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閱讀 2746次
從一家公司的用人,就能看出這家公司的未來。擁有45年歷史的Audio Research(後簡稱ARC)絕對有資格自稱為Hi End音響界的老兵,但它絕非僅是伏櫪老驥,在與ARC國際行銷經理Brandon Lauer相談之後,我十分樂見將來ARC的發展。

Brandon Lauer加入ARC約有四年,在此之前他則是從事Hi End音響的經銷工作。別看到他那陽光活潑的樣子就以為他少不更事;錯了,前前後後他已經在音響業務圈打滾了將近18年。您要不猜猜看他是學什麼出身的呢?答案是古典音樂,主修的是大提琴。所以我才說ARC不簡單:找個會拉生意的業務,表示這個公司看重的是營業額;找個本身喜愛音樂的大提琴手來當業務,他賣的就不只是器材,而是對音樂的熱情。而且Brandon還不只會拉琴,本身還很喜歡攝影,對平面設計軟體也頗為熟悉。他自己告訴我們,ARC有很多器材照片都是出自他手,許多原廠海報和廣告也都是Brandon的傑作。

 
這位帥氣的青年就是Audio Research的國際行銷經理Brandon Lauer,他正在跟我們介紹ARC怎麼嚴格測試購進的真空管。


臺北TAA音響展不僅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音響展,在國際間也受到Hi End音響圈的重視,每年都有許多原廠人員特地排程前來。距離TAA展還有10天,Brandon Lauer卻提早來了,因為他這一趟主要是為著參加香港展,但順道來台宣傳一下Audio Research Galileo系列,特別是從去年曝光後,一直受到注意的GSI75綜合擴大機。這台新綜擴有多受市場期待呢?鈦孚朱總經理告訴我,他等了好久,遲至上個月才終於拿到3台。

復古樣貌取材歷史機種

ARC的Galileo系列之所以受到重視,一方面基於這是ARC近兩年新推出的系列,而且是以參考級器材的態度製作的產品;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該系列的造型,對於不知情者,就算是早就認識Audio Research這個牌子的老發燒友,大概也很難把Galileo系列(後稱G系列)跟ARC聯想在一起。對此,Brandon告訴我們,G系列的外觀其實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參考了他們已過舊型產品的設計,融合多款產品的式樣與概念,才孕育出G系列這兼容復古樣貌的產品。

說到這裡,Brandon從他的MacBook找了幾張照片給我們看並解釋,ARC有個存放舊款器材的歷史器材間,裡頭擺放了ARC歷年產品,還包括從未上市的原型機種,那些都是已逝的創辦人William Z. Johnson的心血;此外,裡頭還收藏了多款早期Johnson所修改的Dynaco器材。G系列就是在這間「ARC博物館」裡面配對出自己的基因。G系列的旋鈕設計便取材自Sp-1到SP-3等老前級,GSPre的前面版也是從SP-3上找到靈感,GS150則是受到D-79後級上醒目的三表頭的啟發。因此,Brandon形容G系列是一種「回顧往昔而有的新面貌」(A new look by revisiting the past)。為什麼ARC這次要這樣大幅翻修他們的器材外貌呢?Brandon說ARC向來把開發重心放在器材性能與聲音表現上,外觀設計並非他們的強項;但今天人們購買東西除了重視品質,還要有視覺上的刺激,好的外觀設計可在第一時間建立起消費者與產品間的連結,引發消費興趣。打個比方,大家都愛法拉利,若是法拉利的車型很醜,即便它的強悍性能仍是法拉利,但人們就不會那樣對他感興趣了。G系列就是想追求在保有ARC一貫的器材表現外,還得具有吸引人注意的美麗外貌。
 

ARC新款綜合擴大機GSI75,每聲道有75瓦的輸出功率,本身還內建了優秀的唱頭放大、耳擴和DAC線路,更具備前級輸出功能。


不妥協的綜擴——GSI75

他介紹最新的GSI75時表示,這台全新設計的綜合擴大機,每聲道有75瓦的輸出功率,但它不只是綜擴,本身更內建了優秀的唱頭放大、耳擴和DAC線路,還具備前級輸出功能。ARC明白很多發燒友都認為器材的功能應該要單純化,走分體式設計,才能避免彼此干擾,保有高水準的聲音表現。但仍有很多消費者需要的是簡單的音響系統,把多種功能集結在一個箱體裡,使用上更為方便。GSI75就是這樣的器材。但ARC在GSI75上還是維持ARC一貫的不妥協的製作態度。Brandon說,一般像這樣多工的音響器材,製造商為了簡化工序,會以插件方式來連接每一塊電路版;但ARC不這麼做,因為這是會劣化聲音的作法,最好的方式仍是手工焊接,要把多塊版子在同一機箱內用焊接方式連接,這會是費工、耗時的事,但為了好聲音,ARC仍堅持這麼做。

採用高性能的KT150功率管

GSI75與GS150一樣,使用了Tung-Sol在2013年才新推出的KT150功率管,ARC在一拿到這個管子便開始為其設計線路,就這一方面講,G系列的擴大機可以說就是為KT150打造的。跟之前的KT120(甚至更早的6550)相比,KT-150不僅功率更大,而且也更為耐用,聲音表現更是全面勝過KT120。那ARC是不是將來會用此來取代KT120作為主要的功率管呢?Brandon說他不能很確定地回答這個問題,因為KT150價格為KT120的兩倍,若要擴大使用KT150,將會導致生產成本提高,會連帶影響產品售價。此外,還要考慮管子的庫存量和供給量的問題。但到底會怎麼在其他產品上適用KT150,則要請教ARC的工程師,負責業務的他就無法回答了。

 

這三根真空管由左至右分別是KT88、KT120、KT150。KT150的類似蛋形外觀相當特別,辨識度甚高。


以嚴謹態度配對、測試

Brandon邊說邊指著電腦上的照片表示,雖然ARC所購買的真空管在取得之前,真空管廠都已經測試過,每根管子也都有原廠的測值,但ARC一切都要從頭來過。ARC的工程部有專門測試真空管的機器,每根管子進貨後都要先經過兩天預熱,然後才進行測試,最後,這些管子會依據測值存放。至於功率晶體也要經過一個一個測試,務求達到ARC的標準,好讓他們得以準確地按測值予以分類,若測試結果屬於無法歸類的,就會當作垃圾一般被丟棄,淘汰比例是多少呢?答案是三分之二,換言之,只有三分之一的功率晶體能通過測試。

 

ARC的工程部有專門測試真空管的機器,每根管子進貨後都要先經過兩天預熱,然後才進行測試,最後,這些管子會依據測值存放。


門神Warren Gehl把關

談到ARC的器材的品管,Brandon也很驕傲地表示,每一台ARC的器材出廠前都要經過他們公司的「金耳朵」Warren Gehl親耳聽過,必須Warren點頭,這機器才能出關,否則就會送回去檢查。之所以稱這位Gehl先生是金耳朵,除了他有著敏銳的聽力,Brandon強調這位同事真正過人之處在於他對聲音的記憶力。Warren記得每一款ARC器材原型機的聲音,因此,每一部組裝完成的ARC器材到他手裡,他都可以辨別這台機器的聲音是否符合ARC原初的設計。甚至連隨機附上、看起來很廉價的電源線,他也要聽過。若是ARC的工程部門決定要更換零件,大至變壓器,小則線路板上的小零件、接線,甚至內部用線的絞繞,也要經過Warren的聽測認可。每部成品出廠前的聽測過程要花上15-20分鐘,或許在我們看來這似乎沒甚麼,而且覺得聽個15-20分鐘就能聽出一部機器的所以然,還真是不簡單。但對製造商來講,時間可是成本,ARC堅持這麼作也是為了聲音水準,即使是個小零件也不能輕易放過,這樣才能維持High Definition的標準。

 

圖中這位表情專注的先生就是ARC的傳奇門神Warren Gehl。他是業界出名的「金耳朵」,每一台ARC的器材出廠前都要經過他親耳聽過,必須Warren點頭,這機器才能出關,否則就會送回去檢查。


Brandon還告訴我們,事實上Warren還具有工程方面的長才,尤其是在避震處理上。他找了張ARC的CD player內部照片給我們看,他指著Philips Pro2的轉盤機構說︰「你們看到這個Pro2的轉盤上所有不是Philips原廠製作的部分,包括鋁合金上蓋、下方的避震阻尼零件等,都是出自Warren之手。」事實上,Warren在進入ARC之前不僅有長時間工業與航太避震的工程經驗,他也曾設計出許多音響上的避震零配件,特別是多款為類比器材使用的避震墊,其中他所設計的一款CD墊曾被ARC長期使用,也因此為雙方的合作關係結下良緣。

 


寧可長期培養新客群,也不犧牲聲音表現

我問Brandon,現在有些Hi End公司開始注意到年輕人的市場,且著手生產一些較低價位的入門級器材,ARC對此趨勢的態度如何?Brandon表示現在的年輕人獲得音樂的方式很多元,而且有各種行動裝置可以方便地聽音樂,但他們需要親身體會高階器材所能帶來的聽覺經驗。一個歐洲代理商就曾和他分享經驗,年輕族群確實買不起上萬歐元或美金的器材,但他們可以先從較平價的廠牌下手,一步步體會更好的音響所發出的美妙聲音;單是這樣,那位代理商也培養出了一些年輕的ARC客戶。ARC認為雖然平價市場不是他們的舞台,可是一旦人們聽到ARC器材所放出的音樂,就會認識到單是用手機和隨身耳機聽見的聲音,是完全無法與之相比的。那ARC怎麼跟年輕族群的聆聽習慣建立橋樑呢?數位輸入介面就是窗口,Brandon說ARC的數位器材有棒的USB DAC,包括GSI75也有,這讓用戶可以享受到非常出色的音樂聆聽,而這正是年輕消費族群所習慣的聆聽方式。至於無線串流播放,ARC則暫不考慮納入設計,因為無線串流的技術更新的太快,對於ARC這種希望用家能長期使用自家器材的廠商來說,這有違其產品製作初衷。

ARC足和任何器材搭配

我又好奇問他,以ARC現有的類比與數位線路豐富經驗和卓越技術,未來是否考慮將其產品線予以延伸,比方設計出自己的黑膠轉盤或是當前正熱的主動式喇叭?Brandon很謹慎的回答我,ARC的確不是沒有能力設計這類型產品,但是要考慮到他們與整個音響市場的平衡和互動關係,這也關係到ARC在整個Hi End市場上的產品定位。由於ARC擁有多款唱頭放大,價位跨距從2千美金到3萬美金都有,因此他們足以與市場上各價位的Hi End黑膠唱盤組成優秀的類比系統;事實上,他們也的確和很多類比廠商保持密切的關係。他們並不想被市場認定為只適合與某幾種廠牌的器材互相搭配,然而,這常常不經意地因為代理商和經銷商的固定搭配,而在消費者心中形成這種偏頗的印象。ARC希望消費者能認知到,ARC的器材可與任何市面上的音響品牌搭配,它是具有高度搭配彈性的器材。

 


走過45年的製作哲學,仍舊如一

Brandon表示,ARC從Bill Johnson創立公司以來,就一直抱持High Definition的製作信念。即使當持很多人不能理解他為什麼還要擁抱真空管,而不採用功率更大、速度更快的電晶體;Johnson還是堅持自己對音響設計的理念,他想還原的是音樂本身,而不僅是追求大動態、快速度的音響刺激。因此,ARC的工程師們多年來費了很大的功夫,讓真空管音響也能發出驚人的動態、豐富細節、瞬變速度,但他們也努力保有音響的音樂性,讓人能從中聽見不只是聲音,更能享受到音樂本身。這樣的製作哲學到現在還是不變。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鈦孚
電話:+886-2-2570-0395
網址:www.aute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