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閱讀 5498次


 

文•Wojciech Pacula;徐孟逵編譯 圖•比鄰提供

在數位Hi End領域中的任何東西都不容易使人感到驚奇。當數位科學不再停滯不前時,這些公司常常提出新的解決方式,不過頂尖的產品畢竟稀少,這種裝置屈指可數。dCS, EMM Labs、Audio Research、Zanden、Accuphase、C.E.C.、Esoteric、Jadis、Ancient Audio 就是製造了世界上最佳CD和/或SACD唱盤的公司。這些廠牌多數都曾出現在我的系統中,而且我也仔細聆聽過它們。我寫這些並非要向你們證明任何事,而是讓你們暸解那些擁有「終極」(ultimate)產品的頂尖數位訊源公司並不多。從這種背景看來,Reimyo 提供的產品可能看起來只有反作用而已。因為這項產品「只」是一台CD唱盤,而 Converter 的核心零件─Burr-Brown PCM1704數類轉換晶片也十分老舊了,另外JVC的K2數位濾波器亦非最新的產品。是的,這就是XRCD和K2唱片所使用的濾波器,而K2 HD也使用了這顆濾波器的改良版本。
 


不過這篇文章是不折不扣的推薦文。讓我們先澄清一點:如果一項科技不能傳送完美的聲音(完美只是個描述用辭彙,因為「完美」並不存在),那麼使用這項科技就完全沒有意義:只有結果才重要,而不是達成結果的方法。當然,達到這麼高品質的聲音科技在許多裝置上是必要且常見的,例如卓越的轉盤、優秀的電源供應器等,但其他的元件可能有非常大的不同。因為Ancient Audio、Jadis、Zanden和Audio Research在他們的輸出級使用真空管,而其他公司則使用晶體。dCS和Accuphase提出了SACD解決方案;其他公司則選擇CD唱盤。這些公司使用升頻(unsampling)、超取樣(oversampling)或者不採用它們─Zanden是基於Philips TDA1541 S1 Converter的產品,不過關掉了超取樣的功能。只有一件事似乎是相同的(除了C.E.C.之外,不過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在大多數CD唱盤裡幾乎毫無例外地採用了Philps CD-Pro2LF(和較早期的CD-Pro2M)轉盤。在 SACD 領域則有兩種解決方案:Accuphase的專利轉盤,或Teac的 NEO-VRDS(dCS和Esoteric兩家公司採用)。除了Accuphase的DP-700和Audio Research 的CD7 Reference 以外,所有的裝置都是分開的─從EMM Labs和 C.E.C.的兩件式,和Ancient Audio的三件式,到Esoteric、dCS和Jadis的四件式都有。

世界上最棒的CD唱盤

當我們暫時忘掉 K2處理器時,分離式的Reimyo CDT-777 + DAP-999EX似乎無聊而且中庸。它由轉盤和DAC這兩個元件組成。這是一台單純的CD唱盤,它無法播放SACD或者DVD-Audio。我們也沒辦法拿它來播放任何MP3或是 WMA檔案。它只能讀取SACD光碟中的CD層。轉盤是之前提到過的Philips裝置,而唱盤本身是經典的上掀式設計。DAC的輸出級是晶體,不過數位訊號已經由DSP處理過。這不是什麼重要的事,不過我們必須注意到一些事情:特製的Harmonix腳墊,或僅在轉盤區就有三個R-core變壓器。接著,我們現在可以提了─K2處理器。不過就我的意見,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棒的CD唱盤(註:「就我聽過的來說」;我寫下句話時有些遲疑,因為 Lektor Grand SE Ancient Audio 和 Jadis JD1 MkI + JS1 MK III 和它有相同的品質,不過我必須做出一個決定。)它同時也是唯二可以直接和最好的黑膠唱盤比較的唱盤之一(另一個是 Lektor),我可以為我的說法負完全的責任。這比整體測試包含更多意義。
 

要評鑑一個傳奇並不容易。就算我試過不少器材但卻不是從開始就一帆風順。不過在第一天試聽之後,當這台唱盤仍像頑石一樣冷、只經過 16 個小時的熱機時,我就已經知道一件事:它是台極佳的器材。所有送到我那的Reimyo裝置都是直接由日本的木內和夫先生(Kazuo Kiuchi)送來的,並由我親自在我家開箱。而我等不及這組裝置在一旁熱機了,我直接將這台日本唱盤放在我原來放Lektor Prime的位置。正當我在寫關於整體系統的文章時(慾望的總和),一開始我使用Prime作為DAP-999EX的轉盤(經過數位線連接到DAC),之後則用Reimyo轉盤取代Lektor。雖然我已經寫了那篇文章,我必須再強調一次,數位轉盤可以造成很大的差別。我的Prime作為一台轉盤十分傑出。不過它還只是半成品,不論我們事實上是否有使用它,輸出級電路,包括在其中的耗電真空管都是永遠開啟的。在這個層級,每個細節都可能是個難題。

足以和類比唱盤一較高下的聲音

這台DAC本身是傑出的,但同時也帶有一些爭議。因為我將它接在一台非常有趣的converter Weissa DAC1 Mk2之後,(和一台S/PDIF轉AES/EBU converter一起使用─這是為了讓同樣的訊號平衡)。我可以將轉盤拉出這個等式外,只比較下列DAC的不同:Ancient、Weiss 和 Reimyo。後者的聲音十分滑順、飽滿並帶有一絲暖意,這是唯一足以和SME 10A與Dynavector DRT XV-1S cartridge轉盤一較高下的聲音。我的Lektor似乎更為精準。不過在這個比較中,它缺乏了某種類比唱盤和Reimyo DAC所具有的自由感和超絕的滑順度。後者並不具備高度精準的低音,在這個音域,Ancient Audio唱盤幾乎總是包含更多細節。
 

因為整體來說,這台DAP-999EX的聲音是著重在中頻的部分,這是因為它稍微縮減了1~2 kHz 的低音域(sub range)。這就是DAP-999EX連上CDT-777以外的轉盤時的聲音─從我當時聽的唱片Only the Lonely聽來,法蘭克辛納屈聲音的一部分被縮減了,這導致了一個無比豐沛、飽滿的聲音,卻不帶有擾人的明亮度。不過,就在剛從Prime換過來的時候,可以聽到這是故意這麼製作的,在錄音室的某個人希望它聽起來像這個樣子。我認為我選錯了唱片,所以我換成了來自美國版Entertainer of The Century的Come Dance With Me!這個版本比歐洲版更為鮮明且有生氣,不過一切還是沒有改變。

Tsuyoshi Yamamoto三重奏的Autumn In Seattle也一樣,不過在聽這張唱片時,我有了一些想法,也許我並沒有選錯。儘管在它的聲音光譜中的一部分有著顯而易見的陰沉,Tsuyoshi Yamamoto的觸鍵一如往常有力而嘹亮,比Lektor的聲音更佳。但很難判斷他們是否聽起來更好了或者相反,因為我並不是經由錄音室認識他,而是藉由唱片,但Reimyo的聲音更像是我以前從這個三重奏為Three Blind Mice所準備的黑膠唱片Misty和著名的Midnight Sugar所聽到的聲音。在聲音中存在著衝擊力和優美的回響。所以我很快地回到人聲─Sings Lullabys of Birdland中的Chris Connor和Miasto Mania中的Maria Peszek─結果還是相同:柔化人聲較高頻段的部份帶來些許暖意,並降低了整體的音調。

更緊湊自然的聲音表現
 

Harmonix HP-102線材為原廠標準配件。

所以我只剩一件事可以做:卸下轉盤。之前以為我會玩這台DAC一個星期,在這個期間可以順便熱機。在CDT-777加入後一分鐘,馬上就顯示出為什麼會有這種聲音調校。這台DAC本身(不過使用了Harmonix HP-102線材)在「類比」的方面非常傑出,不過它的聲音並不完全中立。在這裡,缺乏中立性和聲音不自然相關。從Lektor Prime轉換到Reimyo時,所有事都變得更「重要」,表現更誇張且音量更強烈。我稍早提到的縮減並沒有消失,它依然存在,不過由於週遭的表現,使它更緊湊而自然了,因此我不再注意到它。為什麼?因為,這是我的想法,我試著找出針對那個問題的答案有好一段時間了,在聲音上平坦的頻率響應比過度熱情更糟。我確信,如果我們測量這台DAP-999EX的話,頻率響應會是非常平坦的。不過它聽起來仍然與其他的「平坦」器材不同。我不知道這是如何做到的,我並非製造者,不過依一貫的測量標準來看,我們得到了一個新的音質。因為Reimyo系統擁有一種全新音質。

它的聲音真的與優質黑膠唱片所發出的聲音相同。它與一台以Philips TDA1541A 為基礎的唱盤(在沒有超取樣和輸出過濾的情況下)相似─Abbingdon Music Research CD-77,不過為了絕對一致性和飽滿的聲音的所付出的價格可以清楚地聽出來─解析度低。在這裡卻沒有這種情形。我們得到了一致性、飽滿度和一個十分溫暖的聲音,卻沒有上述的缺點。我很快地用我最愛的樂團Modern Jazz Quartet的唱片確認了這件事:Pyramid和the Sheriff,這些是Atlantic 60th系列出色的重刻片。電顫琴音色的鮮活真是太棒了!就連我都吃了一驚,這套系統處理動態(微動態)的方式多麼自由。然而對 Reimyo 來說,整體是最重要的。它並沒有喪失細節,這不是那種會這麼作的器材,不過它是從外部著手處理,我們聽到了融合在深處的每一個聲音,不過從整體來看,卻又是一種填滿喇叭之間場域的整體手法。使得傳遞非常地自然。

更溫暖而飽滿的音質

我的Lektor卻從另一方面處理那個問題。嗯─它嘗試了,但沒有達成。Lektor Grand SE倒是達成了這個目標。而從這個方面來看,錄音似乎變得不同了。第一眼看來,每件事似乎更清晰、精確了。而我認為,Grand SE在最低的頻段比Reimyo更精準一些。 但後者則更具有一致性。聆聽這個波蘭產品,我們可以知道這是頂尖的數位科技。我們得到一幅協調的美景,和一個一致的聲音:優異的精準、飽和等,不過更為強調以新的印象使人驚奇,並以音樂家和樂器的「存在」讓人入迷。和 Jadis 所表現的比較起來,Reimyo 還要更進一步,它不從所有可能的觀點來看待,而是大量集中在理智和感情方面。這就像是一種情感和觀念的增壓器。不論聆聽什麼唱片,它發出的聲音是如此驚人地「類比」,就像這是唯一看待事情的方式。而這個描述並不是要用來嘲笑任何事,而是認真的跟優秀類比器材做比較。這就是我記憶中SME 300/II所發出的聲音。層級不同,但方式是一樣的。
 

不過你必須在聆聽Reimyo之前或之後試聽Lektor Grand SE,這是為了要比較我們的期待。這台波蘭唱盤似乎將「清晰的」音質與空間比例,或是加諸樂器的反響詮釋得更好。而聆聽 Reimyo 時,這個要素則無關緊要了。從錄音空間第一眼看來是沒有什麼可以「看的」,因為播放的強度使我們沉浸在其中,並將我們的注意力從其他聲音觀點引開。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暸解到原始和反射聲音中的一致性。現在在聆聽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本質了,不過和 Lektor 的聲音比較起來少了些精準度。不過要做到如此,我們必須想要看到它。通常這個類別是對樂器的聲音是非常重要的。每件樂器都在它該在的位置,不過和 Lektor 不同的是,我們不「需要」看到它。我認為,這可能是唱盤呈現高頻的方式造成的。

Reimyo處理它的方式像黑膠唱盤,衝擊感是略微圓滑,聲音基調是持續而且衰退的。另一方面來說,Lektor 從起音開始確保不漏掉一個音,不過喪失了部分的持續度。這從錄音的嘶嘶聲聽得最清楚。我再重覆一次,我不聆聽噪音,不過我用它來當作一種明確判斷特定器材如何運作的元素。錄音帶的嘶嘶聲(背景噪訊)是如此特別,並且擁有寬廣的頻寬,讓它非常適合拿來做這種工作。我試聽了三張逐年錄製的 Sonny Rollins 的唱片(1956、1957 和 1958):Saxophone Colossus、Way Out West 和 Sonny Rollins and The Contemporary Leaders。現在很清楚了,Grand SE 和 Prime 類似,在高頻有較完整的頻寬。不過同時它也將它和樂器聲連結起來。Reimyo 似乎更溫暖而飽滿,不過在這裡,噪音像匹厚重的布料懸掛在樂器後面。我從來沒有聽過這種聲音 - 噪音有自己的生命,它並不是所謂的「嘶嘶聲」也不是「轆轆聲」,而是有脈動的,沙沙作響的。它並不大聲,比從Lektors傳來的聲音來得小,而且「不同」。

著重於音樂本身的意義
 

DAP-999EX內部有一個的大型印刷電路板,電力則由兩個C-Core變壓器提供。

像我之前提到的,Prime和Grand SE唯一做得更好的事就是明確的低頻。Reimyo 的低頻有著美麗的音質,低吟著,我們得到有所有想要的事,不過協調性和衝擊力都稍微變差了。這與這台日本唱盤處理動態的方式不同有關。因為聲音的衝擊性較為硬質而且強烈,動態的增加在使用兩台Lektors時更為清楚。很難說它們比較好,不過它們比較容易察覺。Reimyo 則平和地處理所有聲音。這可以被認為是比較安靜的聲音。這在播放較強烈的音樂時,特別容易聽到。在播放 Rammstein 的單曲 Stripped 的時候,音樂有著驚人強烈的低音節奏,不過沒有我的 Prime 這麼具有爆作性和不可預測性。但是當我改聽David Gilmour Gdansk 演唱會錄音時,我再也沒辦法忽略那驚人的一致性和音樂性。Prime 和 Grand SE 對這種錄音差的音樂一點也不仁慈。而在 Reimyo 播放時,則聽起來非常愉悅。這看起來似乎存在著一個矛盾,不是應該相反嗎?這與掩蓋音樂製作細節無關。而是這台日本唱盤著重在整體音樂,在聲音所承載的意義,而不是聲音本身。

我已經用很多篇幅來寫關於此點,不過我必須知道你們都了解我的意思。Reimyo 系統和Grand SE是我聽過最棒的CD唱盤。Jadis也同樣傑出,不過它將自己放在這兩者之間,所以可能看起來,它從兩者的聲音中各取最好的,不過相反的說法也遺憾地再真實也不過了,它並沒有完全擁有競爭者提供的聲音,所以稍微落後了半步。這台日本唱盤結果也是最有彈性的一台,這真的很矛盾。跨出聲音之外,不喪失任何解析度會導致一種模式化、具有元素的呈現,這種呈現是有可能做得更好,不過從音樂的觀點來看,這絕對是完美的。我有我的看法,我寫出它們,不過我不希望為任何人決定三台唱盤之中哪台是最好的,因為它們有極大的不同。不過體驗777 + 999的組合,是我作為一個評論家和音樂愛好者的生命中,最好的音樂盛會之一。

CDT-777轉盤
 

Reimyo使用JVC的K2數位晶片。

從外表看來看起來是個傳統的上掀式唱盤,只不過具有大型調音腳墊。外型為一個由厚鋁片製成的立方體,電鍍顏色介金色和鈦金屬色。在前面板,我們有五個小型的鍍鉻按鈕用來操作,按鈕上方有個綠色的顯示器,具有Philips CD-Pro2轉盤的風格。當我們打開上蓋時,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轉盤裝置在其中。唱片藉由一個非常大的鋁製唱片鎮卡住(不過不是完整的圓柱體)。看起來和CDC唱盤、 Electrocompaniet EMC 1UP、Jadis JD1 MkII + JS1 MkIII中所使用的Nagra唱片鎮相似,這裡的Ancient Audio players Lektor Prime和Lektor Grand SE的唱片鎮在放在唱片上時也不是正圓形。也許我在此時有點瘋狂,不過我知道當我使用 Electrocompaniet Spider代替Prime裡的唱片鎮時,聲音是如何變化的。這個問題大多是圍繞在Ayon CD-1和Acoustic Arts CD-Player 1 MkIII,由於支撐唱片的圓盤是由一個錘狀物托住,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就可以應用此點以一種自然的方式使唱片鎮置中。

無論如何,整個外殼基於兩個支撐架上,並遮蓋了鎖住上方外殼的六個額外的螺絲孔在移除它之後,我們可以看到熟悉的景象,加以一些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元素。轉盤的中間部分是個分離式元件,以10mm厚的鋁板製作,並設計成類似抽屜的外型,上方是可移動的外蓋。外蓋在一個滑順的滑軌上移動,這個元件黏在金屬上,另一邊黏在軟木上。在轉盤之後,有兩個Kitamura的R-core變壓器。而旁邊還有另外一顆。在旁邊則是PCB電路板和電源供應器 -我算到有五個獨立的整流器。看起來馬達、數位伺服、顯示器和讀寫頭和其他的東西都使用了獨立電源線路。在IEX插槽後方,有2pi和一個Enacom濾波器。藉由位於後方的 RCA端子,訊號以原始狀態送出,不經過任何升頻。有趣的是,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種類的輸出端子,木內先生一定認為,任何未用到的輸出端子都只會是失真的原因。

DAP-999EX數類轉換器

這台Reimyo的DAC非常低調。在前面板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和轉盤上一樣的按鈕,它們用來選擇輸入來源。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LED燈。旁邊有更多顯示取樣頻率的LED燈。注意:這個裝置是以44.1kHz訊號做優化,它也可以接受32kHz 和48kHz的訊號。它不能接收96kHz的訊號。一個紅色的LED燈會在沒有訊號時顯示,而另一顆則顯示狀態:在CD時期一開始,converter的噪音還不能很好地處理,所以我們使用一個電路來處理,它的功能類似錄音帶上的Dolby,或是黑膠唱片的RIAA(這當然是個概括的說法),在錄音時,高音會稍稍提升,而稍後在播放時再柔化它們。有些現代的converter沒有這個功能,或是這個功能置入錯誤,這就是為什麼一些較舊的CD播放起來聲音過於明亮而擾人。在後面,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端子:AES/EBU、RCA、BNC、TOSLINK數位輸入、相位控制開關(可惜它不是在正面),和類比的 XLR 和 RCA 輸出。
 

內部則只有一個的大型的印刷電路板。電力由兩個好看的C-Core變壓器提供。在IEC插槽有著一個2Pi和一個Enacom濾波器。我數到五個整流器,每個類比聲道、K2濾波器和其他濾波器的電源都是分開的。主保險絲也很棒─這是Hi-Fi等級的調音元件。數位區域和電源與類比區域在電路板上明顯是分開的。訊號傳到接收器,然後在傳到K2 JVC8009處理器前,先初步處理過,然後再傳到NPC數位濾波器。在訊號傳到converter之前,它會在特別的晶片裡分離過。我不清楚K2晶片在這個部份是如何運作。我知道在後期母帶製作時,類比/數位訊號時是如何轉換的。不過在這裡,我唯一知道的是,它是個數位/數位converter,以16-24位元的指令運作。你可以參考 JVC 頁面上關於K2的電路圖,基於這些電路圖,我們可以說,它是個 Jitter和echo與pre-echo消除器。數位區域非常複雜,而且比許多CD唱盤先進許多。隱藏在其後的哲學同時也直接反應在 Zandens和AMRs的極力簡化上。所有的處理器和converter的時脈都由一個位於 Yamaha DSP附近的Clock同步。

類比輸出看起來也很棒,它以兩個Burr-Brown PCM1704數/類轉換器開始。那些是NOS組件,Wadia在他們的新唱盤,如581SE上使用。I/V轉換則是在BB 的OPA627上完成,而放大和緩衝則─驚喜來了─在受歡迎的JRC5534晶片上完成。嗯…Accuphase也在他們的頂級唱盤DP800 + DC801和DP700用了同樣的晶片,所以也許它們真的有一手。被動式元件也很OK,有著聚丙稀金屬電容和精準電阻器。還包括了傑出而且昂貴的Sanyo電解電容。總而言之,它看起來跟聽起來不太一樣,這麼複雜的聲音是從如此簡單的元件發出來的,這真是太神奇了!端子不是鍍金的。這個器材是放置在一個特殊的減震錐上。

資料來源:High Fidelity網站(比鄰授權翻譯)

器材規格

輸出訊號:XLR – 5.1 V rms、RCA – 2.55 V rms
頻率響應:DC~20kHz(+/-0.5 dB)
訊噪比:< 114 dB (IHF-A)
動態範圍:> 100 dB
總諧波失真:< 0,003% (30 kHz LPF on)
聲道分離度:> 105 dB (1 kHz)
消耗功率:15瓦
標準配件:Harmonix X-DC2 1.5m數位線
尺寸:430×44×337mm(W×H×D)
重量:5.5kg
參考售價:逕洽代理商
進口總代理:比鄰
電話:02-2933-8880
網址:www.billionmusic.com

回上一頁     回器材評鑑      加入最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