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規格向上提升 來到代理商垣慶的試聽室,黃董事長親切地迎接,CS 2.7輕鬆的唱著歌,代理商已經讓機器和喇叭都暖著身子。我這才想到為什麼許久沒有來聽Thiel喇叭了?原來他們許久沒有推出新產品,事實上,Thiel在過去十年當中推出全新產品的速度很慢,在CS 2.7之前的CS 2.4,曾經推出SE特別版,但也不是真正的「改版」,基本架構沒有太多變化,只是針對細節強化修改,到了CS 2.7才真正把技術規格「向上提升」。
以一家1978年創立的音響公司(或者說專業喇叭公司)來說,Thiel旗下的產品線可說是非常單純,現役落地喇叭總共只有五款,真是簡單。檢視這五款喇叭當中,CS系列總共有四款,另一款SCS4T設計又和CS系列不太一樣。原本我以為CS 2.7是用來取代CS2.4SE,可是Thiel原廠網站依然有CS2.4SE,代表CS 2.7並不是「後續機種」,而是在CS3.7旗艦喇叭與CS2.4SE之間,增加了一款全新的喇叭。 Thiel的創辦人Jim Thiel可說是這家公司的靈魂人物,在他手上設計出來的產品,一眼就能看出Thiel的風格。Jim Thiel設計喇叭有許多堅持,他認為優秀的喇叭必須具備四大條件:第一、音質要傳真,第二、音樂活生感要傳真,第三、暫態反應要傳真,第四、動態要傳真,而所有Thiel喇叭都必須具備這些特色。一對喇叭要能滿足這些條件,必須賦予一致的頻率響應、精確的時間響應、精確的相位響應、極低的能量儲存與極低的失真。
畢生的心血都融化在CS 2.7裡面 好吧,我承認這段文字有點嚇人,但這段話不是我說的,而是Jim Thiel「上課」的內容。我在2005年曾經應代理商邀約前往位於肯塔基州的Thiel公司採訪,Jim密集地幫媒體與經銷商上課,為的就是讓大家瞭解Thiel喇叭的設計理念。上面那一段話,我寫得不長,可是Jim可是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把每一段話都詳細講解。譬如時間相位的理論,Thiel如何發現問題?如何解決問題?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都花了許多功夫來處理。 寫著文章的當下,一邊閱讀著自己在2005年寫下的採訪稿,一邊懷念著老朋友。在Thiel參訪的那幾天,Jim的話不多,閒聊也講得不多,可是一談到喇叭設計,馬上神彩奕奕,話匣子跟著打開,確實是一位認真的喇叭設計工程師。可是才相隔沒幾年,Jim卻在2009年蒙主寵召,我親自寫了關於Jim過世的新聞,內心卻不勝唏噓。當時我心裡一直想著:像Jim這麼有活力的音響設計工程師卻不在Thiel了,這家以他為名的公司未來會如何? 確實,Hi End音響的品牌許多和設計者有關,譬如早年的Mark Levinson,後來公司賣給Harman集團,日後推出的Mark Levinson器材就和原本的馬克先生沒關係了,可是公司既有的設計理念和哲學還在,產品就有延續性。我看著CS 2.7,是啊,Jim沒有真正遠離我們,他畢生的心血都融化在CS 2.7裡面,沒有因為Jim的離開而變質。
所有單體的零件都自行設計 哪裡沒變?CS 2.7顯然是CS3.7與CS2.4SE之間加進來的「中間機種」,等級比CS2.4SE高,但低於旗艦CS3.7,新的喇叭型號後面為什麼是.7?答案不難推敲,因為CS 2.7上面的同軸單體用的和CS3.7一模一樣,兩者有直接的設計基因傳承。CS 2.7所使用的同軸單體從哪裡來?Thiel自己做的!當年Jim開發喇叭的時候,剛開始是委託Vifa或Scan幫忙製作,可是他開出來的規格越來越嚴格,這兩家工廠最後都打了退堂鼓,Jim只好全部自己來,所有單體的零件都由Thiel設計,委託專門的工廠製作,然後在Thiel原廠組裝完成。 從這裡您可以看出一個重要的關鍵:Thiel不僅是組裝喇叭,他們本身就擁有製作喇叭單體的能力!能夠從喇叭單體、分音器、箱體全部包辦的喇叭工廠,全世界沒幾家,就算在Hi End的品牌當中,許多人的做法是購買全世界最貴的單體、被動元件,委外製作箱體,然後組裝起來,推出昂貴的產品,可是像Thiel這樣能夠全部自己來的喇叭專業廠家,真的不多,擁有相同條件者大概還有Dynaudio、Focal,他們也都從單體就自己製作,從源頭掌握技術要求。 CS 2.7繼承了諸多CS 3.7旗艦喇叭的設計基因,即便現在是「後Jim Thiel時代」,我們依然感受到Jim Thiel過去的研究延續在全新的CS 2.7上面。為了取得時間相位的一致,CS 2.7依然是向後傾斜的前障板,靠單體排列的位置調整,讓高、中、低音同時到達人耳。此外,喇叭前障板的平面會造成聲波繞射的現象,當時間相位修正了以後,聲波繞射對聲音的影響會更明顯,所以Thiel都採用瘦瘦高高的箱體,而且把喇叭箱體兩側修出圓弧形,不僅縮小喇叭面板的面積,同時避面直角增加聲波繞射。在CS系列的四款喇叭當中,每一款落地喇叭箱體都採用相似的設計,只是複雜程度略有不同,CS3.7最講究,喇叭頂部直接用鑄鐵圓頂,而CS 2.7的頂端一樣修出圓弧形,但用的不是金屬,而是MDF。
8吋低音單體再搭配被動輻射式單體 CS 2.7配備了8吋低音單體,底下還有一個跑馬場形狀的單體,那是被動輻射式單體,換句話說,底下的單體並不靠擴大機推,而是靠箱體內部的聲波震動來「被動工作」。被輻式喇叭箱體好處在哪裡?一般密閉式喇叭箱體雖然可以用比較小的箱體獲得更多的低頻,可是喇叭工作效率會降低許多,相較之下,低音反射式箱體的效率比較高,可是低音反射孔的氣流噪訊,一直是喇叭設計者不喜歡的問題。被輻式箱體靠著被動式低音,讓箱體內部的氣流壓力多了軟性阻尼,還可以增加一些低頻延伸,工作效率略高,而且不會有低音反射孔的氣流噪訊。目前Thiel CS系列的喇叭當中,除了最小的CS 1.7之外,其他三款全都是被輻式箱體設計。 寫到這裡,關於CS 2.7的設計,幾乎看起來都是Jim Thiel留下來的藍圖,由Thiel的員工接手完成。不是嗎?您看,CS 3.7的單體不就是Jim當年設計的嗎?時間相位一致的理論,在CS 2.7不也是和其他CS系列喇叭一模一樣嗎?CS 2.7雖然箱體頂端的圓弧形狀,和CS 3.7略有不同,可是這兩款喇叭不是怎麼看都覺得「系出同源」嗎?是的,Jim Thiel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在喇叭設計上的原創性,不僅延續了Thiel的產品基因傳承,而這些喇叭設計理論也影響著所有當代喇叭的設計。
來垣慶試聽CS 2.7,搭配了全套GamuT器材,包括GamuT CD-3、D3i前級與M250i單聲道後級,連線材也是全套GamuT。垣慶的試聽空間曾經請專人整治,空間頗大,CS 2.7擺在裡面看起來稍微小了些,喇叭擺位離開背牆頗遠,原來在我來試聽之前,已經有兩家音響專業媒體來試聽過了,這擺位就是他們調整的結果。我先聽蔡佳憓的「巴赫郭德堡變奏曲」,鋼琴的比例尺寸頗為精巧,形體凝聚而不鬆散,中低頻有適當的重量感,聲音密度也夠好,我想其他人的調整已經頗有水準,於是也不刻意更動喇叭的擺位,就直接聽下去了。 把時間相位一致理論徹底實踐 我常在音樂講座中說,音樂是時間藝術,如果聆聽時缺少專注,美妙的音符很容易就漏掉了。如果把這個「時間的藝術」講得更細,那就是每一個音符如何在「時間上一致」,Thiel喇叭並不是第一家提出時間相位一致的廠家,但Jim Thiel說他們是第一家把時間相位一致理論徹底實踐的廠家。聽著CS 2.7,即便是單純的鋼琴演奏,您也可以感受到箇中妙趣。
CS 2.7在表現鋼琴的能力很強,不僅比例精巧,密度與重量感都很好,加上快速的低頻,讓CS 2.7可以呈現很精緻的鋼琴聲響,乾淨、通透又輕鬆。豐富的細節更可以讓我們融入音樂當中,就拿蔡佳憓的演奏,因為是巴赫的曲子,所以踏板的使用非常小心,不是用得多,而是用得少,如此一來音符更顯得乾乾淨淨,可是如果音響本身缺乏厚度與密度,這般乾淨的鋼琴,很容易聽起來覺得偏瘦偏乾。CS 2.7表現鋼琴的強處,不僅重現了真實的演出面貌,諸多細節讓我們可以想像演奏者的神情,乾淨通透的音樂呈現,還保留了鋼琴聲響的溫潤與厚度,泛音自然帶有光澤。好吧,CS 2.7的設計理論真的不簡單,可是我們聽這樣的鋼琴,不需要懂得那些高深的理論,直覺的聆聽就能感受到CS 2.7的自然通透。 鋼琴音符閃爍著清亮的光澤
巧妙地描繪出音場深度、寬度與高度
低頻!低頻!您知道嗎,余龍指揮有個習慣,就是在某些加強的小節之前,預先用腳踩一下指揮台,您會注意到音樂中有許多段落出現「砰」的聲響,那就是指揮的動作。我猜想在現場時這個聲響並不會特別明顯,但因為錄音時麥克風的位置特別好,所以這些小小的細節全部收錄,當然,在CS 2.7也毫不客氣地重現。馬勒第三的第一樂章很難表現,龐大的動態對比,加上大型交響樂團的編制,CS 2.7卻是輕鬆自在,我想驅動CS 2.7的GamuT 250i後級也功不可沒,它把CS 2.7的低頻段抓得牢牢的,讓CS 2.7可以表現出充沛的量感,同時維持很精確的低頻線條,不會因為量感一出來而顯得渙亂潰散。 以前試聽CS3.7的時候,我記得也是在垣慶,不過時間很遠了,我很難把現在聆聽CS 2.7的經驗與之前比對,可是使用與CS 3.7一樣的同軸中高音單體,不管是中高頻的質地、音樂的細節呈現,都具備很高的水準,那是非常有真實感,但卻又不會聽來感覺刺激的音樂重現。至於低頻,如果您喜歡速度快、乾淨俐落的低頻,那麼CS 2.7肯定不會讓您失望。暌違已久的Thiel新喇叭,CS 2.7在「後Jim Thiel」時代,寫下了這家美國傳奇喇叭廠的全新篇章,它雖然已經不是Jim Thiel所設計,但內中的所有設計基因,卻是不折不扣的Jim Thiel傳承! 器材規格 型式:背輻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25mm鋁質高音+4.5吋鋁質中音同軸單體×1,8吋鋁質振膜低音單體×1,跑馬場形背輻射低音單體×1 頻率響應:35 Hz – 20 kHz 靈敏度:87 dB 平均阻抗:4 Ω 建議擴大機功率:100 - 400瓦 尺寸:16.7×11×41 吋 (高×寬×深) 重量:35 kg 參考售價:請洽代理商 進口總代理:垣慶 電話:(02)2365-67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