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郭漢丞 圖•林治宇 「基本上Linn根本是一家瘋狂的公司,許多同業看到我們所作的事情,都覺得我們瘋了!」Linn LP12首席工程師Alan William在訪談中如是說。 怎麼說?Alan說許多老資格的英國廠商,為了節省成本,早就跑到大陸製作,而Linn卻依然堅守在格拉斯哥,他們讓為這樣才能守住Linn的好品質。早年Linn推出LP12,他們與時俱進,不斷推出升級套件,LP12成為音響史上最暢銷的頂級黑膠唱盤,而且持續銷售40年,創下音響史上單一產品銷售最久的紀錄。進入CD時代之後,Linn也推出CD唱盤,不過就在CD12將Linn的數位訊源推向巔峰之時,Linn卻宣布放棄CD,轉向藉由網路存取播放的DS(Digital Streaming),光是這些紀錄,Linn絕對符合Intel總裁葛洛夫所說的:「為偏執者得以生存。」
問Alan當年怎麼會加入Linn?難道他也一樣瘋狂?沒錯,Alan說他在18歲的時號買下第一部LP12,當時他就愛上這部唱盤了,甚至因為這樣,他在1981年把賣他LP12的那家音響店買下來,自己當起音響店老闆,賣的還是Linn的產品。經營了17年之後,Alan有些倦勤,Linn的老朋友請他去格拉斯哥走一趟,看看它有沒有興趣道Linn上班。Alan說他那天人才剛到Linn,還沒踏進大門,老闆Ivor Tiefenbrun剛好走過來,隨口問了他:「年輕人,你來這裡做什麼?」Alan則說:「喔,Linn的朋友請我來看看有什麼『可能性』?」沒想到Ivor轉過頭去說:「給這個年輕人一份工作!」於是Alan就這麼進入了Linn,一連14個年頭。 談起了LP12,Alan驕傲地說:「LP12根本是一部改變歷史的唱盤。」早在Linn創業之前,音響大多是客製化產品(custom made),當年大家挑選的產品集中在喇叭和擴大機,至於黑膠唱盤,一般人都覺得好壞差不多。Alan說Ivor創辦Linn之前,家裡本來做的是精密金屬加工,而Ivor的父親自己也喜歡音樂,家裡面也有一套不錯的特製音響,後來Ivor結婚了,父親送他一套更昂貴的音響。Ivor非常興奮,音響組好了馬上試聽,可是父親送的音響雖然比他自己用的更貴,Ivor卻覺得父親家裡用的那一套聲音比較好,這讓工程師個性的Ivor覺得奇怪,怎麼自己的音響明明更貴,卻沒有比父親的系統好聽。
於是Ivor跑去問其他「資深」的音響玩家,大家都說那是喇叭不夠好,或者叫他換擴大機,Ivor聽了建議也試著換器材,但是聲音沒有更好,於是Ivor認為這些答案「未必正確」,開始自己實驗。他發現如果用耳機來聽音樂,效果非常好,但一接上喇叭和擴大機之後,聲音就走樣了,Ivor想到可能是喇叭的聲響對黑膠唱盤有影響,於是他把黑膠唱盤拿到隔壁房間,用很長的訊號線接過來,沒想到聲音就正常了,音樂的表現就是他要的,於是Ivor才注意到,原來喇叭產生的聲波能量確實對黑膠唱盤有不利的影響,引發了設計LP12三點避震的創新,Linn Sondek於焉誕生,那時候是1972年。 單一部LP12,一路賣了40年,音響史上可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祕密在哪裡?Alan表示LP12一開始就採用開放式架構設計,換句話說,每一個部件都可以更換,不僅方便維修,升級也很方便。Linn學習到黑膠唱盤的關鍵在於諧振控制,於是他們把精密加工的學問用在黑膠唱片上面,從避震、結構、連接、馬達、皮帶......等等。雖然每一部LP12看起來都一樣,但內容卻各有不同,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而且LP12每一個升級設計都有道理,也絕對聽得出來。 Linn的瘋狂還有得說!Alan說他們不僅製作黑膠唱盤,Linn還有自己的音樂製作部門,Alan說唯有從頭到尾全部自己掌握,才能真正瞭解音響重現真實音樂的本質,Linn自己找樂手,自己錄唱片,從音樂的源頭就一手掌握,他們更能清楚瞭解究竟音響要重播的是什麼樣的內容。這件事情瘋狂嗎?是的,尤其唱片產業在網路下載的威脅下早已岌岌可危,Linn卻還堅持製作高品質的音樂,公司地點還在工資昂貴的英國,這樣行嗎? Alan表示,Linn是英國少數僅存的「獨立音響廠商」,他們是一家獨資公司,沒有其他資金介入,所以長期以來他們可以走自己的路,不需要跟隨外界的腳步起舞。Linn的唱片公司也是如此,他們的規模無法和大型唱片公司相比,可是他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譬如Linn推出自家線上音樂下載網站時,他們當時就很清楚,所謂的「版權保護」(DRM)根本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所以他們可說是第一家沒有版權保護加密的付費音樂軟體內容網站。Alan說,只要音樂內容好,就有銷售的價值,但DRM只會讓使用者用起來不方便,他說有些人買了Linn的音樂,覺得非常好聽,把檔案分享給自己的好朋友,這對Linn來說沒什麼,但優質的音樂內容卻因為這樣而傳播開來,那不是很好嗎?
Alan繼續說明Linn對DRM的態度,他說當Linn要在網路上販售音樂時,詢問了旗下所有音樂人,是否要對音樂內容採用DRM,沒想到所有的樂手都認為DRM沒有意義。Alan說大唱片公司使用DRM好幾年,但看看現在的情況,iTunes幾年前開始說服唱片公司不要使用DRM,可見Linn當年的想法是正確的。 從黑膠進入CD時代,Linn也不能免俗,開始設計生產CD唱盤,最高峰停留在CD12。可是Alan說Linn在設計CD時,一直覺得不合邏輯,因為LP純類比訊號很完整,LP12的任務就盡可能把所有藏在溝槽裡的細節重現,但CD卻是壓縮過的音樂訊號,再好也不過是16bit/44.1kHz,不能再更好了。可是Linn自己製作音樂,知道數位母帶的聲音有多好,於是幾年前他們放棄了CD,轉向DS數位串流技術,並且提供24bit/96kHz或24bit/192kHz數位母帶。
Alan說DS和LP12一樣,採用開放式架構設計,代表日後當技術進步,DS一樣有升級空間。Alan表示從CD進入到DS,第一個關鍵就是丟掉CD那不怎麼可靠的雷射讀取機構,那些CD轉盤的震動只能減少,無法消除,可是DS利用記憶體,那可根本不會震動,也不受震動影響了。DS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資料的傳輸與轉換」,而Linn則為DS加上了方便的控制,而且開放又公平對待所有音樂格式,幾乎每一種音樂格式都支援。Alan說音響廠商無權替消費者決定什麼樣的數位格式最好,而是要盡可能提高產品使用的方便性,所以DS不僅高解析度數位母帶可以播放,即便高度壓縮的MP3,DS一樣可以讓音樂更好聽,Linn還開發出一系列方便的遙控軟體,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就可以操作。 從LP12到DS,Linn可說是「觀念先行」的音響廠商,他們有自己的信念,相信消費者至上,用合理的邏輯設計產品,為了維持品質,還堅持在英國生產。首席工程師Alan談自家產品,表情滿滿是自信。訪談之際看這LP12緩緩的轉動,心裡面對LP12的記憶語感動,似乎跟著喚醒了,Linn果然是一家有個性的廠商,他們的堅持與瘋狂,成就了音響史上獨特又精彩的一頁。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天龍馬蘭士 電話:(02)2522-1308 網址:www.marantz.com.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