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少音染方面,AE從加強音箱結構入手。Reference 2運用多層結構的音箱壁,來達到阻尼最大化的效果,從而減低音箱共振。Reference 2的音箱壁共有三層,包括一層7 mm的MDF板,一層3 mm的高密度橡膠,然後再一層5 mm的MDF板,組成三明治式音箱。這樣的複合材質可以有效減少音箱共振,讓Reference 2更耐得住大音壓。 裝載兩顆鋁合金長衝程單體 接著來看低音單體。Reference 2裝載兩顆鋁合金振膜長衝程單體,單體動力來自雙層線圈的鋁質音圈,有助於散熱,且剛性更強,讓振膜在劇烈的活塞往覆運動時,仍能維持良好線性與精確。高音部分使用Vifa的Ring-radiator環狀輻射高音單體,不過這顆高音還經過客製化修正,以符合Reference 2獨特的3單體結構的需要。這個離軸3單體結構還有個名字,叫做DXT® Lens技術,據稱頻率響應的平順性與擴散性都有不錯的表現。
質感也是Reference系列有別於其他系列之處。Reference 2外表使用紋理深刻的黑檀木加鋼琴烤漆處理,賦予高貴的氣質與質感,也讓Reference 2更符合其身價與定位。AE另外還提供Reference系列的專用喇叭架,配上Reference 2才是相得益彰。進入實際試聽。Reference 2的離軸單體排列,這時就產生一個問題:該讓高音單體在外側,還是內側?
如實表現交響樂應有的沈穩與厚實 類似的離軸設計也在ProAc喇叭上見過,擺法上多以高音在內側居多,因此我也依樣畫葫蘆,用這樣的擺法開始試聽。不過很奇怪,我聽到的音像輪廓和層次感不甚清楚,音場也有點凌亂,完全不像之前我所聽到的AE1 mkIII SE與AE22 Passive。於是我把左右聲道對調,讓高音單體位在外側,然後再聽,此時輪廓與層次出現了,聲音也正常了,我才知道Reference 2的擺法原來這麼重要。不過,Reference 2一定要這麼擺嗎?我不確定,但我知道,在U-Audio的聆聽室中,高音在外側的確比較好聽,所以該怎麼擺,請用家實際試過再做定論。
Reference 2的另一個特點是音場很近、很滿、很大,非常討喜,因此我聽到的交響樂規模感也顯得特別龐大,不必離喇叭很近,也有近場聆聽的感受。 音樂生活的好伙伴 音場飽滿所代表的也就是中、低頻很厚實,而且Reference 2的厚實是帶有柔軟的起伏,而非咄咄逼人的衝擊力,即便我用非常大的音量聆聽,也覺得很舒適,它具有近乎落地喇叭的氣勢與規模感。這時我發現,我從AE1 mkIII SE、AE22 Passive到Reference 2一路聽來,聽到三種走向的聲音,AE1 mkIII SE是內斂深刻,AE22 Passive是精準中性,Reference 2則是泰然舒暢,各有各的特質,各有各的定位,也就可以滿足不同用家的口味與需要。
器材規格 形式:3單體2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喇叭 使用單體:25 mm Vifa Ring-radiator高音×1,110 mm鋁合金單體×2 頻率響應:40 Hz~40 kHz +/-3dB 靈敏度:88dB 阻抗:6歐姆 分頻點:2kHz 總諧波失真:<0.3% 尺寸:395×255×310mm(H×W×D) 重量:14kg 參考售價:138,000元 進口總代理:東億視聽 電話:(02)2546-8813 網址:www.audiovoice.com.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