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閱讀 4269次
文•郭漢丞 圖•郭振榮

 

 

 

日前美國Light Harmonic副總裁Gavin Fish訪台,為自家新產品站台,這家公司成立於2010年,雖然是一家很年輕的公司,但是旗下Da Vinci DAC已經在Hi End音響圈備受矚目。

Gavin第一次在台灣與諸多音響媒體見面,開宗明義先介紹Light Harmonic這家公司,他們在2010年成立,公司設計在加州首府薩加緬度。第一部產品稱為Da Vinci,是一部設計與眾不同的DAC,推出之時已經追上384kHz,而這次發表的新產品事Da Vinci推出孿生兄弟款,稱為Da Vinci Dual DAC,除了PCM的384kHz高規格之外,還增加了DSD解碼。

 

美國Light Harmonic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很年輕的公司,副總裁Gavin Fish日前訪台,為旗下Da Vinci DAC站台。


二合一的Dual DAC

為什麼稱為Dual DAC?很簡單,這根本是把兩部DAC做成一部機器!什麼意思?原本Da Vinci DAC是單純的PCM解碼,可是當他們打算設計DSD解碼時,根本不打算和PCM部分搞在一起,而是單獨設計DSD解碼,包括時鐘校正都各自獨立,電源供應包括穩壓與整流現路也獨立,只有變壓器部分共用。這下子您可理解為什麼Da Vinci Dual DAC變貴很多的原因,原本Da Vinci DAC的美國參考售價為20,000美金,可是Da Vinci Dual DAC變成31,000美金,您多付出的價格根本是多買一部DSD解碼,但價格沒有貴兩倍是因為機箱和變壓器沒有變兩套,所以還是比買兩台DAC便宜。

許多人看到Da Vinci DAC時,都會對其特殊的造型感到好奇。Gavin表示,雖然機器的造型很特殊,但是他們相信「Form follows Function」,所以特殊的造型是為了功能而設計。獨特的造型讓Da Vinci DAC上下分為兩部,底部是電源供應,頂部則是數類轉換線路,藉由機箱的特殊設計,把可能相互干擾的兩個部分獨立分離。

 

新款Da Vinci Dual DAC,除了PCM的384kHz高規格之外,還增加了DSD解碼,除了共用電源供應,其餘部分皆各自獨立,可說是把兩部DAC做成一部機器!


Gavin說,有些人覺得Da Vinci只不過是一部DAC,有必要做得那麼大、那麼重嗎?這就不得不講到Light Harmonic創立的背景了。Gavin表示,公司創辦人Larry Ho其實最愛的是黑膠,如果有選擇的話,Light Harmonic這家公司根本是類比音響的信奉者,但有趣的是Da Vinci卻是一部純數位器材,而不是黑膠相關產品。

為什麼愛好黑膠的Larry卻來設計數位產品?Gavin說Larry本來愛聽的都是黑膠,但因為Larry家裡準備迎接小Baby,他怕小朋友出生之後,會搞壞他的黑膠唱盤,所以打算把自己的黑膠收藏數位化,因此Larry設計了一部ADC,想把類比轉成數位檔案,可是數位檔案重播還是需要DAC,Larry找遍了市場上現成的DAC,沒有一部讓他滿意,於是自己動手設計,也就是Da Vinci的原型。

 

特殊的機箱造型把線路與電源一分為二,頂部為數類轉換線路,底部則是電源供應,內藏三組獨立供電,各自負責面板與USB介面、數位線路和類比線路三個部分,確保相互干擾降到最低。


與一般DAC大相逕庭

故事當然不是到這裡就結束了!當Larry完成了「自己要用的DAC」時,許多朋友來Larry家裡聽,紛紛表示意見,希望Larry把這部自己要用的DAC變成真正的產品,那麼好的聲音,肯定有市場。Larry自己怎麼說?答案很清楚,既然這麼多朋友勸進,那就恭敬不如從命,於是在2010年推出第一部Da Vinci DAC。為什麼叫Da Vinci?自然是向藝術工藝大師達文西致敬。

Gavin把話題轉回「設計來自功能」,Da Vinci的每一個設計都是「有道理」的。前面講過,特殊的機箱造型把電源與線路一分為二,成為獨立機箱。底部還有特殊之處,內中藏著3組獨立電源供應,各自有獨立變壓器。幹嘛要三組獨立供電?答案揭曉,面板與USB界面使用一組,數位線路使用一組,類比線路使用一組,把這三個部份分開供電獨立,確保相互干擾降到最低。好吧,這樣的設計理念不算新穎,可是這種「從根本做到好」的精神,可見Da Vinci賣的是真才實學,而不是花拳繡腿,把機箱做得大大的好看而已,裡面滿滿都是好料。還有,Da Vinci刻意不做分離式機箱,Gavin解釋這樣才會讓線材路徑最短,目的很簡單,越短的訊號傳輸路徑,Jitter時基差越低。

好料不止電源供應,Gavin說Da Vinci的設計違背了許多一般設計DAC的法則,譬如他們堅持使用純A類放大,而且設計雙單聲道差動放大線路,這些線路都是Light Harmonic慢慢用晶體砌出來的線路,而不是一般市面上現成的IC晶片或OP放大,因為要自己砌晶體放大線路,製作難度很高。還有,純A類放大一定會熱,可是Da Vinci裡面沒有裝風扇,怎麼散熱?Gavin說機器上半部突出來的角,底下有孔洞,藉由內部流體力學的設計,這些孔洞會自然地流通空氣(藉由溫差獲得自然對流),又是一項「設計來自功能」的實踐,這樣就不需要會吵人的風扇了。

 

Da Vinci所使用的純A類放大、雙單聲道放大線路與R2R DAC部分,皆由Light Harmonic自行製作,非一般市售晶片或OP放大。


384kHz規格的R2R DAC

機箱的學問還沒講完,Da Vinci上半部的機箱,夾著壓克力燈光,好像是為了好看,但Gavin說硬的材料中間必須是軟的材料,作為「硬機殻」的阻尼(Damping),壓克力剛好是軟性阻尼材料。還有,內藏的燈光也可做溫度控制,如果溫度太高,燈光會變弱,溫度太低,燈光會提升,藉此控制機器內部工作溫度。機器工作溫度穩定很重要嗎?非常重要,這樣元件才會在最適當的條件下工作。

不光是機箱和純A類放大難做,Light Harmonic的DAC部份更是難做。哪裡難?買現成的DAC晶片不就搞定了,花錢了事,何難之有?抱歉,如果這麼簡單,Larry也不會找遍市面上的DAC都不滿意了。那麼Larry Ho怎麼做?他發現老式的R2R DAC非常好聽,比起目前所有的DAC晶片都要好,所以他動手製作R2R DAC。咦?老式的R2R Ladder DAC哪裡難?不都說是「老式」的DAC了嗎?抱歉,以前只做44.1/48kHz,R2R Ladder DAC就已經很難做了,現在要把規格拉到384kHz,每一個Ladder都需要精密電阻,加上Da Vinci用很貴的日本製精密電阻,零件就已經很貴了,再加上手工製作,您就知道R2R Ladder DAC雖然不是新穎的科技,可是要從44.1/48kHz拉到384kHz的規格,那可就是巧手細功了。好,既然是R2R,也代表Da Vinci內中使用的是Delta Sigma轉換。

 

上半部機箱的壓克力燈光夾層採用軟材質,以作為「硬機殻」的阻尼材料,內部燈光有溫度調節功能,藉此控制機器內的工作溫度。


 


獨立線路 共用電源

因為Da Vinci問世相對晚近,所以一出場就有USB界面,當然,AES/EBU與SPDIF一樣也沒少。介紹到此,Gavin講的都還是Da Vinci DAC,還沒講到新的Da Vinci Dual DAC,新版哪裡不一樣,就是多了DSD解碼,而且是獨立的Pure DSD DAC線路。當然,DSD很難做R2R Ladder DAC,Gavin說技術上當然有可能,但是線路板的尺寸會大好幾倍,以Da Vinci現有的機箱,肯定裝不下去。簡單講,Da Vinci Dual DAC就是一部機器裡面裝兩個獨立的DAC線路,一個是PCM,一個是DSD,兩者各自還有獨立穩壓與整流,只有變壓器共用。此外,Da Vinci執行PCM解碼的時候,DSD線路不工作,根本也不吃電,所以也無從產生干擾。相同的道理,當DSD解碼工作時,PCM也關閉,真是有潔癖設計。

Da Vinci Dual DAC的設計還遵循另外一個信念,就是「極簡」的設計。什麼意思?就是盡可能減少濾波,Gavin解釋,濾波總是會損失一些能量,但是根據能量不滅定律,這些能量會用其它的形式呈現,經常是額外噪訊的來源,所以Da Vinci的PCM解碼線路沒有任何濾波。至於DSD部分則有兩組濾波,Gavin說DSD的規格雖然很好,但是缺點是極高頻的噪訊大,不可能完全不濾波,可是他們盡可能簡化設計,只有用兩組「必要」的濾波。

 

三個校正時鐘,分別給USB Clock、Multiple 44.1與Multiple 48,使用的是傳統石英振盪器,石英的尺寸與品質同樣是Light Harmonic精選的元件,以控制其準確度。


這個「極簡」的設計原則,也和Light Harmonic的公司名稱有關。本來我們以為Light是光的意思,加上Harmonic代表明亮的和聲,結果Gavin說在他們的想法中,Light代表的意思是「輕」,而不是「光」,所以這家公司好像應該翻譯為「輕輕(淡淡)的和諧」?好吧,英文是人家的母語,要怎麼想像,我們尊重一下原創。

傳統石英校正時鐘

除了線路製作難度高,Da Vinci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好聲關鍵,就是校正時鐘,他們在一部機器裡面裝了三個時鐘,分別給USB Clock、Multiple 44.1與Multiple 48。什麼意思?USB界面要時鐘,44.1kHz與其倍頻用一個時鐘,而48kHz與其倍頻再用一個時鐘。校正時鐘用的是什麼?傳統的石英振盪器,當然,規格也是Light Harmonic精選優質元件。

等等,人家其他Hi End廠家不也有人做獨立時鐘,而且用的是號稱更精密的原子鐘,如果Da Vinci重視時基校正,而且標榜Hi End,怎麼不用原子鐘?Gavin說他們真的嘗試過,但是Larry告訴他,原子鐘校正雖然準確,可是沒有已知的原子震盪準確度等同44.1kHz或48kHz,要從自然界找最接近的元素,那就是銣,但是還有些許誤差,44.1/48沒感覺,當倍頻提高的時候,誤差會更大。可是石英震盪的準確度,決定於石英的尺寸與品質,這部分可以控制,只要找尺寸更大的石英,規格品管更好的元件,準確度會比原子鐘更高。

 

身為Light Harmonic第二項產品,Light Speed USB 線共有兩款,一款為一線式USB,另一款則將電源供應與訊號分離,中間可外加Spacer,讓電源與訊號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


 


超大頻寬USB線

目前Da Vinci與Da Vinci Dual配備的USB界面,規格還是USB 2.0,不過Gavin說他們本來就採用模組化設計,如果日後USB 3.0在音訊傳輸的規格底定,Light Harmonic 馬上可以提供USB 3.0的升級模組。原則上此間代理商應該可以直接更換,不需要送回原廠,但是費用與相關細節,要等到USB 3.0的音訊傳輸規格確定後,Light Harmonic才會宣布升級條件,不過Gavin強調的是Da Vinci已經是USB 3.0 Ready的USB DAC了。

因為有了USB界面,Light Harmonic順理成章的第二項產品,就是Light Speed USB Cable。Gavin表示這款USB線採取相當不同的設計取向,外觀並不好看,也不粗壯,但是他們從規格上著手,把頻寬拉到前所未有開闊。這款USB線的頻寬有多開闊?答案是10GHz。這個數字看起來沒很厲害,家裡的滑鼠用的都已經是2.4GHz,可是10GHz的USB線頻寬,只應付USB傳輸的480MHz頻寬,真的是開了一條二十線道的高速公路,專門給法拉利飆車,480MHz的頻寬絕對不可能在10GHz的USB線裡面遇到任何障礙,也就是利用超大頻寬的USB線,讓訊號通過幾乎不可能損失。

 

Light Speed USB具有10GHz的超大頻寬,讓訊號通過時幾乎不會遇到障礙或損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Light Harmonic的USB線採終身保固,不論任何理由他們都會直接幫您換一條新的。


Light Speed USB線雖是一項產品,實際上有兩款,其中一款把電源供應與訊號分離,中間可外加Spacer,讓電源與訊號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為什麼要把訊號與電源兩條線分開?答案很簡單,這樣電源噪訊就不會干擾數位訊號。不過另外一條沒有分開的Light Speed USB線,並不是偷工減料,Gavin說因為Da Vinci的USB界面本身有供電(Self power USB Bus),所以不需要從電腦端的USB取得電力,如果用家買的是Da Vinci DAC,就可以買單一條線的Light Speed USB線,如果用的是其他從電腦端供電的USB DAC,那就買雙線版本的Light Speed USB線。價格呢?兩個版本都一樣,而且Gavin還說他們家的USB線採終身保固,而且是「不需要任何理由」都保固,就算您家裡面的小貓小狗把Light Speed USB線拿來練牙齒,咬破洞的Light Speed USB線,Light Harmonic一樣提供保固,直接幫您換一條新的。

一個下午的新品發表,副總裁Gavin講了許多Light Harmonic的故事,也分享了許多USB DAC設計的概念。我本來對Da Vinci也是很陌生,只是在音響展上看過聽過,覺得是不錯的DAC,但是Gavin深入的解說,這才發現Da Vinci真是個寶,機器的外觀很炫,但一切的設計都有扎實的道理,這些道理並不是高深莫測,可是每一個部分都要做到好,那就是Hi End的精神落實了。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和申達音響
電話:02-2776-0905
網址: www.audiosummi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