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董鴻鈞 圖•郭振榮
前級的功用,除了切換訊源訊號之外,最重要的功用,就是將數位訊源傳出的訊號衰減,並調整音量,再傳送至後級。為了達到衰減、調整音訊的目的,大部分的前級的音控電路採用可變電阻與繼電器陣列的設計,這些設計中大量使用不同的元件,然而不同的元件皆有不同的電氣特性,若是元件性能不佳或是配對不精準,有可能對造成音控線性不良、音染過重的問題。美國Hi-End名廠Jeff Rowland推出的Capri S2前級,為了解決傳統音控設計的問題,採用光學編碼器控制的VR,可以提供0至100 dB、每階0.5 dB的細膩音量調整,再加上入門級的合理價位,相當值得關注。
這台Capri S2前級,在很多方面跳脫了傳統Hi-End器材的作法。首先,Capri S2搭載了體積小、效率高的交換式電源作為電源供應,而非採用環形變壓器等線性電源。在一般音響玩家的印象中,交換式電源具有高頻噪訊的缺點,但是現在交換式電源的品質已經大幅改進,而很多Hi-End廠家針對交換式的濾波技術也累積不少了經驗。Jeff Rowland早在1999年推出Model 10與Model 12時,便將「Power Buss」交換式電源運用在其中。運用交換式電源累積將近20年經驗的Jeff Rowland,在Capri S2的機殼內車出一個獨立的區域,將交換式電源安置其中,讓周圍的鋁合金圍牆發揮阻擋外界噪訊與避振的功用,確保Capri S2擁有乾淨的電源。
瑞典輸入變壓器加上光學感應VR 在前級最重要的VR電路部分,Capri S2採用光學感應式調整設計。市面上大部分前級中的音量控制電路,由兩列電阻陣列組成,透過轉動音量控制旋鈕,改變電阻陣列組合下的電阻值,而達到改變音量的目的。不過,這樣設計下的音量控制,每個電阻都必須要精挑細選,嚴加配對,否則無法達成精準的音量控制。此外,電阻之間的接點若是設計不良,更容易造成噪訊或失真,對聲音造成不利的影響。在這台Capri S2中,採用集成式的電阻衰減晶片搭配光學控制器,除了透過光電介面的電氣隔離效果,確保聲音的純淨,更可以達到精準控制音量的目的。如此設計,讓Capri S2擁有100 dB的音量控制範圍,而且每個階距只有0.5 dB的差距,可以做出精準而細膩的音量的控制,相信用家不用擔心有的音量控制區段讓音量增加過快的困擾。
打開Capri S2的機殼,可以發現原廠為了讓Capri S2的電路路徑盡可能縮短,其電路板是緊靠於背板側上的輸出入端子。在輸入級的地方,Carpri S2為每聲道新增了一個瑞典Lundahl LL1545A輸入變壓器,不但可以阻擋前端器材傳來的接地噪訊以及RFI/EMI噪訊,也讓各RCA輸入端的訊號統一成同樣的增益,避免訊號輸入進這台前級後有所減損。其上搭載同樣運用在同廠旗艦級前級Criterion中的Burr Brown OPA1632 運算放大晶片做為放大核心。該運算放大晶片採用動差式的架構,可降低不利於音質的奇次諧波失真,並藉由其180 MHz高增益頻寬、50 V/μs高轉換率的特性,為這台前級奠定頻寬全面、反應敏捷的聲音表現。 可選購唱放與DAC電路卡擴充功能 在Lundahl LL1545A輸入變壓器的上方,設有兩個jumper,其中一個可開啟Capri S2的Home Theater Bypass模式,讓Capri S2可以直接接收來自AV擴大機的主聲道訊號,並繞過Capri S2中的音量控制,將訊號直接輸出給後級,讓Capri S2單純擔任切換訊源的工作;至於另一個jumper則可讓Capri S2的顯示螢幕在接受任何操作後便會自動開啟,而5秒鐘後螢幕變會自動熄滅,這樣的設計,可以讓Capri S2的顯示螢幕在音樂播放時保持熄滅的狀態,讓音訊受到的干擾降到最低。
然而,這樣的電路配置,讓Capri S2的機箱內部看起來空空如也,莫非原廠有偷工減料之嫌?當然不是!原來,用家可以透過選購方式,為Capri配備唱放電路卡(增益與負載有三種不同設定),以及S/PDIF DAC電路卡。這兩個電路卡的輸入線路可以接至Capri S2的 Line Input 1端子,讓其轉換成唱放輸入端子或是S/PDIF同軸數位輸入端子。雖然這樣的設計,無法讓Capri S2具備較為普及的USB數位輸入端子,但是也不失為一個方便的選擇。
我發現這台Capri還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是播放鋼琴、空心吉他等樂器,能夠呈現完整的泛音結構,帶來逼真的光澤。以同一張專輯的最後一曲〈Jolene〉為例,不僅前奏中的鋼琴聲與空心吉他聲都散發著如同水晶般晶瑩剔透的音色,就連諾拉・瓊斯的歌聲,在鮮明、清晰的咬字細節中,依舊帶有甜美,溫潤的質感。音樂透過這台Capri播放一樣,就如同銀飾經過清洗、擦拭一般,光芒更為耀眼,讓人愛不釋手。
接下來播放瑞士直笛演奏家Maurice Steger與巴洛克樂手合唱團合力演奏韋瓦第《C大調高音直笛協奏曲,RV443》(Harmunia Mundi,HMC902190)。高亢嘹亮的直笛聲,透過Capri前級與這整套系統的呈現,有著纖細、清晰的聲線,而且吹到最高音處,沒有一般器材上常聽到的毛躁感。此外,Capri聲底乾淨的特性,也讓Maurice Steger每一個指法聽起來粒粒分明,尤其是高速演奏下全音符的顫音表現,更清楚重現出5這位演奏家乾淨俐落的指法。而大提琴與長頸魯特琴所表現的數字低音,在Capri前級與這套系統的t重現下,有著活力十足的衝擊力,以及渾圓、充滿彈力的凝聚形體。透過播放此曲,我也可以清楚感受到Capri優異的音場透視感,彷彿Maurice Steger站在兩支喇叭之間,而樂團以寬廣的弧形圍繞著他演奏,共同演奏出精采的樂章。
由於我發現Capri在低音方面有著過人的清晰度以及富含彈力的質感,因此我接下來播放Russian Circle在《Guidance》(Sargent House SH-158)演奏的〈Mota〉,測試Capri表現重金屬音樂的能量。果不其然,Capri乾淨的聲音特性,能夠清楚呈現手指畫過電吉他琴弦時產生的細節聲響,而柔順、優異的高音延伸特性,更賦予電吉他華麗、透亮的色澤。至於在樂曲中表現吃重的爵士鼓演奏,在強大的衝擊力中,又能呈現出鼓面跳動的彈力,而且在樂曲行進的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Capri對鼓聲細微的強弱變化交代地惟妙惟肖,為這首激情的重金屬後搖演奏賦予神秘、感傷的氣氛,而Capri對於低頻聲部的形體描繪能力更不用說,即使是快速的打擊,Capri前級與整套系統依舊可以呈現出鼓槌每一個起落下營造的打擊聲響。
透過Capri與Model 535合力推動CC Admonitor書架喇叭加低音柱,聆聽合唱團扮演的埃及人民合唱,我可以感受為數眾多的歌者在喇叭後方的空間走動、歌唱著,而樂團的齊力演奏,更讓我明顯感受到樂池的寬度,而且樂器演奏後帶來的堂音殘響,更讓我感受到劇場空間的高度。而在本錄音第二片CD第五軌中小號吹奏的主題樂段,其殘響更能感受到寬廣的舞台空間。 而透過Jeff Rowland器材乾淨無染的音色,我可以聽見弦樂器合奏時弓弦之間摩擦的質感紋理,低音聲部演奏的樂段也同樣呈現出明確的形體輪廓,以及拳拳到肉的出手的力度,而樂曲中不時出現的翻譜聲,透過這套系統呈現,與器樂演奏形成極高的分離度,更為這段錄音帶來極為逼真的臨場感,讓我還以為試聽室中是否真的坐著好多人在翻動樂譜。到了遊行的尾聲,合唱團與管弦樂團以極強的音樂歡迎戰士歸來,Capri與Model 535也沒有吝惜出手力度,將樂曲推向最高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