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漢丞 圖•蔡承融
沈醉在 Gryphon Ethos CD 唱盤的美聲當中,著實幸福滿溢,在 U-Audio 試聽室裡,與 Ethos CD 度過了幾個星期的幸福音樂時光,我想說,Ethos CD 是令人迷醉嚮往的終極 CD 唱盤,寫稿當下,腦海裡湧現 Ethos CD 搭配全套 Gryphon 的美聲,回味無窮。
追求最高數位升頻
Gryphon 從唱頭放大器起家,爾後以純 A 類擴大機走紅,Antileon 後級成就了 Gryphon 的江湖地位,紅色鳶獅商標彷彿是力與美的化身,任何難推的喇叭都要臣服旗下,要一口氣講完 Gryphon 設計擴大機的理念,大概就是「純 A 類、雙單聲道、全平衡、無附回授、大功率、大電流」,不過,相同的設計理念,擺在 CD 唱盤的設計,似乎沒辦法直接套用,因為 CD 唱盤的重點並不在驅動力,而是數位與類比的橋樑,與大功率、大電流無關。
那麼,Gryphon 設計 CD 或 DAC 的核心理念是什麼?答案是「數位升頻」!
數位升頻拉高,減少類比濾波複雜性
回頭看 Gryphon 的數位訊源發展史,1998 年推出的 CDP-1,強調 88.2 kHz,是標準 CD 規格 44.1 kHz 的兩倍,2001 年的 Adagio 則提高到 24 bit/96 kHz,接下來是 2003 年的 Mikado CD,升頻取樣率拉高到 32 bit/192 kHz,到了 2019 年的 Ethos CD,進化為 32 bit/384 kHz 或 DSD 128(CD 讀取 PCM 升頻轉換 DSD 128),如果透過 USB 傳輸,則可升頻至 DSD 512,二十多年來 Gryphon 一直努力拉高數位升頻的頻寬。
為什麼數位升頻是 Gryphon 的核心理念?理由在於後端的類比濾波,如果將前端數位取樣頻率拉高,將噪訊拉到超越人耳聆聽範圍更高的頻寬,可以捨棄陡峭的高斜率類比濾波,聲音聽起來更自然。所以,Gryphon 不斷努力拉高升頻取樣率,減少後端類比濾波的複雜性,從數位的源頭解決問題,讓類比的味道更濃厚。
 |
類比味十足的機械設計
這種類比味,同樣展現在 Ethos CD 的機械結構設計,在 2019 年慕尼黑音響展前不久,Gryphon 釋放了 Ethos CD 問世的消息,第一次看到正三角形設計的機箱,用在 CD 唱盤上面,新鮮感十足,可是光看照片,還不知道 Ethos CD 有多漂亮,等到慕尼黑音響展看到實體機器,可比照片精彩一百倍,壓克力一體車製的機箱,搭配鋁合金頂蓋,宛如「星艦迷航記」企業號太空船的圓形 CD 頂蓋,加上 CD 頂蓋起閉的弧形結構,操作 Ethos CD 播放 CD 的過程,簡直就像黑膠唱片,充滿了儀式感,是數位還是類比,不重要,手感對了,什麼都對了。
因為是正三角形機箱,自然採用三點避振,Ethos CD 配置了三個 Atlas Spikes,其材料混合了 Polyoxymethylene(POM)、鋁與退火鋼這三種材料,讓諧振能量單向傳輸接地,不會回傳到機器,而有了這三個 Atlas Spikes,可以輕鬆獨立微調水平,就像玩黑膠唱盤那樣有趣。
專門只讀 CD
身為一部百萬等級的頂級 CD 唱盤,材料選用當然求好求精。Ethos CD 選用奧地利 Stream Unlimited 的 CD-Pro8 轉盤,取代過去慣用的 Philips CD-Pro2,原因有二,第一是 CD-Pro2 已經停產,所以要尋找新的轉盤機構;第二則是 CD-Pro8 大概是目前用錢買得到最好的 CD 轉盤機構,直上頂級規格,不過,有趣的是,Gryphon 讓 Ethos CD 維持單純的 CD 唱盤,而不是 SACD/CD 兼容。
因為是升頻取樣的信奉者,Ethos CD 以非同步模式升頻,可選擇 PCM 384 kHz 或 DSD 128,升頻的數位訊號,送入 2 個 ESS Sabre ES9038PRO 32 bit DAC。為什麼是 2 個?還記得 Gryphon 標榜全平衡、雙單聲道差動線路嗎?所以 Ethos CD 要用上 2 個 ES9038PRO,左右聲道各自獨立,而且是全平衡差動工作。
總共十段數位濾波可選
再來就是 Ethos CD 最精彩的特色了:它具備十段數位濾波模式可選,其中 PCM 7 段,DSD 3 段,PCM 的預設值是 Hybrid Filter,DSD 的預設值是 50 kHz -3dB 帶通濾波。這兩個預設值可以當作標準開始玩,如果以 PCM 第四段為基準,數字越小,數位滾降越和緩,數字越大,數位滾降越陡峭,在聲音上的表現,數字越小音色越柔,數字越大更趨解析犀利,不過其實際效果也與播放的錄音有關,不一定就是如此。
這項功能代表 Ethos CD 擁有十段音色變化可調,就好像玩黑膠的人,手上有好幾個頂尖唱頭,每一顆都厲害,但是特色不同,愛玩黑膠的人經常會自己動手換唱頭,或是搞三頭六臂,聽什麼音樂,就搭什麼樣的唱頭,可是 Ethos CD 不用那麼麻煩,直接切換數位濾波模式,愛聽哪一段就切哪一段,要柔和、要剛強、要軟質、要硬派,一部擁有十段音色可調的 CD 唱盤,絕對能滿足您的玩心。
 |
最簡單的一階類比濾波
由於數位升頻取樣拉得非常高,已經到了 384 kHz 與 DSD 128(或 DSD 256),所以最後一段類比濾波,就可以做得很簡單,Ethos CD 只用了一顆銀雲母電容,做最簡單的一階濾波,最大程度保留類比味。
從數位升頻、全平衡差動解碼,到最簡單的一階類比濾波,Ethos CD 還有兩項重要的設計,其一是校正時鐘,另一部分是電源供應。先講校正時鐘,Ethos CD 使用兩個獨立溫度補償振盪水晶校正時鐘,精確度高達 5 parts per million,藉以消除時基誤差。
至於電源供應部分,Ethos CD 採用兩組訂做環形變壓器,獨立供應數位與類比線路,讓兩者的電源供應不互相干擾,尤其 Ethos CD 採用大尺寸 VFD 顯示幕,加上觸控,這些數位線路的工作時脈較高,徹底做好供電獨立,才能維持純淨的音樂訊號再生。
充滿儀式感的操作
關於 Ethos CD 的設計,大致談到這裡,基本上還是遵循 Gryphon 堅持多年的金科玉律:雙單聲道、全平衡、純 A 類,只不過在數位訊源上,Gryphon 多了拉高升頻取樣率,搭配最簡單的類比濾波,維持音樂再生最自然的風貌。
Ethos CD 的操作,充滿了濃郁的類比味道,開啟 CD 上蓋,就像是拿起黑膠舉臂器,放入 CD 再擺上 CD 鎮,再把 CD 上蓋放下,聽黑膠的儀式感一樣強烈,而且 Ethos CD 承盤機構內部,LED 點亮間接透光的淺藍色光澤,透過 CD 上蓋鏤空處,還可看到中央金色唱片鎮旋轉,真是賞心悅目的構圖,太美了。
 |
真正看到機器才知作工真美
我必須再次強調,即便編輯部盡力拍攝 Ethos CD 漂亮的照片,可是真正看到 Ethos CD 實體機器,仔細端詳每一處製作的細節,感動程度絕對超過看照片一百倍。在聽 Ethos CD 這段時間,每次換片,我都會等 CD 讀好片,再用觸控啟動 CD,感受 Ethos CD 細緻的作工,那是精緻手工藝的溫度,而非大量製造的冰冷。
不過,如果要操作 PCM 與 DSD 升頻解碼與數位濾波切換,那就要用遙控器比較方便,Ethos CD 的遙控器採用鋁合金打造,手感頗沉,底部還削出斜角造型,功能鍵簡單又實用,如果搭配 Gryphon 自家前後級,一只遙控器就能遙控所有機器。關於數位升頻模式,可以切換升頻開與關,或設定 PCM、DSD 模式,加上數位濾波(filter)切換,這幾個按鍵組合一下,就能設定十段不同升頻與數位濾波模式。
這十段升頻與數位濾波模式,剛入手開始玩,可能會覺得眼花撩亂,切換每一段試聽,各有特色,玩一陣子之後,我發現用 Gryphon 的預設值(PCM 第四段、DSD 第一段)為基準,上下切換比較,就容易找出箇中脈絡,PCM 檔位越低,音色越柔,檔位拉高,解析更強,但如果用 DSD 升頻,我則偏好 Filter 3,音色聽起來最類比。
扮演好傳統 CD 與 DAC 的角色
至於對音樂檔案格式的支援,Ethos CD 顯然有自己的態度,在實體音樂載體部分,只讀 CD,不過 Ethos CD 可視為一部 CD 唱盤,也可當作獨立的 DAC,這部分就 PCM 與 DSD 通吃,還加碼最高規格數位升頻,但是並沒有支援 MQA,而且 Gryphon 只給了傳統 S/PDIF 數位介面與 USB 介面,沒有乙太網路介面,代表不能數位串流播放,必須額外搭配串流播放器。
我想,Gryphon 應該是考慮到長期使用的需求,DAC 規格變化不大,可以用很久而不會落伍,但數位串流播放器的進步太快,新功能不斷推陳出新,所以讓 Ethos CD 扮演好傳統 DAC 的角色更重要。
從頭到尾都是 Gryphon 器材
試聽 Ethos CD 的過程都在 U-Audio 編輯部,搭配全套 Gryphon 器材,而我說的「全套」,可真的是從頭到尾外加線材。擴大機是新推出的 Essence 前級與 Essence Stereo 後級,搭配 Pantheon 落地喇叭,線材則是從電源線、訊號線、喇叭線,全部都用 Gryphon Vanta 系列線材,連音響架都是 Gryphon 自家 StandArt Model 800 三層架。
整套 Gryphon 擺在 U-Audio 試聽室,可真是「黑」藝術啊!能把黑色運用不同材料的對比,勾勒出造型與層次,再配上紅色獅鷲與藍色字幕,展現沈穩的視覺效果,這真是低調奢華啊。
數位濾波可玩性極高
剛開始試聽 Ethos CD 的時候,情緒很難靜得下來,因為十段數位濾波的變化太多,光是依序比較聽完,就玩得不亦樂乎,但也很難決定哪一段最喜歡,這等於 Ethos CD 擁有十種聲音的面貌,柔和的音色聽爵士樂,輕鬆搖擺,狂野的音色聽搖滾樂,力道澎湃,解析層次好的音色,適合大規模的交響樂,見樹又見林,細緻的音色適合室內樂,讓人心情平靜,這就好像玩黑膠唱盤的人,坐擁十顆唱頭,個性略有不同,三不無時換來聽,音響更好玩,而 Ethos CD 的十段數位濾波,不用那麼麻煩,遙控器切換檔位,音色就有變化,真是好玩。
就這麼興高采烈地,玩了好幾天,終於,把自己最喜歡的檔位挑選好,DSD 選第三段,PCM 也選第三段,這真的是巧合,不過我是為了寫 Ethos CD,才把偏好的檔位定下來,其實每一個檔位都有其聲音特色,真的可以看心情挑選,而我選這兩個檔位,更多時間停留在 DSD 第三段,音樂表情自然,解析力又好,而且音色尾韻帶著些許柔和,當然,這是我的偏好,而有幸擁有 Ethos CD 的人,一定能從這十段數位濾波找到自己喜歡的音色。
靜下心來聽音樂,真實又傳神
找到自己喜歡的數位濾波檔位,就不多費心去考慮該選哪一段,聽 Ethos CD 的心情也才靜得下來,專注在音樂上面,靜下心來聽 Ethos CD,更能體會 Gryphon 器材的寧靜感。我想舉史塔克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是發燒友人手一張的經典版本,音響放得好聽不難,可是要真實又傳神,那可不簡單。
Ethos CD 有著聚氣凝神的大提琴形體,拉弓之際的擦弦聲響細膩,左手在指板上面按壓琴弦的木頭敲擊聲響,拉奏的細節又多又豐富,琴音飽滿而寬厚,力度變化自然且洗鍊,大提琴的音響在寧靜漆黑的背景當中獨白,就像大師在面前拉奏一般,近得連呼吸聲都聽得見,獨自坐在 U-Audio 的聆聽室,靜靜地聽完第一號組曲,用快慢交替的大提琴音符,洗滌忙亂的大腦,心情跟著巴哈的音樂,跟著史塔克的琴音靜了下來。
略帶陰柔的音色美感
靜靜地享受 Ethos CD,不妨來點浪漫的蕭邦,選了辻井伸行參加「范克萊邦鋼琴大賽」的實況錄音,聽浪漫的第二樂章慢板,搭擋的指揮 James Conlon 與 Fort Worth 管弦樂團,平穩地揭開序幕,不帶激情,畢竟這是鋼琴比賽,每個鋼琴家要公平對待,不能厚此薄彼,浪漫的感情要收斂一些,而年輕的鋼琴家獨奏一發動,就把浪漫的感情是放出來了,右手晶晶亮亮的音符,伴隨著帶著猶疑的左手,點出蕭邦藏在音符之中的躊躇。
用 Ethos CD 來聽這張現場錄音,鋼琴的形體浮凸,琴音顆粒飽滿,力度的變化則展現年輕鋼琴家的浪漫,背後的管弦樂團則是濃密豐潤,撐起厚實的音場,整體音色略暗,但鋼琴左右手高低聲部的交織起伏與層次感清晰,就像是調暗光線的音樂會現場,我想,這不光是 Ethos CD 的聲音特色,也是全套 Gryphon 系統的聲音走向,穩重厚實,略帶陰柔,鋪陳出豐富的音樂細節,讓人專注在音樂上。
我還想舉「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三重奏」為例,聽皮耶絲、杜梅與王健合作的版本,Ethos CD 帶出輕柔的鋼琴,大提琴隨之應和,在只有鋼琴與大提琴的主題,音樂柔和又浪漫,等小提琴加入之後,布拉姆斯的激情撩了上來,鋼琴與大提琴隨之起舞,三件樂器迸發出勁道,彷彿捲起千堆雪般,一陣激情之後,逐漸落下,彷彿秋天的落葉,緩緩飄下,用 Ethos CD,搭配整套 Gryphon 器材,尤其是 Pantheon 喇叭,布拉姆斯濃密又厚重的音符,可真是迷人。
錄音的細節層次呈現豐富
換上多軌錄音的唱片,聽德國老虎魚「DMM-CD/SACD Vol.1」,Chris Jones 的「No Sanctuary Here」,Ethos CD 唱得既飽滿又通透,開場的電貝斯又飽滿又厚實,把音場撐得很開,而且貝斯的彈跳力道極好,襯托木吉他的清亮,因為是多軌錄音,和聲做得又寬又深,用反向帶出沒有形體,環繞在音場深處的效果,讓主唱與吉他清楚地浮現在音場中央,這些錄音室混音後製的效果,豐富了音樂聆聽的樂趣,而在 Ethos CD 上面,可以感受到更為豐富多樣的錄音細節。
我還想舉電影原聲帶「Million Dollar Baby」為例,既然是電影原聲帶,錄音玩的手法更多,開場的「Blue Morgan」,雖然只是木吉他的獨白,可是錄音錄得很近,Ethos CD 把錄音的親暱感帶得漂亮,鋼弦吉他的音符顆粒飽滿又清晰,就像人在面前演奏一般,不過空間殘響不大,彷彿是一把吉他在小房間裡的獨白,隨後的「It's Nice Viewing」,換成鋼琴獨白,錄音的效果就多了,空間殘響與鋼琴回音的效果,逐漸拉高,聲音的空間感逐漸擴大,等弦樂群進來了之後,空間拉得更開,可是 Ethos CD 讓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鋪在底部聲響,更顯濃密,對比鋼琴悠揚開闊的音符,讓人聽得入神。
具體而微的音樂廳舞台
再來張古典跨界,聽小提琴家慕特與 John Williams 合作的「Across The Stars」,聽電影「星際大戰:原力覺醒」女主角的主題「Rey's Theme」,晶晶亮亮的小提琴開場,弦樂器撥弦應和,背景還有叮叮噹噹的三角鐵,然後小提琴拉奏主題,管弦樂團應和,由於是跨界古典,低音大提琴的聲部刻意強化了,Ethos CD 把音樂的底部鋪得又厚又滿,小提琴獨奏與小提琴聲部的呼應,一前一後的層次感清晰,銅管的距離拉得比較深遠,則帶出更為開闊的音場感。
 |
 |
最後,我想用魯普與普萊亞合作的「莫札特雙鋼琴協奏曲 K.365」做總結,聽輕快的第三樂章輪旋曲,Ethos CD 把兩部鋼琴一左一右、一明一暗的音色,鋪陳出開闊通透的音場,弦樂群輕盈地開場,迎來兩部鋼琴的交替呼應,Ethos CD 展現出鋼琴應有的份量與尺寸,雙鋼琴左右互飆,Ethos CD 讓兩部鋼琴的形體清晰呈現,這是雙單聲道設計的優勢,讓左右聲道分離度達到最大,讓每一項樂器的相對位置更為清晰,樂團聲部的配置也非常清楚,彷彿面前就有一座具體而微的音樂廳舞台。
令人嚮往的終極 CD 唱盤
擁有十段數位濾波調整的 Ethos CD,其實音色的變化很多,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設定,也可以隨心所欲,變換音樂類型時,順道變換數位濾波,看心情調整,不過 Ethos CD 用最高的數位升頻,洗滌數位噪訊,保留純淨的類比輸出,讓音樂背景寧靜深邃,自然地專注在音樂上,寧靜的背景,帶出了音樂的流動感,越聽越讓人喜歡,Ethos CD 可說是一部令人嚮往的終極 CD 唱盤啊!送走它,可真依依不捨,沒關係,繼續努力,總有一天追到它。
器材規格
Gryphon Ethos CD
型式:CD 唱盤(具備 USB 輸入)
支援最高取樣率:PCM 32 bit / 384 kHz,DSD 512
數位輸入:USB x 1、 AES/EBU x 1、BNC S/PDIF x 1
數位輸出:AES/EBU x 1
類比輸出:RCA、XLR
輸出電平:單端 1V 或 2V,平衡 2V 或 4V
總體諧波失真:< 0.01 %(0 dBFS),< 0.003%(-6 dBFS)
尺寸:480 x 176 x 453(W x H x D)
重量:13.7 公斤
建議售價:請洽代理商
進口代理商:亞柏利
電話:(02) 2776-5838
網址:http://www.artistworld.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