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閱讀 3039次

 

 

 

文•林治宇 圖•林治宇

 

Admonitor書架喇叭可說是義大利Capriccio Continuo的當家花旦,上市多年以來,前後曾推出不同等級的數個版本,一貫的精準、鮮活、華麗走向,豎立起Capriccio Continuo的品牌風格。現在最新版的Admonitor Première已然上市,高音也開始採用平面振膜單體,將Admonitor系列帶入一個嶄新的面向。同一時間,Admonitor的好搭檔Submonitor低音柱也進入MKIII世代,而且變革更大,從單體、分音器到內部結構全面翻新,根本就是一個全新的產品了。這次來到巴洛克,就是要試聽Première與Submonitor MKIII的組合,體驗新一代的CC之聲。

 

不論是Admonitor,還是Submonitor,均經過重大變革,從單體、分音器到內部結構全面翻新,那就是新的Admonitor Première與Submonitor MKIII的組合,新一代的CC之聲。

改用氣動式高音

Admonitor Première(以下簡稱Première)在音箱部分是沿用過去的設計,使用高密度聚合物的三明治式材質,傾斜面板,然後搭配黑色鋼琴烤漆塗裝,維持著沈著貴氣又帶點神秘感的氣質,不同的地方在於高音單體與分音器線路。

Première所使用的高音單體有個很讚的名字,叫做FAST,一聽就覺得很厲害。FAST是Folded Aero Striction Transducer的縮寫,說得挺複雜,簡單地講就是海爾博士發明的海爾氣動式高音。氣動式高音的原理是把整張振膜加以折疊,音圈直接印刷在振膜上,如果把這張振膜攤開,你就會發現它的面積有多大。這表示氣動式高音可以接觸到的空氣更多,因此效率更好。也因為折疊的關係,氣動式高音與一般平面振膜高音驅動空氣的方式不同,鋁質絲帶高音是前後運動來震動空氣發聲,氣動高音卻比較像是擠壓空氣,把空氣用力推出去發聲,因此它在單體有效的頻寬之內,都有優異的暫態反應。除了上述的優點外,平面高音的頻寬表現更好,因此可以把分頻點設得較低,讓中低音單體負責的頻寬窄一點,而得到更好的頻段銜接。

 
Première的高音改用氣動式高音,接觸到的空氣更多,因此效率更好,只要在單體有效的頻寬之內,都有優異的暫態反應。

此外,FAST高音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麥克風效應更低。單體的原理就是麥克風原理的倒反,高音單體的反應更靈敏,因此麥克風效應更顯著。高音振膜會拾取低音振膜的震動,產生回傳電流,但FAST振膜與低音振膜的運動方向相互垂直,而非平行,因此不易被低音影響而產生互調。

 


新設計的分音器

在分音器部分,Première使用了Transfert 0技術的進化版,稱為Transfert20Z,簡稱為T20Z分頻技術。T20Z有何厲害之處呢?就是可以減低單體與分音器的反電動勢影響。所謂反電動勢,是指當擴大機的電流輸入喇叭時,喇叭產生的感應電勢又傳回擴大機而影響驅動力,因此擴大機會有阻尼因數這項數據,因數越高越能抵抗反電動勢。據Capriccio Continuo表示,雖然分音器的功能是讓不想要的頻段不會輸入單體,但伴隨而產生的反電動勢,卻會影響被排除掉的頻段的表現,而T20Z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使擴大機可以更專一地驅動喇叭。

 

Première的中低音單體則是新發表的5吋Ariacell GTi / Zellaton 32單體,內層是一種發泡材質,表層則由蒸鍍鈦加上特殊矩陣結構的碳纖維,組成出的三明治式振膜既輕又堅韌,又有不錯的阻尼效果,可以再生出反應快、清晰,又有厚度的中低頻。

Première的中低音單體則是新發表的5吋Ariacell GTi / Zellaton 32單體,其最大優勢便是那片特殊的三明治式振膜。它的內層是一種發泡材質,但不是普通的發泡材質,而是在振膜的不同位置採用不同的發泡程度,使得外圈的密度較高(氣室較小),內圈的密度較低(氣室較大),這是因為不同頻段的聲音在振膜上產生的區域不同,因而有此設計。振膜的表層則由蒸鍍鈦加上特殊矩陣結構的碳纖維組成。蒸鍍鈦非常薄,重量極輕,碳纖維則提高了阻尼效果與韌性,又不至增加太多重量,而那片發泡材質內部大多是空氣室,還是輕,因此組成出的三明治式振膜便是既輕又堅韌,又有不錯的阻尼效果,可以再生出反應快、清晰,又有厚度的中低頻了。

採用許多全新技術

接著來看Submonitor MKIII低音柱。Submonitor MK3是專為Admonitor Première與Admonitor 311設計,可以無縫接軌成一個3.5音路系統,也就是幾乎等同於中大型落地喇叭的揚聲系統了。Submonitor MKIII與前代最大的不同,是將2顆跑馬場單體,換成3顆165 mm低音單體。單體振膜的材質為奈米碳纖維,從表面紋路即可分辨。

 
Submonitor MKIII與前代最大的不同,是將2顆跑馬場單體,換成3顆165 mm低音單體。單體振膜的材質為奈米碳纖維,從表面紋路即可分辨。

不僅單體換了,整個結構也大幅變更,由過去的背輻射式設計,改成更複雜的系統。Submonitor MKIII的3顆低音單體負責的工作不太相同,上方的那一顆與Première協同工作,採一階高通95Hz,功能是為了增加Ariacell GTi中低音單體的發聲面積,也就是說,它的低頻與Première有一小部分重疊。下方的2顆165mm單體則使用新開發的EAARR(Enhanced Active Auxilary Radiator Reflex)技術,是以一階加三階的Transfert20Z低通分頻,負責45Hz以下的頻段。這2顆低音單體位在同一箱室內,並有一個向下流通的低音反射孔。在箱體下方,前後各有一個金屬支撐架,藉由長的角錐將Submonitor MKIII架高,以利氣流進出。以數據來看,其低頻延伸可達27Hz,規格十分優異。此外,Submonitor MKIII的前障板亦採取傾斜設計,恰好可以與Première結合成一致的傾斜面。

 
正確的接線方式如圖,喇叭線先接到Submonitor MK3下方的端子,再從Submonitor MK3上方的端子跳線至Première的端子。

 


龐大的規模感

試聽工作在CC代理商巴洛克公司的聆聽室進行,搭配全套Electrocompaniet器材,包括EMC 1 UP唱盤與4.8前級,後級則是AW400單聲道後級。試聽全程都用Admonitor Première與Submonitor MKIII的組合聆聽,為求方便起見,以下就用P/S System來稱呼這個組合好了。

照例巴洛克朱先生先播放一些他認為P/S System最適合表現的音樂給我聽。一路聽下來,與其說哪些音樂P/S System適合播放,倒不如說哪些不適合播放,因為一下子就可以說完:P/S System好像沒什麼音樂不適合的!P/S System的低頻量感非常豐富,厚度絕佳,聲底極為飽滿,又能維持清楚的層次與彈跳活躍感,更重要的是,它的高頻在豔麗中又保有非常柔順的質地,完全不衝、不刺激,播什麼都好聽,所以我可以幾個小時下來用大音量聽了各種類型的音樂而不覺疲累。

 

要能夠什麼都播得好,豐富的低頻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P/S System的低頻可說是質量俱佳。以比利時鋼琴家Julian Gorus演奏李斯特的「巡禮之年」為例,我聽的是「瑞士」的第1段《威廉泰爾禮拜堂》,這首5分多鐘的曲子從頭到尾都是慢板,但是起伏非常大,曲勢從莊嚴肅穆轉至宏偉激昂後,再以莊嚴做結。在許多肅穆的樂段,常伴有踩住踏瓣的低頻延長音,藉由P/S System可以聽到豐潤而有層次的琴體共鳴感,伴隨龐大的音像規模感,有如完整的平台鋼琴琴體,不免讓人肅然起敬。如果此時延長的低音聲部少了清晰的質地與紮實密度,那種深沈的氣氛就不免打了折扣,也就不易表現出李斯特受宗教感動的心情了。

低頻量感豐厚 衝擊力強勁

 
繼續考驗P/S System的低頻,我拿出「jungle boldie」爵士三重奏專輯。這張Turtle公司發行SACD錄得非常發燒,但不失自然。當中的第2軌《Bouzouki wars》是整張專輯最爆棚的一首,鼓的部分極為吃重,背後還有電貝斯與低音大提琴撥奏襯底,是測試低頻表現的好材料。由於錄音錄得非常好,這首曲子在一般系統下都能有結構分明,層次清晰的表現,但能夠像P/S System這樣低頻量感如此豐厚,衝擊力如此強勁,規模如此雄偉,輪廓與質地又如此清晰的,恐怕就不多見了,爽度簡直要掀屋頂。我覺得,P/S System能有這樣的表現,除了器材本身的素質條件外,調音者本身的功力尤為重要,尤其Submonitor MKIII的低頻是這樣的豐富,更加考驗搭配與調校的功夫。

 
接著播放Artemis弦樂四重奏演奏舒伯特作品第15號。同樣的,P/S System優異的低頻量感與中頻厚度,讓弦樂器透過共鳴聲散發出迷人的氣息,軟中帶韌的弦樂線條讓氣質更顯優雅。P/S System的高頻十分圓潤柔滑,表面像是帶了一層油光,甜潤怡人。雖然Première換成了氣動式高音,仍保有Admonitor慣有的鮮麗脫俗又帶點豔麗的美,但多了的圓融柔美,則更添小提琴嬌媚的表情。附帶一提,聆聽此曲時,P/S System的低頻有點過濃,而且尾巴拖得長了一點,讓聲音不夠靈動。我當下把我的感覺反應給朱先生,他走上前去,只把喇叭拉近了一點點,也就是距離側牆遠了一些些,減少牆壁對低頻的增強效果,就把聲音調整到恰到好處。嘿嘿,這次我又學到一招,收穫真是不少。

義大利陽光般的燦爛與風華

 
接著來聽大編制的曲子,我選的是阿格麗希演奏蕭士塔高維奇第1號鋼琴協奏曲。面對這麼困難、複雜的曲子,P/S System卻是一副好整以暇的態度,用一種很開放、很自然、很輕鬆的方式演繹這首高潮迭起的樂曲。在弱的樂段依然可以聽到很好的低頻層次感,而強的時候P/S System也能承受龐大的音量與功率,表現出均衡的音場與龐大規模感。必須要提的還有高頻。此曲中鋼琴觸鍵明確而有力,音粒清脆明亮,更棒的是泛音非常豐富,音粒彷彿帶著光輝,在空氣中飄散而不絕於耳,音色中則充滿水分而有著晶潤質感,讓人耳目為之驚豔。

 

隨後,朱先生拿出一張CD,是Helen Sheppard的《Hello Tomorrow》爵士演唱專輯。這是ATD自己錄製的CD唱片(ATD是CC的公司名稱,CC是品牌),錄音時用的鑑聽器材便是Admonitor,而且是採用錄音室現場錄音的方式,未經後製剪輯。既然如此,用P/S System聽《Hello Tomorrow》,不就等於是還原錄音現場了嗎?透過P/S System的播放,我聽到非常活生的現場感,整個氣氛極為活躍熱烈,人聲浮凸有致,音場十分靠近,音像規模龐大,低頻大港又彈跳,真的有來到錄音室現場的感覺。事實上,P/S System所提供的是一種直接、充實、熱情、豔麗又真實的整體感受,散發出義大利陽光般的燦爛與風華,讓音樂格外的吸引人,也更具聆聽上的樂趣。

器材規格

Admonitor Première
型式:2單體2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喇叭
使用單體:FAST平面式高音×1,130 mm Ariacell GTi三明治式中低音×1
效率:87 db/2.83V/m
頻率響應:39 Hz – 21 kHz
最大音壓:103 dB
平均阻抗:4-8 Ω
建議擴大機功率:25 - 100瓦
尺寸:350×185×280 mm (H×W×D)
參考售價:278,000元

Submonitor MK3
型式:3單體EAARR被輻射式低音喇叭
使用單體:165 mm 奈米碳纖維低音×3
效率:88 db/2.83V/m
頻率響應:27 Hz - 135 Hz
建議擴大機功率:25 - 200瓦
尺寸:748×185×415 mm (H×W×D)
參考售價:338,000元

進口總代理:巴洛克
電話:(02)2516-7050
網址:www.ansbac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