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戴天楷 圖•郭振榮
我該換後級嗎?聽了NuPrime ST-10M半小時後,我心裡開始掙扎。
物美價廉的代表品牌--NuPrime
一樣東西,一件事情,到底值得付出多少,沒有人說得準,你的估價和我的估價都不同。如果是掏腰包買音響,重要的是:你負擔得起,聲音合你所需,買下它,能讓你快樂地享受音樂,卻又不會造成生活的壓力和負擔。那就是最適合你的器材。 NuPrime顯然不是頂級消費者會青睞的產品,但是,對預算有限的消費者而言,它是一個極佳的選擇。U-Audio編輯部有三位編輯不約而同地使用他們家的擴大機,而我又是公司裡聽過最多NuPrime器材的。他們的每一樣產品,在該價位帶裡都有其過人的性能價值比。我自己聽過,也買了。我在公司用HPA-9耳擴當參考機,在家裡用DAC-10H和ST-10聽音樂,無論是欣賞音樂或應付工作所需,都綽綽有餘。 外觀不變,但功率更大,供電更強 這部新推出的ST-10M也同樣繼承了NuPrime的品牌精神。它比我自用的立體聲後級ST-10貴了一倍。官網公布的美金定價,ST-10M和ST-10都一樣,但是,ST-10買一台就是兩聲道了,ST-10M得買一對。雖然說差了一倍,但是,還是不貴,如果瓦數可以論斤稱兩賣,那簡直可說是便宜。 外觀看起來與立體聲版並無二致ST-10M不是把ST-10內兩個放大模組分出來,然後再加上一個電源供應就完事了。ST-10M的放大模組是全新的設計,在ST-10的舊款模組的基礎上予以改進,進化為第四代放大模組,而且一舉將放大功率從150W提升到230W,峰值輸出還可到270W。並且,以前ST-10上的放大模組不管是對應8歐姆喇叭或4歐姆喇叭,輸出功率都是150W。ST-10M在面對8歐姆喇叭時輸出230W,負載為4歐姆時輸出更可達320W。原廠更表示,新的ST-10M的底噪(noise floor)更低,這有什麼好處,底噪更低,就表示可呈現的動態更寬廣。 但ST-10M的革新還不止於此。音響器材的電源非常重要,不僅供電要足,品質還要好、要乾淨、要穩定。D類擴大機的電源尤其重要,D類放大的電源使用效率約為傳統電晶體放大的三倍,如此一來,電源品質就格外重要,任何來自電源的雜訊都會被以倍數放大。ST-10M的電源供應經過重新設計,在ST-10上的整流線路採用10A的橋式整流,但ST-10M則改採蕭特基(Schottky)整流,選用了50A的蕭特基二極體。與橋式整流子相較,蕭特基二極體的通導電壓低,壓降值比較小,逆向恢復時間短,切換速度更快,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缺點是容易出現過熱,甚至燒毀;因此,蕭特基整流分外考驗設計者功力。此外後端的濾波電容總量更增加到30,000uF,讓電源供應更充沛,質與量同步提升。
聲音表現標誌出前後世代差異 聲音,聲音,聲音,聲音差多少呢?差距多到我真的很想升級。我覺得這不僅是立體聲版和單聲道版的差別,更有前後世代的差異。
當卡本內蘇維儂遇上黑皮諾 我以他們自家的DAC-10H作DAC,以Auralic Aries Mini當數位轉盤,透過硬碟架構的Roon Server播放NAS裡的音樂檔案,喇叭則是PE Leon Quattro+。在試聽之初,我讓DAC-10H身兼DAC和前級功能,就跟我平常在家聽音樂一樣,DAC-10H雖然不是真正的前級,但它的音控採R2R架構,並且有四段輸出增益可調,以它和ST-10或ST-10M搭配,可說是相當簡約又實用的組合。
這種特質無論在人聲或器樂上都可見得。聽Adele唱「Hello」,開頭的鋼琴顯得更飽滿沈重,Adele的歌聲也更有肉感。更為飽滿的音質,並不減損細節資訊,Adele咬字和聲腔可以聽得非常明確,或者說,ST-10上有多少,ST-10M就有多少,並且還多了一股暖意和一層飽滿。歌曲走過了一分鐘冷靜後,隨著伴奏音樂和鼓聲加入,Adele的情緒釋放,顯出十足的張力。ST-10M的鼓聲聽起來格外結實而且顆粒豐厚,更有重量,一聲一聲地打進聽者的心窩,音樂更具感染力。
聽鼓手Bertrand Renaudin利用各種鍋碗瓢盆演出的打擊樂,ST-10M的音場硬是比ST-10更寬一點,也更深一點,而且這些打擊樂的發聲更顯明確,單聽ST-10,覺得已經很精彩了,聽到ST-10M才知當敲打甕缸時那個共鳴更豐滿之後,聽感有多過癮。另一位打擊樂手則在略後的位置伴隨演出(請恕我實在不知道他們在敲什麼,只知道「不是鼓」),那個距離拉的更開,層次更明顯。
至於探戈樂團Astoria演出Astor Piazzolla的「Histoire du Tango」,樂器的質感相當好,多加了的那一層厚度,讓各種樂器,不管是打擊樂、小提琴、大提琴、手風琴、長笛等,都展現出高度的真實性。小提琴和手風琴發聲原理不同,但是都能製造出充滿挑逗意味的滑音,那個琴音添了圓潤感,即便這是很小地方的很小差異,我們追求聲音藝術的進步,乃至於極致,不就是為了那個「更好」嗎?即便幅度僅是小的,還是叫人滿足。
加上前級,動態更開展
聽爵士樂時,那貝斯和鼓聲的深沈和彈性,增添了一股爵士樂迷人的韻味。聽藍調和搖滾時,因為厚度更飽滿,有時音樂裡比較刺激的部分被柔化一些,也更易入耳,特別是現場演出,因為音場更開闊,音樂的氣氛也更能突顯出來。若聽古典音樂的大編制曲目,加上前級後,管弦樂的氣勢更為磅礡。以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演出華格納的「鈕倫堡名歌手序曲」,音樂富有繽紛色彩,層次交融而不亂,時而出現的木管,不管是單簧管、雙簧管、低音管或長笛,都顯出圓潤音質並且定位明確。到了「唐懷瑟序曲」,音樂情緒更為濃烈張揚。NuPrime ST-10M能靜能動,能小能大,我交叉比對,雖然ST-10在我的系統上還是罩得住,但ST-10M更圓潤溫暖又滑順的音質,加上開展更輕鬆的聲音,聽起來就=還是比ST-10要更從容一點。我並不是大功率擴大機的擁護者。我甚至認為如果有一對不太難推的喇叭,50W上下功率的擴大機,就能帶來極大的滿足了。重要的是—聲音的質地。ST-10M比ST-10多了80W,面對4歐姆喇叭時更多了120W,驅動起喇叭,還是不一樣。當然,這不僅僅是功率的問題,ST-10M改了太多地方,只能說NuPrime新一代的擴大機真是進步多多。
聽Martha Argerich彈奏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Kondrashin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版本。第一樂章開頭,法國號帶領樂團開始,然後鋼琴以三組上行的和弦固定音型出現,展現出雄渾的氣勢。這曲子在Argerich的彈奏下,充滿力量和氣魄。鋼琴先是一段往上昂揚的樂段,隨即轉而落下,左手和弦重擊,之後再以連串琶音上行。柴可夫斯基寫的情緒變換多端,Argerich也彈的充滿戲劇性。ST-10M將鋼琴高音該有的晶瑩明亮感表現得極好,閃爍漂亮的光澤是奪目的寶石,沈下的和弦既有重量又富衝擊,低音和弦引發的振動感也能豐富而清楚地表現出來。至於第三樂章,柴可夫斯基要表演者展現一種「如火的熱情」,在一種歡樂活潑的氣息中,又間或抒情地,以一種非常技巧性地手法展現出戲劇化的音響效果。聽的懂我在講什麼嗎?去聽這曲子,去聽這個版本,最好再配上NuPrime ST-10M來聽,在那急馳飛行、犀利果決的鋼琴聲中,在那充滿激情的尾奏裡,定音鼓怎麼滾將而來,管弦樂團又是怎樣鋪天蓋地,孔德拉辛又是怎樣和阿格麗西堆疊出快速卻清晰的交響效果,您就會懂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