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漢丞/林治宇 圖•蔡承融
U-Audio編輯部一行人來到巴洛克,為的是聽Capriccio Continuo Admonitor Preference升級成Admonitor Preference Plus(以下簡稱Preference與Preference Plus),兩者之間聲音的級距差別有多大。事實上,說「升級」並不恰當,因為除了外觀沒變,Preference Plus從高、中音單體到分音器,每個部分都經過大幅度變更,與Preference相較,根本已是不同等級的產品。也難怪代理商朱先生一直強調,希望我們在聆聽時,不要把焦點都放在兩代產品間的改進幅度,因為Preference Plus的好並不代表原本的Preference設計過時,畢竟它們的價格也有段差距。
全面升級進化
我們先來看看Preference Plus到底有哪些進化?剛剛說過,CC這兩兄弟的外觀並無二致,可見改進都在看不到的地方。首先,軟半球高音單體的液態金屬塗佈材料做了一些改變,可以讓失真更低,頻率響應更平順,不過最高頻的延伸仍維持在21kHz。
中音單體部分,改得就更多了。Preference Plus使用的是新一代的Zellaton Ariacell GTi三明治式單體,它的表面塗佈物質加進了空心陶瓷微粒,以及特殊的膠質材料,然後表面的鍍膜由鈦合金改為特殊的鈦硼合金。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它的剛性可比擬陶瓷振膜,並兼具上一代單體振膜的純淨與中性音質,又提高了阻尼特性,使聲音更為乾淨。此外,為了提升中低頻的動態範圍,Preference Plus版本的音盆弧度也改過,音盆向下凹的弧線更深,衝程增加,遇上大音壓也不容易觸底卡圈。
CC並不是非常大的音響廠家,要替Zellaton單體加入這麼多「高科技」,甚至向航太工業借技術的作法,其實難度很高。前面提到空心陶瓷微粒、特殊鈦硼合金鍍膜,專業技術廠家並不難找,但要請這些專門的工廠幫忙打樣、試做,慢慢找出「絕妙配方」,很抱歉,他們寧可去做航太相關產品,這麼特殊的喇叭單體振膜,就算研發成功,也很難有足夠的「量」來回收成本。CC怎麼做得到?答案是老闆Joseph Szall靠著人際關係,拜託相關業界的朋友幫忙,一點一滴「磨」出Preference Plus的嶄新技術。
 |
圖左為Preference Plus的中音單體,圖右則是Preference的中音單體,兩者除了音盆弧度不同之外,表面紋路也有些許差異。 |
高音與中音單體都經過大幅度變更,分音線路勢必要重新設計。重新設計過後的分音器使用昂貴的空心銅箔電感,電容則全數使用M-Cap產品,而且高音分頻網絡部分更不惜工本,用上價格驚人的M-Cap金銀箔電容,可說是極盡發燒。當然,考量Preference Plus的價格,這番不惜血本也是理所當然。但話說回來,像Joseph Szall這般用盡各種先進科技融入喇叭設計,要算起研發成本,CC賣喇叭的價格要算客氣了。
盡顯百萬器材的身價
在巴洛克試聽時搭配的器材包括Electrocompaniet(以下簡稱EC)EMC 1 CD唱盤、EC 4.8前級擴大機,後級則是Plinius的SA-Reference。什麼?SA-Reference!就是Plinius價值90多萬的旗艦後級嗎?沒錯,正是這部每聲道可輸出300瓦/8Ω,還可以橋接至1000瓦的純A類後級。
巴洛克端出這道比主菜還「澎湃」的搭配,連我們都想問:Preference Plus需要用到功率如此強大、價格如此昂貴的擴大機嗎?代理商朱先生告訴我們,他跟Preference Plus相處已久,試過無數擴大機,發現Preference Plus就是有能力鑑別出各種擴大機的優缺與個性。據他表示,Preference Plus用EC的AW-120後級就推得動,而且推得不錯,用Plinius SA-103(Plinius的二當家)來搭,各方面的表現已接近完美,但若是換成SA-Reference,Preference Plus還是可以在「接近完美」再錦上添花。
 |
身價超過90萬的旗艦後級Plinius SA-Reference。 |
既是「比試會」,實際聆聽的過程中我們先以AW-120後級驅動Preference,把準備「比試」的CD聽完,再換上Preference Plus,然後搭配SA-Reference重複一次剛才的步驟。我們發現,Preference與Preference Plus的確可以很清楚地鑑別出前端器材的優缺點,只不過呢,聽完SA-Reference後,不但再也沒把AW-120換上去,連Preference也沒有回到喇叭架上,因為,此時的Preference Plus已經黏住我們的耳朵了,換不下來了!
本次試聽的參考軟體
1.貝多芬第5、7號交響曲,杜達美(Gustavo Dudamel)指揮委內瑞拉Simon Bolivar青年管弦樂團
2.「聖樂吟頌」(Scared Songs),潔西˙諾曼(Jessye Norman)
3.莫札特弦樂五重奏,The Allegri Quartet與Prunella Pacey(中提琴)
4.Heartplay,Charlie Haden與Antonio Forcione
5.「歌劇魅影電影版」電影原聲帶
6.「走風的人」,王宏恩
林治宇的試聽報告
首先聆聽杜達美指揮Simon Bolivar青年管弦樂團演奏的貝多芬第7號交響曲,一開聲便覺得不同。即便兩款CC喇叭的音箱體積完全沒有改變,但很清楚地,Preference Plus讓整個交響樂的音場顯得更為沈穩,底盤變得更加紮實。這樣的感受到了激昂樂段更是明顯,在大音量時Preference Plus的音場的層次仍清晰,且未見緊迫感,但反觀Preference,各聲部間已有些許紛雜的狀況,少了輕鬆自在的餘裕度。
 |
 |
接著播放潔西˙諾曼的「聖樂吟頌」。這是由皇家愛樂管弦樂團伴奏,Ambrosian Singers合唱團搭配演唱的聖樂歌曲,也是一張規模龐大的錄音,以Preference Plus聆聽,音場不僅更寬闊、更深遠,潔西˙諾曼的歌聲也變得更為厚實、沈著,音像輪廓更清晰,莊嚴隆重的氣氛也更加彰顯。此片第一軌《Sanctus》有龐大的合唱,錄製的動態落差不小,當小聲時,我可以感受到錄音現場豐富的殘響與深遠空間感,可見Preference Plus的細節分析力相當強,而大合唱時,強大的音壓持續輸出,卻不覺嘈雜或是壓迫,可見Preference Plus的單體經改良後,大音壓時的失真更低了,動態表現也更好。
 |
 |
室內樂則聆聽莫札特弦樂五重奏。弦樂非常甜美,感覺水分變多了,光澤更美了,毛噪也跟著降低了,簡單地說,就是流暢而華麗的美聲,尤其純A類的SA-Reference加添了韻味,又不犧牲透明度,的確是Preference Plus的絕佳搭檔。接著又聽王宏恩「走風的人」,直接播放最後一軌的《月光》,這是一首單純以民謠吉他伴奏演唱的小品,在Preference Plus的詮釋下,我聽到極為乾淨漆黑的背景(或者應該說「沒有聽到」),讓王宏恩的歌聲更顯浮凸,這原本就是Preference的優點,而Preference Plus讓聲音的純淨又更上層樓。
總而言之,Preference Plus所帶來的是全面的提升。很難想像,Preference已經這麼好了,但Preference Plus還能再向前一大步,Capriccio Continuo的研究精神值得讚許。
郭漢丞的試聽報告
把Preference Plus迎回U-Audio編輯部擔任參考喇叭已經約莫半年時間,我們經常用各種擴大機來「嘗試」Preference Plus。我承認,Preference Plus是一款很有個性的喇叭,它具備相當中性而通透的音樂質地,而且很有脾氣,要是前端器材性能略遜,音樂很容易浮躁起來。當然,這樣的喇叭搭配有難度,卻讓評論器材的工作變得更直接,畢竟,評論者的工作就是要辨別各種器材的性能與個性,搭配Preference Plus自是得心應手。
在巴洛克的「比試會」當中,我們用兩部後級搭配普通版的Preference與Preference Plus比較,答案相當明顯,編輯們不約而同選擇Preference Plus與Plinius SA Reference的組合,也是最昂貴的組合。這場比試自然不公平,這好像準備了AMG版本的 Benz SLK和普通的C 180K同台比較,每個人都會說AMG好太多了。
 |
 |
Preference Plus搭配SA Refernce純A類大功率後級,確實像AMG版SLK,尺寸雖小,但收放自如,飆起來快又有勁,在巴洛克頗大的試聽空間裡,Preference Plus顯得小巧而迷你,但音樂卻是龐大而美好的。譬如杜達美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氣勢可以和大上三倍的落地喇叭相提並論,而準確的音場和極快速的中低頻表現,則是書架型喇叭的先天優勢。我們放膽以龐大的音壓播放「貝七」,音樂彷彿陽光一般燦爛光輝,還帶著溫暖和煦。
在潔西˙諾曼的「聖樂吟頌」中,Preference Plus展現了非常美的音樂氣質,潔西˙諾曼的歌聲時而雄偉、時而低迴,起伏之間,卻又帶著豐富的感情。莫札特的弦樂四重奏,不僅可以清楚分辨各個樂器的形體樣貌,還融合出高度的音樂和諧感,這番能見樹又見林的演出,確實精妙。Preference Plus在U-Audio編輯部工作近半年,坦白說,我們搞的聲音沒有比巴洛克好,這也讓我聽見Preference Plus的無限可能。
說了這麼多Preference Plus的好話,那比試的Preference呢?如果以「精確真實、中性無隱」為標準,那麼Preference Plus肯定遠勝過Preference,而且不管是搭配 AW120或SA Reference,都可以立刻判斷出兩者的差異。不過如果要講「個性溫純好搭」,那麼Preference可能比Preference Plus要好些,Preference在高頻的延伸沒有Preference Plus那麼開闊,低頻的反應速度也稍微慢一些些,但也因為如此,Preference搭配起來更容易,以AW120驅動Preference,音樂多了一番甜甜的滋味,弦樂細節稍微少一些,但卻非常輕鬆易聽,而Preference Plus雖然細節更多,但卻有點覺得AW120控制力還不是很夠。
Admonitor與Preference Plus的比試會,目的不在誰高誰低,因為兩者價位帶相去甚遠,但答案卻也很清楚:如果您想要找一款「宜室宜家、好搭好聽」的喇叭,Preference已經非常有水準,但如果您追求「準確、通透、純淨、快速」,那麼更昂貴的Preference Plus才是您該選擇的精品!
Capriccio Continuo Admonitor Preference Plus器材規格
型式:2單體2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喇叭
使用單體:20mm液態金屬塗佈軟凸盆高音,130mm AGTi三明治中低音
效率:87dB
頻率響應:39Hz-21kHz
最大音壓:103dB
平均阻抗:8Ω
建議擴大機功率:25-100瓦
分音器:多重斜率Elliptical分音網路
尺寸:350×185×280mm(H×W×D)
參考售價:238,000元
進口總代理:巴洛克
電話:(02)2516-7050
網址:www.ansbach.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