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4篇文章
參訪In-Akusitk第一天的行程全部耗在交通與晚餐,休息一晚之後,第二天就是滿檔行程:早上進In-Akustik上課,然後參訪Referenz手工作坊,再回到In-Akustik工廠採訪,接著再上一堂技術課程,密集接收大量專業資訊,而我在參訪行程完畢之後,還與技術長Holger Wachsman...
全文

2018年慕尼黑音響展最後一天,我趕著在中午之前結束採訪行程,因為我與德國In-Akustik原廠和台灣代理商瑩聲約好下午一點半在會場見面,準備搭車前往In-Akustik,採訪這家擁有四十年造線歷史的專業廠家,我所要前往的城市是Freiburg,這是德國巴登.符騰堡邦第一大城。
In-Aku...
全文

這是我第二次與英國Cambridge Audio總裁James Johnson-Flint見面,去年第一次在TAA音響展採訪,他暢談Cambrigde Audio光榮的歷史傳承,以及目前Cambridge Audio在傳統與創新兼顧的市場擴張策略,當時他就「暗示」Cambridge Audio將會推...
全文

最近4K UHD超高畫質吵得沸沸揚揚,似已逐漸成為家庭影視娛樂的新主流,但4K UHD與1080 Full HD看起來到底有什麼不同呢?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新竹名展音響日前舉辦了一場「真4K」藍光體驗會,透過最新發表的OPPO UDP-203藍光播放機與Epson TW-7300 4K投影機,用4K...
全文

挑選音響器材,我不否認與多人仍有產地情節,倒不是因為亞洲OEM品質不好,而是相較之下,歐美等地的工資高,且環保要求高,相對墊高了製造成本。當我們走訪Paradigm原廠,走在Anthem的生產區域時,廠房乾乾淨淨,工作環境整潔舒適,就算我自己常認為台灣生產也很棒,但看到Anthem的工廠,實在還有許...
全文

來到Paradigm位於多倫多的工廠,參訪團還沒進去參觀,先要上一天的課,而第一堂課就是Anthem的ARC技術介紹,您說這ARC重不重要?接下來我們就從原廠的介紹當中認識ARC。
ARC的全名是「Anthem Room Correction」,要「修正」的東西就是空間聲學。在Paradigm...
全文

關於Anthem,在多聲道的市場上幾乎是目前唯一的歐美品牌了,其他都是日系品牌的天下,但是Anthem這個來自加拿大的品牌,如何能在強敵環伺的市場上,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在參訪位於多倫多的Anthem原廠之後,我認為有兩大關鍵因素。第一是扎扎實實的研發投入,用技術領先搶得市場,其中最獨特的技術就是A...
全文

MBL不只製作喇叭,他們家的前級、後級、綜合擴大機與CD唱盤一樣出名,厚重扎實的金屬加工有如銅牆鐵壁一般,展現Hi End音響「君子不重則不威」的面貌,而這些金屬加工都在MBL德國工廠裡面製作。
進入工廠之後,總裁Hermeling先為我們簡單介紹工廠配置,然後由廠長Matthias Vo...
全文

在MBL工廠看過低音Radialstrahler的大哈密瓜的製作過程,接下來我們看中音與高音怎麼製作。瞭解低音Radialstrahler的製作過程,碳纖維振膜的中音與高音「小哈密瓜」,基本流程很接近,但是難度更高,因為單體尺寸更小,磁隙更小,不良率更高。帶領我們參觀的廠長Matthias Vogt...
全文

來柏林第一天,馬不停蹄趕到MBL公司,由總裁Hermeing與首席工程師Reis為我們解說101喇叭的前世今生,但是101喇叭怎麼製作出來的?為什麼全世界沒有第二家公司設計或製作類似MBL的360度發聲喇叭?答案就在費工費時的喇叭製作!
從MBL原廠採訪(一)講解Radialstrahler的...
全文
