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閱讀 1476次

文•戴天楷 圖•蔡承融

 

人耳聆聽頻率的範圍多大? 20 Hz~20 kHz,耳朵聽得到最高的頻率就是 20,000 Hz,而且還要看年齡,年紀越大,對高頻就越不敏感,十幾 kHz 就聽不到了,可是德國 Audionet Pre G2 的頻率響應,居然高達 2 MHz,相信您在看標題的時候,還算了一下究竟有多少個零,沒錯,2 的後面有六個零,兩百萬赫茲,真是驚人的頻寬。
 


一方之霸的超級頻寬
 


如果用 CD 的規格來看,44.1 kHz 解碼的頻寬就是 20 kHz ,SACD 取樣是 2.822 MHz,解碼重播的頻寬為 100 kHz,而 Pre G2 的頻寬居然比 DSD 規格高了 20 倍,就算您讓 DSD 倍頻再倍頻,還是逃不出 Pre G2 的手掌心,2 MHz 的超高頻寬,是我曾經見過規格最好的前級之一,而且,低頻也很厲害,DC 交連時從 0 Hz開始, AC 交聯則是 2 Hz,Pre G2 的頻率響應規格,絕對是一方之霸,難以挑戰。



為什麼要把頻寬做得這麼大?有必要嗎?如果您不太在意音樂再生的品質,超大的頻寬確實不必要,但是如果您是 Hi End 的追求者,對完美音樂重播懷抱夢想,那麼 Pre G2 肯定是您要關注的頂尖前級,因為超高的頻率響應,即便 PCM 或 DSD 已經進化到了 2 倍頻、4 倍頻,甚至 8 倍頻的超高頻寬演算,Pre G2 依然可以應付,在類比放大部分給足頻寬,完全發揮先進數位訊源的性能。

 


這麼說好了,如果您擁有超過 500 匹馬力的超跑猛獸,但卻只能在台北市塞車,肯定很悶,可是當超跑上了紐柏林賽道,您就知道性能有多好,超高頻寬的 Pre G2 就是頂尖訊源的紐柏林賽道,當您擁有超高規格昇頻處理的 DAC,播放高解析度數位音樂母帶時,Pre G2 可以在類比放大這一端,提供充足的頻寬,完全釋放高解析度音樂母帶的真實與自然聽感。
 


Pre G2 曾經是年輕時的夢想
 


我自己是 Audionet 用家,二十多年前就買了 Pre 1 前級,是 Pre G2 的小老弟,現在已經很少用了,但是機器依然老當益壯,所以,當我收到 Pre G2 前級時,您就知道我心裡有多興奮了。當年買 Pre 1 時,Audionet 就已經有第一代的 Pre,長相和 Pre G2 很像,差別在於按鍵與旋鈕的配置,我其實有比較過 Pre 1 與 Pre,而最後買下 Pre 1,原因並不是 Pre 不夠好,而是買不起,只好讓高階的 Pre 變成多年未實現的夢想。



相隔多年試聽 Pre G2,彷彿回到青春少年時,那個口袋很淺,又很想追 Hi End 音響的年輕小伙子,到處跑音響店,拜託老闆放音樂試聽器材,可是沒買又很不好意思,最後雖然買不起 Pre,還是把 Pre 1 抱回家,而 Pre 1 也是我脫離綜合擴大機,第一部買下來的前級,而 Audionet 的機器還真耐用,Pre 1 用了二十多年,機器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可是早年 LED 技術還沒那麼厲害,顯示幕的紅色字樣變得黯淡,有點看不清楚,不過 Pre G2 用的是新材料,螢幕應該會比以前的 Pre 1 更耐用,至少我已經用了二十多年,Pre 1 還能正常唱歌,證明 Audionet 機器很耐用。

 


數十年不變的經典設計
 


從外觀上來看,Pre G2 就像是厚兩倍的 Pre 1 前級,而工業設計的元素,數十年不變,對喜歡嚐鮮的消費者來說,一成不變的工業設計,似乎有些無聊,可是能歷經數十年,維持相同的工業設計風格,也顯示其設計元素歷久彌新的特點,就像保時捷 911 一樣,幾十年來都是 911,都是青蛙眼,長得稍微不像的世代,車迷就會嫌棄,所以 911 能經典長青。Pre G2 呢?或許不能拿來與 911 類比,但是 Pre G2 一看就知道是 Audionet 的器材,靠的就是是數十年如一日的經典設計元素。

 


哪些經典設計元素:厚實的鋁合金面板,搭配簡潔的顯示幕,配上銀白色小點的控制按鍵,就連原廠的遙控器,看起來都與早年的設計相同,差別可能只有音量與波段開關的圓形鍍鉻旋鈕,新的 Pre G2 改為按鍵式控制。Pre G2 其實佔據 Audionet 旗艦前級多年,一直到 STERN推出,才把寶座讓出來,而 STERN 找來傳奇的德國工業設計師 Hartmut Esslinger 操刀,雖保有 Audionet 既有的設計元素,但是整體設計風格有明顯的改變,大尺寸旋鈕是其中之一,不知道日後 Audionet 改款時,會不會走向STERN的新風格?抱歉,我不知道,但眼前的 Pre G2 是道道地地經典 Audionet,原汁原味。
 

 


推出二十多年不改型號
 


2014 年創辦人 Thomas Gessler 訪台時(專訪Audionet總裁Thomas Gessler),採訪時我問他,為什麼 Audionet 這麼少改款,他說:「如果原本的線路已經做得很好,何必經常改款?」我沒再追問下去,把這句話抄錄在筆記本上,Thomas Gessler 一句話就讓我無話可問。
 


就拿 Pre G2 來說,首度登場是 1998 年,現在是 2020,相隔二十二年,我聽的還是 Pre G2,夠歷久長青了吧!不過 Thomas Gessler 也透露了一項秘密,他說 Audionet 總是不斷測試新的電子元件,如果用在機器上面可以提升性能,他們就會更換,但是因為既有的線路沒有改動,只是更換他們認為更好的新零件,所以 Audionet 就不更改型號。

 

 


型號不改但性能悄悄強化



真是老實的廠家,別人只要換幾個零件,就標榜第二代、第三代,或者說是特別版,可是 Audionet 默默地做,不斷提升自家器材的性能,但是卻不更動型號,調整價格,我們或許可以說 Audionet 太不懂得做生意的道理,但是這種對消費者的誠意,實在讓人很窩心,不會器材買了一、兩年就改朝換代,感覺落伍了又想換。
 


在問世二十二年的歷史當中,Pre G2 歷經兩次內部元件更動,可是型號依然沒變,第一次是 2005 年,然後 2014 再修改一次,如果用世代來說,我聽的 Pre G2 算是第三代,不過 Audionet 並沒有透露更換了哪些零件,如果按照 Thomas Gessler 的說法,Pre G2 的線路應該沒變,只是與時俱進,拿更新、更好的電子元件來提升既有性能。

 

 


雙單聲道加上獨立供電



Pre G2 的放大線路採雙單聲道設計,每一聲道獨立配置 110 VA 環形變壓器,左右聲道不僅放大線路獨立,連供電都獨立。雙單聲道的設計,是為了提高聲道分離度,讓左右聲道不會互相干擾,而聲道分離度越好,越能表現出音樂的 3D 立體感、音像更凝聚、定位也更好,相反的,如果聲道分離度不夠好,音像就容易左右漂移,凝聚力不夠,音場定位也較模糊。



作為一部上市二十二年的前級,Pre G2 的關鍵技術可能很多發燒友都知道,譬如他們家設計的 Audionet-Ultra-Linear-Amplifier(ULA)與 Audionet Operation Amplifier(OP),其中 ULA 超限性放大線路是源自醫療級器材,因為當年 Audionet 買下 Bochum 大學的醫學測量工程部門,然後把相關技術拿來設計音響,而 ULA 就是 Audionet 的核心技術之一。

 

 


ULA 與 Audionet OP AMP 兩大核心技術



另外一項 Pre G2 的核心技術,就是 Audionet OP AMP,有些發燒友一看到 OP AMP,就說那是便宜貨,確實,絕大多數平價音響,都是買現成的 OP AMP 回來兜線路,套個公版就好,但是 Audionet 的 OP AMP 是自家設計製作,他們說市面上的 OP AMP 都無法滿足 Audionet 的性能要求,就算最貴的也不行,所以 Audionet 只好自己做,用了至少 86 個電子零件,砌出 Audionet OP AMP,這才能夠將頻寬拉到 1 GHz 的超高測試規格。

 


剛收到 Pre G2 的時候,代理商熊快樂的 MAX 後級展示機還在客戶那邊試聽,所以沒有一起送來,我先搭配了 Papworth M200 真空管單聲道後級,在我動筆寫 Pre G2 的時候,MAX 後級也到了,不過我已經動手寫 Pre G2 的評論,所以聲音的描述以 Papworth M200 為主,除了試聽的時間差之外,我還想保留一點材料寫在 MAX 後級的評論裡面,其實我可以簡單處理,把 Pre G2 與 MAX 寫在一起,但是這套前後級不僅可以配成對,拿去和其他品牌前後級搭配也很棒,所以我決定寫成兩篇試聽報告,和不同品牌的器材配在一起聽。
 


連遙控器也沒什麼變
 


Pre G2 和我的老 Pre 1 比較起來,差異在於旋鈕與按鍵,Pre G2 只有一個音量旋鈕,輸入切換與設定則靠面板上的四個按鍵,設計更為簡潔,可是有些設定就必須要多按幾次按鍵,譬如輸入切換,要按下 input,然後轉動旋鈕設定,到了指定檔位時要再按一下 input,比傳統旋鈕式的切換麻煩一點。我是音響老骨頭,喜歡老式的檔位切換旋鈕,更直覺簡單一點,不過還好有 RC1 遙控器,用它就不需要多按面板的按鍵,使用百分百直覺。

 


手上拿著 RC1 時,覺得 Audionet 真的是找到一個好設計時,就永遠不想改動,二十多年前我買 Pre 1,遙控器長得一模一樣,大多數音響器材的遙控器都是塑膠材料,當年拿到鋁合金材質的遙控器,不僅看起來質感很好,拿在手上也夠沉夠穩重,還可以拿來當紙鎮,沒想到 Audionet 居然二十多年都不改,即便如此,RC-1 依然相當漂亮,不過我要提醒用家,假如您長期不使用 RC-1,記得要把電池卸下來,否則乾電池漏液,遙控器就壞了,我的遙控器就是這樣壞掉的,偏偏 RC-1 拆裝電池比傳統塑膠遙控器麻煩,要動螺絲起子,很多人懶得換,電池沒電也不管,結果就是壞了,不過要修也不難,整塊板子換掉就好,RC-1 的鋁合金機殼,肯定不會壞。


搭配真空管後級的新鮮體驗
 


拿 Pre G2 搭配真空管後級,對我來說也是很新鮮的體驗,由於 M200 後級的真空管暖色調,Pre G2 的音色也跟著變得更暖一些,比我印象中的 Audionet 還要暖。其實,我的 Pre 1 會跟著我二十多年,沒有掃地出門(賣二手),就是中性無染的通透個性,配什麼就像什麼,而 Pre G2 再度驗證我對 Audionet 的看法,Pre G2 沒有太多自己的音色主張,而是忠實地放大訊號,推動後級,您搭配什麼訊源、什麼後級,Audionet 就會表現出那些訊源與前級的個性,而不是 Audionet 自己的個性。

 

搭配Papworth M200真空管後級。


這麼說好像 Pre G2 甘願當配角,讓訊源或後級出風頭,可是我喜歡 Audionet 的原因,就是理性、自然又中性的乾淨音色,Pre G2 不會誇張唱出龐大誇張的蔡琴,而是用漂亮的音像刻畫,雕琢出適當的蔡琴歌唱樣貌,凝聚在音場中央,搭配上 M200 後級,蔡琴歌聲的肉感更飽更厚,歌聲尾韻多了點真空管味,我很確定那多出來的韻味,是 M200 的音色,可是我很難描述 Pre G2 的音色增添或減少了什麼,Pre G2 是個低調的音響夥伴,忠實地傳達錄音本質,而不添加自己的聲音味道。
 

 

 


超大頻寬讓音樂聽起來中性自然

 


Pre G2 超高的頻寬,並不代表高頻特別突出,而是音色聽起來特別自然、不做作,像是「 Ella & Louis」的經典爵士男女對唱,聽「Can't We Be Friend」,Pre G2 呈現出真實又自然的聽感,這是張老爵士錄音,即便數位轉錄,還是可以聽見類比母帶背景的細微嘶嘶聲,告訴您這是張老錄音,不過在鋼琴前奏過後,爵士樂團齊奏 Swing,Ella 甜美又充滿磁性的嗓音開唱,就完全聽不見母帶噪訊,而是浮凸立體的音像,Pre G2 讓 Ella 與 Louis 的對唱更為活生,加上 M200 略為擴大的音像形體,彷彿與樂團的距離更近了。我知道,樂手與樂團更近的感覺,來自 M200,而通透開闊的音場,還有聽得出年代感的細微母帶噪訊,那是 Pre G2 忠實重現的錄音細節。

 



 

擁有超大頻寬、音色忠實的前級,好處就是聽音樂的路更寬廣。我拿出 Guns N' Roses 復刻的「Appetite For Destruction」黑膠,聽經典搖滾「Sweet Child of Mine」,史詩級的電吉他前奏,音色強悍又飽滿,明亮的 D 和弦分解 Solo,搭配 M200 的真空管暖色調,電吉他音色鮮烈又有勁,可是開大聲也不會吵,卻是把搖滾的力道催得更 High,這是我從年輕時就喜歡的專輯,可是用 Pre G2 來重溫舊夢,硬是把音場撐得更開,場面更大,而高密度的聲音讓音場中央塞得滿滿的,標準的硬派搖滾勁道,但又不會錯過錄音的細節,電吉他 Power Chord 底下藏著不少裝飾音,即便是搖滾樂,錄音的細節還是很多,只看音響系統能不能把這些細節一一重現,聽見越多錄音細節,就能知道為什麼這些樂團能成為經典,當年每一位樂手都是卯足全力,專注在每一處細節,認真地把音樂做好啊。
 

 

 


聽見巴哈無伴奏的大師詮釋細部表情

 

聽爵士對味,聽搖滾夠力,那麼拿 Pre G2 來聽古典呢?當然沒問題,我們從簡單的來,聽傅尼葉演奏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號 G 大調的 Prelude 是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旋律。咦?怎麼不是選史塔克?以錄音效果來說,史塔克的版本相當經典,而傅尼葉的 DG 版,錄音雖然沒有史塔克那麼活生,可是我也喜歡傅尼葉的詮釋,Prelude 用較慢的速度拉奏,呈現出更為寧靜的聽感。

Pre G2 用安靜漆黑的音樂背景,襯托大提琴音像的凝聚形體,刻劃出清晰的音樂線條,傅尼葉的圓滑拉奏,與斷音的對比,就是有著自己的主張,速度較慢,少了一點華麗感,卻增添了寧靜與安定的感受,少了點煽情,多了點理性,是端莊嚴肅的樣貌,透過 Pre G2 真實無隱的細節呈現,讓我與大師的距離感覺更近,感受大師聚氣凝神,專注演奏錄音的樣貌。
 

 


征服布拉姆斯

 

拉高難度吧!聽吉利爾斯鋼琴獨奏,約夫姆指揮柏林愛樂的「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布拉姆斯的曲子本來就厚實沈重,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更是重中之重,定音鼓猛烈地敲開樂章序幕,加上樂團弦樂大跳的張力,建構出厚重的音樂織體,然後進入寧靜的長音翻騰,Pre G2 把強與弱的對比,用很好的動態呈現,樂團小聲的時候,木管與弦樂群的相對位置,點出清楚的樂團配置,當樂團齊奏撐起厚重的管弦聲響時,Pre G2 讓厚實的樂團像鋪天蓋地般襲來,把整個人包覆住,布拉姆斯在樂團齊奏的焦急與不安,等待鋼琴獨奏出現,彷彿得到了安慰,可是鋼琴馬上拉到張力強勁的大跳,又是不安的音樂氣息。專注在音樂上,Pre G2 給您不僅是真實的音符,更讓人聽見管弦樂團濃烈的情感變化。
 

 

 


吉利爾斯這張 DG 版,真的不好播,那個年代的 DG 數位化,音色稍微硬一點,又遇上布拉姆斯這麼難的曲子,音響系統能力差一點的話,很可能會聽起來帶著毛躁感,可是遇上像 Pre G2 頻寬這麼開,且音色純正忠實的前級,即便當年轉數位時的技術還無法那麼圓滑,Pre G2 可以讓您聽出錄音的年代感,可是依然能用自然的模樣,把音樂的場景表現出來,尤其是第一樂章中段鋼琴與銅管呼應的樂段,鋼琴較近,銅管深遠,彼此呼應的樣貌,聽起來可真迷人,不過,厚重的主題隨後又壓了上來,這布拉姆斯不好懂,音樂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可是用 Pre G2 來聽,大小聲的對比、聲部的交錯,還有音樂層次的堆疊,加起來就是布拉姆斯的浪漫啊。
 


爵士、搖滾、古典都聽了,Pre G2 就像是「無招勝有招」,用中性自然的音色,讓每一種類型的音樂,聽起來都那麼對味。是啊,前級不加上自己的音樂個性,表現出來的就是音樂本身的個性,雖然 M200 的真空管,多了一點暖色調的染色,可是透過 Pre G2,那寬闊自然又通透的音場,可以讓音樂與人的距離更近,而且,我常跟朋友說,搭配音響系統,並不是要聽哪一張唱片特別好,而是要讓每一張唱片聽起來都很好,Pre G2 就是這樣的器材,讓您聽得滾瓜爛熟的唱片,重溫舊夢卻多了很多以前沒聽過的細節,以前不覺得錄音那麼好,用 Pre G2 卻變得很棒。

 

 


給您更為寬廣的音樂聆聽之路

與 Pre G2 相處這段時間以來,與其說 Pre G2 重現了更多錄音的細節,讓熟悉的 CD 多了一點鮮度,倒不如說如果擁有 Pre G2,可以把聽音樂的路開得更廣,Pre G2 用超大頻寬與中性的音色,重現錄音的真實樣貌,聽任何音樂都對味,您更能嘗試更寬廣的音樂類型,無入而不自得。就用 Pre G2,在音樂的豐盛殿堂裡,自由自在盡情玩耍吧!

 


器材規格

Audionet Pre G2
型式:兩聲道前級擴大機
輸入端子:XLR×1(平衡),RCA×5(非平衡)
輸出端子:XLR×2(平衡),RCA×2(非平衡,1組為反相)
消耗功率:50瓦
輸出阻抗:22Ω
最大輸出電流:60mA
頻率響應:0-2 MHz(-3dB:DC-coupled)、2-2 MHz(-3dB:AC-coupled)
總諧波失真:<-102dB
噪訊比:>110dB/2V
尺寸:430×140×420mm(W×H×D)
重量:20kg
參考售價:請洽代理商
進口總代理:熊快樂
電話:07-536-9696,0938-066-890
網址:www.verymusi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