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治宇 圖•蔡承融
自從數年前知道有無損壓縮格式的音樂檔案這種東西之後,我便開始將CD唱片擷取到電腦硬碟中,透過播放軟體與陽春音效卡輸出音樂訊號,然後戴著耳機聽音樂。這是我在公司工作時聽音樂的方式。漸漸地,我愛上了這種聽音樂、管理音樂的模式。雖然陽春音效卡與便宜耳擴限制了聆聽品質,但視窗介面的音樂檔案管理以及用滑鼠來操作播放實在太方便了,我開始對播CD這件事情覺得麻煩。若不是數類轉換的問題懸而未決,我應該早就也在家裡用電腦弄個音樂伺服器了。
外接螢幕看得清楚
我相信許多重度電腦使用者的發燒友也有相同的問題,就是用電腦做為音樂伺服器不難,但音樂檔案要轉成好聽的類比音樂卻不太容易,不過這個問題將可以在NuForce新推出的MSR-1音樂伺服器上找到解答。
從外表上看,MSR-1與NuForce過去的機種完全相同,裝載在一個比餅乾盒還小的機箱中。這個時候,對於音樂伺服器或數位播放機稍有瞭解的人,一定立刻就要問一個問題:這麼小的機箱,那顯示螢幕與操作介面要放在哪裡?這是MSR-1稍有不便卻也相當聰明的地方:你必須外接一個螢幕與一支滑鼠。
 |
MSR-1與NuForce過去的機種完全相同,裝載在一個比餅乾盒還小的機箱中。(圖片取自原廠網站) |
什麼!還要外接螢幕?是的,有別於其他數位播放機大多在面板上裝螢幕,不太可能容納下太多資訊,MSR-1乾脆把螢幕外接,讓用家不僅是播放、操作,還是管理,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況且它是透過一般的VGA D-Sub15pin端子做連接,家中淘汰的電腦螢幕都可以使用。此外,MSR-1還提供選配的觸控式螢幕,用手指點選不僅省卻滑鼠,操作起來更為直覺方便。
圖形化操作介面
事實上,MSR-1就是一部以Windows XP作業系統為基礎的迷你電腦,搭載經客製化改良的J.River音樂播放與管理介面,再加上自行設計的數類轉換線路及類比放大電路,便成了一台好用好聽的音樂伺服器。既然是電腦,MSR-1開機時自然要稍微等待一下,不過你並不會看到任何有關XP的畫面,而是直接進入一個以圖像點選為操作模式的控制系統。你不必擔心會不會像在操作電腦,MSR-1除了幾項基本設定外(例如無線網路設定),它就是一個圖形化操作介面。
 |
 |
開機後即進入的畫面,所有的操作都以圖形化介面進行。 |
接下來就是要把音樂灌入MSR-1中。在目前高解析音樂檔案下載還不甚普及的狀況下,將家中原有的CD收藏裝進音樂伺服器裡,應該仍是用家現階段主要的音樂來源。MSR-1具備全自動CD擷取(rip)功能,只要將CD唱片從前方的吸入式唱盤置入,即自動開始抓取音軌,並以Flac無損壓縮格式儲存於 500G的硬碟當中。透過RJ-45網路線或無線網路,MSR-1還會同時聯繫多達5個線上資料庫,包括iGD3、GD3 Symphony(古典)、SonataDB (古典)、FreeDB與MusicBrainz等,將唱片曲目、封面等相關資訊一起抓下來。
網上曲目一把抓
 |
 |
MSR-1會自動幫硬碟中的音樂檔案做分類,分類的依據是網路資料庫所抓取的CD曲目資料。 |
從線上音樂資料庫抓取的資料除了供辨識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音樂分類。你可以自行決定硬碟中音樂的分類方式,例如音樂類型、作曲者、演奏者、唱片廠牌… 等。你並不需要關心音樂儲存在哪個資料夾,或是要如何幫資料夾分類,因為MSR-1的檔案管理方式與資料夾無關。但這樣一來,要是家中連不上網路,不就沒辦法幫音樂做分類管理了嗎?倒也不盡然,你還是可以rip唱片,等音軌抓進硬碟後再去編輯相關資料,這樣就可以分類了。此時建議你加個鍵盤以方便打字,雖然MSR-1沒有鍵盤還是可以進行資料編輯,但有鍵盤會快得多。
曲目多了,你就可以自製播放清單,把喜歡的音樂抓在一起,隨時可以在家裡開自己的音樂會。更有趣的是,MSR-1在換曲時,會先將正在播的音樂fade-out,然後緊接著fade-in下一曲,所以沒有音樂中斷的感覺,好像自己就是DJ。
WiFi遙控好操作
 |
 |
MSR-1也接受從外部輸入音樂檔案,檔案不限Flac,MP3、Wav等絕大多數格式它都能播放。你可以運用隨身碟或外接式硬碟,透過USB介面傳輸檔案,不過必須先將檔案集中在一個命名為「Music」的資料夾中,MSR-1才讀得到。此外,輸入的檔案是先備份至MSR-1的硬碟之後才能播放,並無法隨插即播。或許這樣的設計可以摒除即時傳輸對聲音的影響,不過使用上我覺得稍有不便,畢竟備份進來的音樂我不一定全部都喜歡,要是想刪除,還得先把檔案找出來才刪得掉。
MSR-1也提供了完整的遙控功能。遙控器上附有滾珠,還有許多按鍵,因此能進行的操作比滑鼠還多,而且它是透過WiFi傳輸,在房間裡的任一個角落都能控制(當然先決條件是必須能清楚看到螢幕)。輸出部分,MSR-1的類比輸出端子有2組RCA,分別是Zone 1與Zone 2,二組各自獨立,也就是說,它可以同時輸出不同的音樂,就可以在不同房間建構各自的聆聽系統。MSR-1還提供一組RCA數位輸出端子,訊號解析度是 44.1 kHz至96kHz,它的輸出跟著Zone 1走。
捨去CD讀取更好聽
這次對於MSR-1的試聽可以分成幾種方式來進行,一是原始CD唱片與rip的音樂檔案做比較。做這比較是因為,聆聽從CD唱片rip來的檔案應該將是現階段擁有CD收藏的發燒友最常用的方法;二是24bit/96kHz高解析檔案與16bit/44.1kHz音樂的比較;最後則是MSR-1本身音色的試聽。搭配的器材包括Melody 1688II真空管前級與NuForce Reference 9 V2單聲道後級。
 |
按照NuForce的設定,MSR-1會將CD擷取成Flac檔。Flac是一種無損失壓縮格式,檔案大小是原始Wav檔的一半左右,理論上Flac還原後就是Wav檔,因此聲音表現應該不會比Wav差。比較的結果,CD有點像是在飄渺雲霧中聽音樂,檔案則是清朗天空下的透晰空氣。實際的差別或許不如我文字所形容的這麼大,但檔案聽起來確實有優勢。例如以檔案播放RR唱片的達拉斯管樂團精選集,鈸的華麗燦爛更勝一籌,細碎聲響彷彿在空氣中延伸更多、更久。樂團各部的層次感也提升了,音像更為凝聚肯定。
檔案明明也是從CD唱片rip而來,為何聽起來會比「本尊」更好?播放CD時很難免除機械讀取所引起的震動干擾,而音軌資料傳輸時也有時基差的問題,會讓聲音再次劣化。當然,越高級的唱盤系統,這方面的問題會降至最低。rip的過程則是運用專門撰寫的軟體反覆讀取,經糾錯、重讀、排序…等,資料精確度高。存成檔案後,檔案的讀取不會有時基差的問題,雖然傳送到DAC前還是有jitter,但其影響又減少了。因此,MSR-1播檔案優於CD,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高解析音樂是王道
 |
 |
CD格式檔案與高解析音樂檔的比較,我想以Naim出版的Tim Hugh現場錄音「Hands On Heart」做說明。這張專輯附了兩張光碟,一張是一般的CD唱片,另一張則是DVD片,上頭是24bit/96kHz的音樂檔案,曲目與CD完全相同。我將CD放入MSR-1直接rip,DVD片則用電腦讀出檔案,再存進隨身碟傳輸至MSR-1。
「Hands On Heart」是鋼琴伴奏的大提琴奏鳴曲錄音。光是以MSR-1播放高解析檔案,我的溢美之詞包括:非常舒適的聆聽感受,音色在甜美中帶有陰柔的韌性,鮮明的起伏更活化了音樂中的豐富張力與動人情感,琴腔共鳴有很棒的厚度,又不至濃郁變為呆滯。再聽CD檔案做比較後,我又發現高解析檔案另一個高下立判的優點,就是極為自然活生的聆聽氛圍。CD檔案像是把聲音壓成只剩一個面,連細微的起伏都一起壓進去了,但高解析檔案則是活生的音樂實體,真的就像是在面前演奏一樣。這樣的表現是昂貴的CD唱盤都不容易比擬的部分,MSR-1卻能輕鬆達成。
中性播放特質
至於MSR-1本身的音色屬於什麼樣走向?與Delight SCD-5000 SACD唱盤比較,SCD-5000以輕鬆、開放、柔美與亮麗見長,MSR-1則是沈穩樸實、中規中矩,以恬適氣氛取勝。它不僅非常正確地重現各種樂器的音色,我還聽到了縝密的質地與優異聲音厚度,讓聲音格外耐聽,像是氣質女孩總讓人百看不厭,越看越覺其深度與內涵。這樣的中性特質,擔任起訊源的角色確實適合,在不添加色素與味精的情況下,MSR-1讓你品嚐到食材本身的鮮味,的確是高段的烹調手法。
使用MSR-1,可能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嘗試它的使用方式與操作介面。它與你原有的CD陳列架雷同,只是都變成了硬碟中的虛擬唱片,而且分類更清楚,選片、選曲與播放都在轉瞬間,一旦你習於操作MSR-1,原有的CD唱盤勢必會被打入冷宮。此外,播放高解析音樂檔是另一個你不應錯過它的原因。未來高解析音樂的購買下載會越來越普遍,我們也將很難再去聽CD格式的音樂,因為,一旦嘗過甜頭,就不容易回頭啦!
 |
也可以設定成其他種類的檔案呈現方式。 |
 |
音樂分類的方式也可以自行修改,畫面中是「Jazz」類中的檔案,再以唱片品牌做細分類。 |
 |
進入單張唱片時的畫面,所有相關訊息都會秀出,包括檔案格式與檔案量。 |

|
曲目或專輯資訊都可以自行修改,能輸入的資訊類別相當完整。 |
NuForce MSR-1器材規格
型式:數位音樂檔案播放機
類比輸出:RCA×2組(Zone 1與Zone 2)
數位輸出:44.1∼96kHz同軸75Ω RCA輸出
視訊輸出:VGA D-Sub15pin
儲存裝置:2.5吋500GB硬碟
USB埠:4組
網路連結:RJ-45 10/100/1000 Mbps Ethernet
尺寸:8.5×2.35×15吋(寬×高×深)
參考售價:88,000元
進口總代理:禮聲
電話:0917-208000
網址:www.nuforc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