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4篇文章
Dolby ATMOS電影音效從2012年問世後,逐漸開始有家用影音器材投入支援,在家庭裡面可以重現Dolby ATMOS上方音場的音效,不過要安裝天空聲道喇叭實在不容易,普及的步伐始終快不起來,不過2018年Sony推出的新世代Soundbar,不論是高階HT-ST5000,或是平價的HT-Z9F...
全文

Harald Feld是Burmester的營運長(Chief Operation Officer),這是他名片上的頭銜,事實上他還有另一個職稱是CCO(Chief Customer Officer),因此,他不僅要顧及Burmester與各地經銷商及海外代理商的關係,還負責領導客戶服務以及客戶經營...
全文

自從大器引進德國Acoustic Signature黑膠唱盤之後,品牌的能見度在市場上越來越高,而創辦人Gunther Frohnhofer這兩年也都親自到TAA圓山音響展上報到,拉抬Acoustic Signature的聲勢。
在音響展上與Gunther見面採訪,我先拿出筆電,連上U-Aud...
全文

結束在In-Akustik一天的課程,負責大多數簡報的技術長Holger Wadsmann應該累了,而我上了一天課,還要忙著採訪拍照,也累了,但是送參訪團成員離開In-Akustik工廠,我和Holger繼續留下來,進行最後一段一對一的專訪,當然,我在上課時沒有完全理解的部分一定要問清楚:Refer...
全文

一天要完成In-Akustik原廠的教育訓練與參訪,絕對是密集且高強度的課程。早上先上課然後參觀工廠附近的手工作坊,用過午餐之後進入In-Akustik工廠見學,然後在早上上課的會議室集合,再上一堂課。這堂課介紹的是In-Akustik旗下產品,包括Stoic音響架、Referenz AC-3500...
全文

結束技術長Holger的「技術課程」,In-Akustik國際參訪團稍作休息,補充咖啡因,然後到工廠外面集合,準備前往手工製作Referenz系列線材的手工作坊參觀。
絕大多數In-Akustik的線材都在自家工廠製作,只有Referenz系列「穿針引線」的程序,在離工廠五分鐘車程的作坊手工製...
全文

參訪In-Akusitk第一天的行程全部耗在交通與晚餐,休息一晚之後,第二天就是滿檔行程:早上進In-Akustik上課,然後參訪Referenz手工作坊,再回到In-Akustik工廠採訪,接著再上一堂技術課程,密集接收大量專業資訊,而我在參訪行程完畢之後,還與技術長Holger Wachsman...
全文

2018年慕尼黑音響展最後一天,我趕著在中午之前結束採訪行程,因為我與德國In-Akustik原廠和台灣代理商瑩聲約好下午一點半在會場見面,準備搭車前往In-Akustik,採訪這家擁有四十年造線歷史的專業廠家,我所要前往的城市是Freiburg,這是德國巴登.符騰堡邦第一大城。
In-Aku...
全文

這是我第二次與英國Cambridge Audio總裁James Johnson-Flint見面,去年第一次在TAA音響展採訪,他暢談Cambrigde Audio光榮的歷史傳承,以及目前Cambridge Audio在傳統與創新兼顧的市場擴張策略,當時他就「暗示」Cambridge Audio將會推...
全文

Brent Hefley在Ayre效力多年,擔任國際行銷經理的他,總是四處奔波,在各國展場都能見到他的身影。在加入Ayre團隊之前,他先是在音響經銷商工作,後來進入Martin Logan服務,開始了他在音響原廠的業務生涯。他追憶當時的Martin Logan,規模不若現在這樣龐大,就在公司經歷重整...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