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治宇 圖•圖/郭振榮
事實上,這台P8試都不用試我就可以告訴你它的效果不錯,我需要試的是它有多好而已。為什麼?我用線性電源這樣的產品很久了,我手邊原本就有KECES早先推出的DC-116與DC-216在服役中,DC-116的5V供電給我電腦訊源的USB擴充卡,DC-216則供應12V給我的QNAP HS-251 NAS。此外,我的Audiobyte Hydra-Z DDC吃的是自家的Hydra ZPM電供,而不是電腦USB的5V。我很清楚,上述線性電源供應器(以下簡稱線電)比起隨附的交換式電源明顯更好,所以我很明白P8的效果肯定有目共睹,更棒的是,P8提供多元電壓輸出與清楚的電壓顯示,使用起來更方便,更安心。
三組輸出五種電壓
我們先直接看到P8的背板。上頭有Zone I與Zone II兩區,每區各有一個DC輸出插孔,插孔旁帶一個搖頭切換開關,可切換該輸出的電壓,再加上USB 5V輸出,每台P8有三組輸出,可輸出五種電壓。為了避免不小心誤出搖頭開關而改變輸出電壓,傷及器材,這個開關是上了保險的,必須將柄拉起才能扳動,所以不怕誤觸。可是,背板上的印刷字樣沒註明電壓,如何得知現在切換到多少V了?那就是面板顯示幕的功能了。P8面板上有一個橫幅LED顯示幕,上頭註明了Zone I與Zone II的電壓與電流,只要切換背後的開關,面板上顯示的電壓便會跟著變動。所以,P8正確的使用方法是開電前先不要接背後的輸出,而是開電後看面板確認Zone I與Zone II輸出的是你要的電壓,然後才把直流電接上器材。
首先在U-Audio聆聽室測試Brik DAC加P8的效果,搭配的器材包括Linear Acoustic LAV-60 MKII綜合擴大機與Dynaudio Contour 60喇叭,訊源是Windows筆電。播放馬友友與曼陀鈴演奏家Chris Thile及低音大提琴Edgar Meyer合作的「Bach Trios」專輯,三件樂器的音色、紋理、頻域並不相同,雖然音樂的音量與動態變化不大,卻是測試系統活生感的好素材。先用Brik DAC隨附的交換式電源試聽,整個系統聽起來音樂像是直線條,起伏變化比較呆板,聲音因為缺乏應有的尾韻而顯得單調、滯悶,而且音色乾乾硬硬,頗不宜人。接著換成P8給Brik DAC供電,音樂表情立刻鮮活起來,不僅音色增添了些許光澤,低頻尾巴的擺動也變得更清晰,而有餘韻綿長之感。此外,弦樂質地變得更潤澤,線條更滑順,聽感更柔和,整體而言,就是在空氣感、活生感、自然度與流動性等方面都變得更好。
換個有節奏感的音樂,我播Chris Botti的「Night Sessions」專輯第5軌《All The World Envy》,交換式電源乍聽之下低頻似乎更密實,更緊緻,大鼓踩踏很有衝擊力,但經過比對之後,其實P8讓Double Bass撥弦的質地紋理更顯豐富,而且彈性更好、更Q,可聽性更高。從價格來看,Brik DAC差不多是P8的三分之一價,以搭配而言,Brik DAC配P8似乎不太符合比例原則,但P8明顯讓這台小小的DAC變得更好聽,也讓Brik DAC變得更有價值。
聲音更有吸引力 第二階段,試聽場景移到我家,我想試試新到手的AURALiC Aries Mini無線串流播放器配上線電又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此刻搭配的前級是JE Audio VL10.1管前級,後級是NuPrime Reference 20,驅動Aurum Cantus的Grand Harmony落地喇叭。答案是:提升的幅度比P8搭配Brik DAC時更顯著。為什麼更顯著?我不知道,或許Brik DAC隨附的交換式電源比Aries Mini好,不過那不重要,重要的是,P8讓Aries Mini的聲音更有吸引力。
用在網路Switch Hub也有效
P8有雙輸出,讓我不必拔下給Aries Mini的15V也能同步進行下一個測試,就是將P8另一邊輸出切至9V,供電給Switch Hub網路交換器。這台Hub位處NAS與無線路由器之間,儲存在NAS的音樂檔案一定會先經過Hub,再傳至無線路由器,然後透過Wi-Fi再傳給Aries Mini,因此將Hub換用線電,對聲音應該會有幫助。一開聲,又是一次明顯提升,空氣感也來了!播放拉丁音樂家Carlos Franzetti的「The Jazz Kamerata」爵士專輯,第1軌《Circle》中的高音薩克斯風與鋼琴亮了起來,而且聲線輕盈、鮮活,線條圓潤、流暢,聲音因為細節更多而顯得更綿密,整體聽感更自然,更像活的、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