法之外,最重要的是使用音樂來檢查是否能完整重現現場音樂。很多人使用單調的參考音,以音壓計測試,對看電影的需求大致可以滿足,但用來欣賞音樂可能未必恰當。Fine N&F特別在專輯裡面收錄了5.1聲道的測試軌,包括5.1、前方三聲道、後置兩聲道與各聲道獨立測試的音軌,依序測試,您就能瞭解哪一個聲道的音樂均衡性不佳。福井強調,參考音只能瞭解音壓的差異,但實際聆聽音樂的需求比起單純的音壓要複雜許多,而Fine N&F以真實音樂錄製的測試,才能讓使用者調整出適合多聲道音樂聆聽的均衡感。

值得嘗試的新秀

與福井一席談,讓我們更深入瞭解Fine N&F的製作理念。以Fine N&F在日本的售價,想必引進國內後可能價格也將成為市場第一,但是集結日本一流演奏家,與堅持第一流品質的錄音家,Fine N&F認為他們貴得有理。對於已經邁入多聲道聆聽的愛樂者而言,Fine N&F獨特的測試音軌,更是目前僅有的多聲道SACD測試參考片。目前Fine N&F由韻順唱片代理,下次逛唱片行時,別忘了注意一下Fine N&F的S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